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施坦因追憶二戰:德軍數量和質量全面落後,爲何總能戰勝蘇軍?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激烈的戰爭爆發在蘇聯和德國之間。戰爭爆發前,德國人口是4700萬,蘇聯人口為1.6億,在這個基礎上,雙方軍隊的總人數相差也是巨大的,德國動員了將近1700萬人參與戰爭,蘇聯動員了接近3500萬正規軍人,結合為了既節約軍糧更可以繼續生產的民兵力量,總數大體是德軍的3--4倍。

1941年6月戰爭爆發後,初期200萬德軍VS200萬蘇軍,蘇軍1個月都沒能堅持,遭到慘敗,蘇聯至今沒有公佈蘇軍投降的數目,英國人戰後估算為100萬,德軍統帥部發布的數據是160萬;隨後在蘇聯大縱深的國土上,德國軍隊在人數相當的情況下幾乎從未失手,以少勝多成為常態;縱觀蘇聯三大保衛戰,德軍也是屢屢在劣勢兵力下壓制蘇聯軍隊,蘇軍不得不調集遠東軍隊增援;即使在德軍潰敗或者進入防守態勢後,依然組織了例如哈爾科夫反擊戰這種以少勝多的戰役,差點讓戰爭翻盤。

曼施坦因追憶二戰:德軍數量和質量全面落後,為何總能戰勝蘇軍?

德軍為什麼能夠屢屢以弱勝強?一些人認為二戰初期,德軍的武器裝備先進,戰術理念領先,軍隊的數量比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事實,但要注意的是,到了二戰中期,德軍的這一優勢已經喪失。以雙方主要戰場蘇南地區為例:德軍南方集團軍有29個步兵師,蘇軍有109個步兵師,德軍單獨一個師人數比蘇軍略少,但蘇軍的步兵師中卻配備專門的坦克獨立旅或獨立團,有軍事知識的人會明白,蘇軍單師的質量和戰鬥力要勝於德軍。

然而無論是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等人的回憶錄,還是朱可夫自傳中,我們都不難發現,即使戰爭到了此時,同樣兵力的德軍面對蘇軍,依然幾乎戰無不勝,這是為什麼呢?

曼施坦因追憶二戰:德軍數量和質量全面落後,為何總能戰勝蘇軍?

要說普通士兵的戰鬥意志,雙方几乎是相同的,對彼此來說都是背水一戰:保守法西斯思想奴役的德軍很早就從他們的指揮官那裡得知,蘇軍不留活的俘虜,事實上這場殘酷的戰爭中,蘇軍口頭上沒說,卻也基本是這麼做的-----斯大林格勒9.1萬德軍投降,回國的時候剩下6000人;德軍對於蘇軍俘虜也基本是不留的,除了極個別的願意主動投降當炮灰的蘇軍最後死在同胞手中,德軍也基本沒留什麼活口,希特勒曾對進攻列寧格勒的德軍表示:這個世界已經不需要俄國人了,我們不留活著的蘇聯俘虜。

根據曼施坦因在回憶錄《失去的勝利》中解釋,德軍部隊始終能夠排除萬難,開戰以來始終表現出了優於蘇軍的戰鬥素質。這種戰鬥素質體現在哪裡呢?曼施坦因統計,在他的南方集團軍中,僅前兩年陣亡7名師長、38位團長和252位營長。而同時期對陣的蘇軍軍官死亡人數幾乎相同,部分還是被內部處決----要知道蘇軍損失的士兵數量要數倍於德軍!

據統計,蘇軍戰時損失的少將以上、元帥以下指揮員458名,其中陣亡僅200多人,除了30幾人因病或意外死亡,其餘都是被清洗的。而德軍少將以上、元帥以下損失也是200多人,比蘇軍略少,只有個別是二戰後被審判而死,其餘均因戰而亡。

​蘇德正規軍和民兵陣亡總數對德軍3:1的比例,而指揮官則只有1:1的比例。事實上,整個二戰期間,蘇軍對團級以上軍官的保護確實還是很到位的,但其軍官的戰鬥意志要遠遠低於德軍。

整個二戰,除了保盧斯這位臨時元帥之外,德軍損失元帥6人,其中3人因刺殺希特勒而死,另外3人則是因為作戰而死。相比較蘇軍,則沒有元帥戰死。

曼施坦因追憶二戰:德軍數量和質量全面落後,為何總能戰勝蘇軍?

鐵木辛哥元帥和他的政委赫氏在基輔戰役中67萬人被德軍秒殺,逃走時只有15萬人,回到莫斯科後鐵木辛哥繼續擔任要職,而赫氏後來更成為克里姆林宮之主。而蘇軍損失的元帥,則全部在內耗中。

曼施坦因追憶二戰:德軍數量和質量全面落後,為何總能戰勝蘇軍?

從曼施坦因提到的這個細微之處我們不難發現,雖然蘇軍的戰鬥意志已經名揚史冊,但其中更多的是來自於後方軍令以及德軍壓迫下的走投無路;而德軍的戰鬥意志,主動性則更高一些,這些高級別的德軍軍人,更享受死在戰場上的榮耀,這才是他們在數量、質量全面落後時,依然能夠屢屢取勝的關鍵。然而意志畢竟不是根本的決定性力量,面對客觀實力的差距,德軍最後還是作為失敗者載入歷史。

更多的德軍將戰爭當成自己的戰爭,沒有戰功就得不到提拔,他們敢於堅持看法跟希特勒爭吵;更多的蘇軍將領需要懂政治,站隊比戰鬥更重要,他們需要學會沉默。

(本文大部分總結了曼施坦因的觀點,不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莫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