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封神?高口碑背後是生活的共鳴

青年導演文牧野執導,甯浩與徐崢監製的《我不是藥神》於7月5日提前一天上映,自電影點映起們便收穫了一波好口碑,首映票房破3億,更有人預測《我不是藥神》註定將成為今年暑期檔關注度最高的作品之一,或想《戰狼2》一樣成暑期爆款。

繼《無間道》之後,時隔16年,國產片終於又迎來了一部神作。豆瓣9.0分高評、被譽為“寫實主義電影巔峰之作”的神片。封神背後是影片的現實生活走向,共鳴感永遠是這個世界上對大的賣點,每個人都能從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原型現身 背後故事令人唏噓

這部電影之所以受到大家的一一致讚賞,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便是真實。取材於真實的生活經歷,表達著真實的情感。其實所有的藝術都來自於生活本身,說生活無聊的人,那是他沒有領略生活的真諦。《我不是藥神》同樣改編自一個真實的故事——原型被稱為“藥俠陸勇”,患上白血病的他,因為治療白血病的藥價格太貴,從此走上了漫漫尋藥之路,幫助自己的同時也幫助病友,結果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在眾多病友簽名求情下,有關部門最終“撤回起訴”。

《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封神?高口碑背後是生活的共鳴

網看過電影的網友說:“今天看了電影不管是程勇還是陸勇,他都一定不是壞人!

其實影片的成功的真正原因不是他的藝術造詣有多高,而是面對人生的逆境時的那份掙扎我們都太過感同身受。他曾說:要很輕,價錢算下來是黃金價格的20倍!無法治癒的病症是天災,看不起的病症是人禍!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艱難,也沒有什麼比活著更讓我們堅持。

在幫助白血病病友的路上,陸勇已經走了14年之久。他並不為錢,只是對那份病痛的折磨感同身受。最終法院的無罪判決,也讓讓很多病友感到欣慰,也讓我們看到了白血病患者充滿希望的未來。因此,我們需要《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能夠懷著平凡而又撼動人心的悲痛走向我們。但因為這份悲涼源於生活,所以我們有共鳴卻不絕望,因生活從來都是不易的。

你為活著在職場花了幾分力?

就像這部電影一樣,它把殘酷卻又真實的生活撕裂了給我們看。中國人忌諱講死,但我們卻無法規避這痛苦而又掙扎的生死問題。所以電影把生死攤開了給我們講,同時也把善意而又溫暖的人性擺明了和我們說。它不遮掩,不揶揄,更不無故煽情,但就僅僅這份無需修飾的真實,更容易打動你我的心。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陸勇,他就是萬千生命的一個縮影。我們的生活經歷或許沒有他悽慘,但同樣曲則、無奈。我們每天奔波在上下班的路途中,儘管職場上等待我們的永遠是開著永遠開不完的會,加不完的班,熬不完的夜,

儘管掙扎,但我們從沒有停止過前進。其實,我們都是被現實所困的普通人。我們都有自己的目的:要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想自我實現升職加薪;我們和電影中的主人公一樣:我們想活著,單純的想活著、想更好更久地活著。

所以在職場中掙扎的你我,不要因為一時的工作瓶頸而放棄苦惱,有的人只是為了活著就花光了所有的力氣,但至少明天太陽昇起的時候,我們仍然會在途中堅持著,奮進著。

《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9.0封神?高口碑背後是生活的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