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最讓90後員工反感的企業文化

為什麼留不住90後員工成了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現象?

最近90後話題又被一波刷屏。這到底是對90後職場生活的諷刺還是羨慕他們敢為70、80後員工所不敢為?於是有些企業為了留住90後員工,大提企業文化建設問題。而且認為自己在迎合90後追求自由、豐富的文化生活的特點。殊不知這些文化活動最招90後反感。

對於創業開公司的人,更是如此,現在大家都知道,90後員工難管理,難留,難調動,易流失。就組織所謂的文化活動培養大家的向心力。但很多時候這些活動,不但浪費員工的時間,更讓他們沒有價值感,直接導致了留不住人。例如:

盤點那些最讓90後員工反感的企業文化

1、非要週末團建

週末搞團建是最無聊也最惹年輕人厭惡的事情。相比過去,90後有個顯著的特點是邊界意識強。平白佔用工作以外的時間嚴重侵犯了生活和工作的邊界。員工的個人閒暇本來已經很少,有了也要先勻給家人,要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更只能往後排隊,結果莫名其妙一個週末就被沒收了,心情可想而知。

甚至有些奇葩公司還會要員工帶上家屬來參與活動,這是更大的忌諱——模糊了私生活和公家飯的邊界。但是很多老闆們往往因為生長在和單位人身依附關係深刻的年代,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2、辦公室定期聚餐文化

定期搞例行公事的企業聚餐文化是日企遺毒和中式酒桌文化的雜交產物,是時間和健康的雙重負擔。但好笑的是,有大量的領導卻認為這是公司充滿人情味的表現——因為飯錢一般都是老闆買單的。現在已經是2018年了,不是1977年,誰差過那一兩頓了?

要知道中國人的吃飯從來不僅僅是吃而已,一頓飯吃得太累太受罪。尤其是90後員工,他們寧可自己在路邊吃碗餛飩也覺得比和上司一起吃大餐來得舒坦。

很多老闆有一個誤區,就是這種課餘的社交可以讓員工們彼此加深感情。結果是吃來吃去不僅無法解決工作中的實際矛盾,還製造了酒桌上新的矛盾。

盤點那些最讓90後員工反感的企業文化

3、浪費時間的報銷制度

出差多的人都知道報銷單據是一件多煩的事情。一路就是收集一堆又一堆的單據——吃飯要開票,酒店要開票(現在不僅要開票還要填十幾位稅號)。

最煩的就是打車了,一大堆七七八八皺巴巴的小票揣在口袋,白天和客戶高談闊論經濟大勢,晚上回到酒店掏遍口袋把一團團垃圾一樣的發票平展好,用膠水一張張糊到紙上,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尤其是投行諮詢這類高端服務業的核心資產是優秀的大腦,工作方式就是需要不斷地把這些大腦運往各地來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這群人出差非常頻繁。

這些人的旅途成本按照小時來算那都貴得驚人,結果大量時間成本都沒被用在核心工作上,而是耗費在貼發票上,實在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

一個好的公司,一定是體現在對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上的,這也包括了幫助員工減少無謂的低價值勞動,好在現在已經有很多新工具,協助企業解決這些問題。

4、要求下屬不斷彙報進度

老闆控制慾過剩是最讓人難受的職場體驗,沒有體會過的人不會懂。這類老闆對周遭事一切人和事物都缺乏信任和安全感,為了平息自己隨時湧動的焦慮感,需要隨時監視掌控下屬的工作進度。召開無窮無盡的會議,讓下屬不斷彙報每一個細節,除了耗盡員工的精力,滿足老闆個人控制慾外沒有任何意義。

跟著這樣的領導會讓人沒有自主感和參與感。而自主感和參與感恰恰是今天90後的員工真正需要的東西——他們不僅要被告知做什麼,還要被告知為什麼要這麼做,做了的意義是什麼。

控制慾過剩的老闆恰恰最給不了這種東西,他們需要的只是一個能隨時隨地貫徹自己意志的零部件把手而已。

5、過度管理,堆砌形式

當公司到一定程度,組織結構層級越來越多,辦事鏈條越來越冗長的時候,光是應付流程本身就能創造出許多新職位了。“按流程走”其實是最輕鬆,最不過腦子的混日子大法。一晃一年沒了,再一晃又要過年了,冬去春來,日復一日,養活了不少白拿工資不幹事的老油子。

90後員工往往初出茅廬沒多久,事業心還很重,對未來還有許多憧憬期待。要求這些年輕人像老油子們一樣在務虛的流程中虛耗韶華,投入大量光陰,卻感覺不到做這些事情的意義,那人家當然要走了。

一個好的公司,一定會構建好的企業文化,幫助企業更高效的運作,而不是一味地從老闆自己的角度建設企業文化,而員工都是被動參與、被逼加入!如果總是不拿員工的時間當一回事,恣意揮霍,高價值的人最終一定會離你而去。

盤點那些最讓90後員工反感的企業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