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的寶鋼,爲何移師廣東湛江建超級鋼鐵基地?

1984年3月,江蘇泰縣寺巷中心小學三(1)中隊的少先隊員們將賣廢品換來的錢捐給寶鋼。這件事當時非常有名,也讓我們見識到,當時全國對建設中國自己的現代化鋼鐵廠的期望。

寶鋼、首鋼和鞍鋼,在中國家喻戶曉,而作為歷史最為濃厚印記的寶鋼,更令人對它的建設歷史感興趣。

日本是學習對象

世界500強的寶鋼,為何移師廣東湛江建超級鋼鐵基地?

40多年櫛風沐雨的寶鋼

1974年,國家考慮在有條件時,利用上海設備製造能力強和技術力量,在上海建造一個先進的鋼鐵企業。

1977年上半年,中日關係有了很大改善,日本經濟協會會長稻山嘉寬經營的鋼鐵企業是日本和世界上最先進的企業中國想通過稻山嘉寬的關係引進他所經營的一套鋼鐵企業設備,放在上海。

隨後,中國冶金部及有關部門先去日本考察,回來後決定先選擇廠址。有關人員從上海乘船出發到寧波,一路上選擇廠址,最後決定廠址設在上海寶山縣。在寧波建一10萬噸級進口礦石碼頭和兩個2.5萬噸級運轉的碼頭。

1978年,上海寶山鋼鐵廠廠址、規模等有關問題的報告提交。同年9月,國家批准了上海寶鋼計劃任務書。當時,確定上海寶鋼規模年產鋼鐵各600萬噸,熱軋薄板200萬噸,其中鍍鋅板50萬噸。這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企業,即一期投資128億人民幣,如果加上二期工程共300多億人民幣。

1978年12月23日舉行了開工典禮。

但開工後不久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一是鋼廠地樁基位移問題,最大的位移位50多公分;二是運輸設備破損問題;三是國家要壓縮建設規模等等。由於寶鋼項目投資巨大,大家看法不一,有人提出要求下馬。

但是經過又一輪的調查研究,特別是經過組織有關專家學者現場調查論證,權衡利弊後,採取了多數專家的看法,決定“緩中求活”,提出保留和分期建設寶鋼的意見。

敢於創新,寶鋼精神可貴

世界500強的寶鋼,為何移師廣東湛江建超級鋼鐵基地?

寶鋼後來和武鋼重組

寶鋼後來在創新和生產方面居功至偉,事例反覆證明,寶鋼人以及寶鋼精神到今天依然珍貴,值得發揚!

不信日本專家,節約成本。嚴宗德,一位年近60的鋼結構專家,在與新日鐵專家談判時,首次駁倒了日方專家的理論。嚴宗德提出,寶鋼所採用的屋頂鋼板凹凸度完全可以減少。這位鎮定自若的中國老工程師現場取證,沿著鋼梯一步步向上攀……經過多次協商,最後確定凹凸度為135毫米,從而使每平方米屋面用材從14公斤下降到11.6公斤,節省了1200噸優質鋼材,降本40萬美元。

當時的寶鋼員工70%是轉崗的老工人、復員軍人、應屆高中生等。這支來自五湖四海的隊伍能夠駕馭高度自動化的裝備嗎?...為此,寶鋼頒佈了歷史上唯一一塊語錄式標語“進門者請放棄一切自治”。這種歸零的心態,十分值得我們學習。

當時的寶鋼是300噸的大轉爐,老工人王增亞放棄了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沉心研究文化課學習和技術操作!1985年9月20日中午12點,王增亞啟動點火按鈕,僅用半小時後成功煉出第一爐鋼。

這是工匠精神,當代年輕人學著點!

落戶湛江:拉開寶鋼二次創業大幕

世界500強的寶鋼,為何移師廣東湛江建超級鋼鐵基地?

廣東湛江鋼鐵基地託舉寶鋼第二次創業

世界競爭,時代在變,轉型升級,勢在必行!鋼鐵也不例外。綠色、環保、更高質量是對鋼鐵業的新要求!

2012年,早已經是世界500強寶鋼重心南移祖國的南岸明珠——廣東湛江。

寶鋼廣東湛江鋼鐵基地項目於2012年5月31日全面開工建設。湛江擁有得天獨厚的深水良港,終年不凍,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非洲、歐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口岸城市。因此,在湛江建設碳鋼精品生產基地,不僅可填補區域內對高端產品的需求,還可滿足“一帶一路”新興經濟體對中高端鋼鐵產品的需求。

為了配套寶鋼的第二次創業,一座花園式的鋼鐵工廠拔地而起,打破了人們對鋼鐵工廠的傳統印象。新成立的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斥資逾65億元,依託116項先進的環保技術,在東海島上打造一座能效最高、排放最少、環境最優、社企和諧,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鋼鐵基地。

湛江鋼鐵在設計之初就明確定位為“世界最高效率的綠色碳鋼生產基地”,與寶鋼股份上海寶山基地、南京梅山基地、武漢青山基地協同發展。

值得稱道的是,湛江鋼鐵還積極推動鋼建築(大量使用鋼鐵作為建築材料,以鋼代替水泥)

在國內外的普及,不斷引領市場需求。

湛鋼1號高爐於2015年9月25日投產,2號高爐於2016年7月15日投產。三號爐將在2018年年內啟動前期工作。

2016年寶鋼競爭力僅排名世界第23位,2017年寶鋼排名第十,讓人看見中國鋼企“大而強”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