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一位爸爸帶孩子在商場休息區休息,等待妻子來會合。一坐下來便拿出了手機玩遊戲,兒子走丟了都不知道。

直到妻子過來,才發現兒子不見了,於是四處尋找,所幸最後在商場一樓找回。

這位爸爸一邊玩手機一邊帶娃的做法,引來媽媽們的集體吐槽:玩手機也能帶好娃?你是手機的爸爸嗎?在媽媽的吐槽中,爸爸成了最沒用的母嬰用品。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而這個時代似乎越來越“缺乏父親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出現了【媽媽是超人】和【爸爸去哪兒】的現象。

很多爸爸下班回到家,孩子在做作業,他就自顧自往沙發上一癱,拿出手機就開始刷。大拇指飛快地在屏幕上滑動,孩子叫他檢查作業也渾然不知…… 幫孩子洗澡的是媽,輔導孩子功課的是媽,帶孩子看病的是媽……這樣的爸爸被稱為"影子爸爸”。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4.0%的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就有“影子爸爸”,其中45.1%的受訪者表示,這樣的“影子爸爸”很多。只有6.0%的受訪者明確表示自己身邊沒有“影子爸爸”。

無論在情感、陪伴、尊重、親密還是在問題解決方面,父親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這說明父親在孩子成長中並沒有承擔應盡的責任。

01

有一個流傳已久的段子是這樣說的:

一位丈夫炫耀道:“我老婆,可以懷孕自己去做體檢,自己哄小孩,自己接送小孩上下學,什麼也不用我管,你們也敢在她面前自稱女漢子?”

有網友冷冷地回覆:在我們村,一般管她叫寡婦。”

這個段子快準狠地完美揭示了“喪偶式育兒”的內涵,即家庭教育中一方的缺失,而這缺失的一方,則往往是孩子的父親。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為了調查父親育兒參與度對孩子的影響,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也進行了一項長達12年的跟蹤研究,結果顯示,在父親參與度高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智商較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也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易成功、成才 。

而對比另一項調查報告,26%的父親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是一樣的,孩子有母親管教就可以了,有7%的父親認為,教育孩子應該是母親的責任。

成長過程中孩子對父親的需要,同父親對孩子教育參與的忽視形成鮮明對比,發人深省。

奧巴馬曾經在一份聲明中寫道:“身為兩個女兒的父親,我知道,作為一名父親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他看來,做父親的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做總統。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這個時代,需要父親的迴歸。

02

《爸爸去哪兒第三季》裡,劉燁自顧自的玩著手機,兒子諾一突然說:“爸爸,我做了一個夢,觀音菩薩讓我陪你聊會天……”很童真的一句話,道出了孩子內心渴望父母陪伴。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別以為你一邊看手機,一邊坐在孩子邊上就是陪孩子了。也不要以為你開著電腦玩著,嘴上督促一下孩子,就是管孩子。陪孩子耽誤了你的時間,你卻耽誤了孩子一生。孩子需要的是高質量的陪伴,而不是一個只會玩手機的爸爸。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因此爸爸們要提高陪伴孩子的質量,每天用專門的時間陪伴孩子,陪伴過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關注孩子,陪孩子做遊戲,讓孩子開心的大笑,擁抱和親吻孩子,經常性地表達愛,一段時間後孩子的變化會非常大。

我們對孩子養育和照顧的過程,就是愛孩子的過程。只有經過這個過程,孩子才有可能基於愛而順從。

劉芳老師建議爸爸們,不妨從此刻做起,從今天晚上做起,下班回家後,不看朋友圈、不刷微博,給孩子多一些陪伴,“陪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 手機遊戲不如親子游戲,多與孩子親近才是家庭教育的開始

每天抽時間陪伴孩子,天氣好晚飯後可以陪孩子散步半小時,或者一起進行家庭遊戲,家庭討論、親子共讀等活動。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一起去超市或是一起在廚房準備晚餐。幫助孩子樹立責任心,讓孩子學會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鋪、用具、玩具等,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每天閱讀不少於1小時,設立固定的時間。例如睡覺前。不在看書的時候吃東西,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博覽群書。要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可以和孩子坐在一起看書、看報紙。你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卻要求他乖乖地坐在一邊讀書?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 放下手機多傾聽,聆聽是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起點

你有多久沒有認真聽孩子講話了,孩子一邊和你聊天,你可能在用手機聊微信或者在看新聞,孩子的聲音彷彿背景音存在著。久而久之,孩子會越來越孤僻,即便你跟他說話他也不願意理你,離你也越來越遠。到時你想管也管不了了。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其實,

真正的聆聽是一門學問,不僅靠耳朵,更要走心。在聆聽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有的是:嗯、哦、哇、是哦、然後呢?還有呢?接下來呢?聽聽孩子在學校的趣事,多瞭解一些孩子當下的煩惱,做一個好的傾聽者,甚至比千言萬語的嘮叨更管用。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 放下手機多體會,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其實非常短暫

等孩子長到10歲、12歲、16歲,你就會發現:他們就會漸漸地越來越需要自己的空間;他們不再咿咿呀呀地“糾纏你”;不再會“無理取鬧”地讓你陪他;不再會像小寶寶一樣扎到你懷裡撒嬌;不再會拉你在床頭,不再會像兒時一樣央求你講個故事陪她入眠;你會發現:在孩子身上,很多和你最親暱的時光,一旦錯過了,就再也不回來......

玩手機也能帶好娃?媽媽們集體吐槽:你是手機的爸爸嗎?

所以,那些陪伴手機多於陪伴寶寶的爸爸們:你能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你再不陪孩子,孩子就長大了。請把手機放在一邊,用更多的時間,擁你們的寶貝入懷;慢慢地體味,真正擁有孩子的這些年吧。彼此站在對方的角度多考慮一下對方的感受,多陪陪孩子,多陪陪家人。讓愛在家庭成員之間流動起來,有愛的流動,家裡才會溫暖,夫妻才會和睦,親子關係才會和諧。


孩子和自己關係不親近怎麼辦?怎麼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如果你有這些疑惑:

請關注頭條號:【劉芳聊親子】,和孩子一起學習成長,做孩子最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