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追忆二战:德军数量和质量全面落后,为何总能战胜苏军?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激烈的战争爆发在苏联和德国之间。战争爆发前,德国人口是4700万,苏联人口为1.6亿,在这个基础上,双方军队的总人数相差也是巨大的,德国动员了将近1700万人参与战争,苏联动员了接近3500万正规军人,结合为了既节约军粮更可以继续生产的民兵力量,总数大体是德军的3--4倍。

1941年6月战争爆发后,初期200万德军VS200万苏军,苏军1个月都没能坚持,遭到惨败,苏联至今没有公布苏军投降的数目,英国人战后估算为100万,德军统帅部发布的数据是160万;随后在苏联大纵深的国土上,德国军队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几乎从未失手,以少胜多成为常态;纵观苏联三大保卫战,德军也是屡屡在劣势兵力下压制苏联军队,苏军不得不调集远东军队增援;即使在德军溃败或者进入防守态势后,依然组织了例如哈尔科夫反击战这种以少胜多的战役,差点让战争翻盘。

曼施坦因追忆二战:德军数量和质量全面落后,为何总能战胜苏军?

德军为什么能够屡屡以弱胜强?一些人认为二战初期,德军的武器装备先进,战术理念领先,军队的数量比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实,但要注意的是,到了二战中期,德军的这一优势已经丧失。以双方主要战场苏南地区为例:德军南方集团军有29个步兵师,苏军有109个步兵师,德军单独一个师人数比苏军略少,但苏军的步兵师中却配备专门的坦克独立旅或独立团,有军事知识的人会明白,苏军单师的质量和战斗力要胜于德军。

然而无论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等人的回忆录,还是朱可夫自传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即使战争到了此时,同样兵力的德军面对苏军,依然几乎战无不胜,这是为什么呢?

曼施坦因追忆二战:德军数量和质量全面落后,为何总能战胜苏军?

要说普通士兵的战斗意志,双方几乎是相同的,对彼此来说都是背水一战:保守法西斯思想奴役的德军很早就从他们的指挥官那里得知,苏军不留活的俘虏,事实上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苏军口头上没说,却也基本是这么做的-----斯大林格勒9.1万德军投降,回国的时候剩下6000人;德军对于苏军俘虏也基本是不留的,除了极个别的愿意主动投降当炮灰的苏军最后死在同胞手中,德军也基本没留什么活口,希特勒曾对进攻列宁格勒的德军表示:这个世界已经不需要俄国人了,我们不留活着的苏联俘虏。

根据曼施坦因在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解释,德军部队始终能够排除万难,开战以来始终表现出了优于苏军的战斗素质。这种战斗素质体现在哪里呢?曼施坦因统计,在他的南方集团军中,仅前两年阵亡7名师长、38位团长和252位营长。而同时期对阵的苏军军官死亡人数几乎相同,部分还是被内部处决----要知道苏军损失的士兵数量要数倍于德军!

据统计,苏军战时损失的少将以上、元帅以下指挥员458名,其中阵亡仅200多人,除了30几人因病或意外死亡,其余都是被清洗的。而德军少将以上、元帅以下损失也是200多人,比苏军略少,只有个别是二战后被审判而死,其余均因战而亡。

​苏德正规军和民兵阵亡总数对德军3:1的比例,而指挥官则只有1:1的比例。事实上,整个二战期间,苏军对团级以上军官的保护确实还是很到位的,但其军官的战斗意志要远远低于德军。

整个二战,除了保卢斯这位临时元帅之外,德军损失元帅6人,其中3人因刺杀希特勒而死,另外3人则是因为作战而死。相比较苏军,则没有元帅战死。

曼施坦因追忆二战:德军数量和质量全面落后,为何总能战胜苏军?

铁木辛哥元帅和他的政委赫氏在基辅战役中67万人被德军秒杀,逃走时只有15万人,回到莫斯科后铁木辛哥继续担任要职,而赫氏后来更成为克里姆林宫之主。而苏军损失的元帅,则全部在内耗中。

曼施坦因追忆二战:德军数量和质量全面落后,为何总能战胜苏军?

从曼施坦因提到的这个细微之处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苏军的战斗意志已经名扬史册,但其中更多的是来自于后方军令以及德军压迫下的走投无路;而德军的战斗意志,主动性则更高一些,这些高级别的德军军人,更享受死在战场上的荣耀,这才是他们在数量、质量全面落后时,依然能够屡屡取胜的关键。然而意志毕竟不是根本的决定性力量,面对客观实力的差距,德军最后还是作为失败者载入历史。

更多的德军将战争当成自己的战争,没有战功就得不到提拔,他们敢于坚持看法跟希特勒争吵;更多的苏军将领需要懂政治,站队比战斗更重要,他们需要学会沉默。

(本文大部分总结了曼施坦因的观点,不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莫喷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