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批註的《道德經》你見過沒

朱元璋批註的《道德經》你見過沒

中國古代的鉅著流傳下來的寥寥無幾,其中道家的《道德經》、儒家的《論語》和佛家的《金剛經》這大三家的三本最為流傳廣泛,這三本書字字珠璣,被後來很多人批註解讀,其中又有最有名的“布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眾所周知朱元璋少時父母雙亡,還當過入過丐幫,當過撞鐘的和尚,接著又被迫參加反軍,經歷千難萬險,才在元末群雄並起的年代殺光了天下的義士,又北驅蒙元,赤手建立了漢家的大明王朝,收回了漢族四百餘年沒有收回的燕雲之地,為如今的中國的國家版圖奠定了基礎,朱元璋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為人民所支持,而他本人確是個頗受爭議的皇帝,首先秦朝、漢朝、明朝為中國古代得國最正統的三個王朝,但開國皇帝的朱元璋雖然結束暴元的統治,使人民恢復安居樂業的生活,但是朱元璋在文人的認知中卻風評很差,在於他大量屠殺官員與武將,嚴法治國。但更有趣的是在朱元璋大量殺官的時候,國家缺穩定無比,也沒有見人民起義反抗的。

朱元璋批註的《道德經》你見過沒

好了,言歸正傳,朱元璋別看出身赤貧,但從未停止過學習,而為《道德經》批註則顯示出了他博大的胸懷、長遠的眼光和關懷民眾的思想。首先我們看一下朱元璋自己在批註前是怎樣概括自己一生的---

朕本寒微,遭胡運之天,更值群雄之並起,不得自安於鄉裡,遂從軍而保命,幾喪其身,而免於是乎。受制不數年,脫他人之所制,獲帥諸雄,固守江左,十有三年,而即帝位,奉天以代元,統育黔黎。自即位以來,罔知前代哲王之道,宵晝遑遑,慮穹蒼之切。鑒於是,問道諸人,人皆我見,未達先賢。

朕雖菲材,惟知斯經乃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非金丹之術也。故悉朕之丹衷,盡其智慮,意利後人,是特注耳。是月甲辰書成,因為之序。

這是朱元璋批註時自己寫的序,簡單幾句概括了自己的一生,後三句“問道諸人,人皆我見,未遠先賢”。可能自覺自己皇帝的孤獨,身負黎民百姓,朝中官員兵將的期望和對自身的目標的堅定。

我們再來看看開頭幾句朗朗上口的精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御注】上至天子,下及臣庶,若有志於行道者,當行過常人所行之道,即非常道。道猶路也,凡人律身行事,心無他欲,執此而行之,心即路也,路即心也,能執而不改,非常道也。道可道,指此可道言者,蓋謂過人之大道。道既成,名永矣。即非常之名,可行焉,可習焉。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御注】道之幽微,靜無名而動有益,即無極而太極是也。且如吾為天下君,善政之機日存於心而未發,孰知何名?才施行則有賞罰焉。不但君心有賞罰,賢人君子有志,則皆能利濟萬物,所以無名天地之始,即君子仁心畜之於衷,發而濟萬物,則有名矣,豈不萬物之母雲?

此開頭兩句就可以看出朱元璋以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角度去理解道德經。自道德經問世以來,注家蜂起,朱作為一國之君,有機會接觸當時最為有名的著本如河上公本、王弼本等,但他並不很滿意,最後思考多年,終於以自己的理解完成注本。他將道德經推到“萬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師,臣民之極寶”崇高的地位,說明道德經在他的心目中佔有極重的份量,同時他又認為道德經非金丹之術,這是與他身份相符的,作為帝王、政治家,關心的應是治理國家社會方面,而非神仙飄渺之事,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對於第一章,首先要對道進行解析,那麼很多注家都偏重以道理、一些形而上的甚至是故弄玄虛的東西,讓人一頭霧水,而朱卻直接了當地說“道猶路也”,一下把老子拉到平常現實中來,個人覺得朱的理解是較貼切的,頗合大道至簡至易之理。

接著咱們來看《道德經》中最有名的那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御注】此教人行事務用常道,不欲使暴惜物而暴棄物也。所謂芻狗,乃古祈禱之時,以草為狗,而用之畢則棄矣。若人君治則治矣,治後如芻狗,可乎?若天地交合以成四時,成則成矣,既成之後,再不調四時,可乎?故天能成天地者以四時,常經萬古,不息無怠,未嘗時刻不運用也,所以能長久。人君措天下,若能體天之常造,則治民非芻狗矣。

這一章也頗多爭議,註解甚至截然相反,讓人無所適從,這一章也是後世一些儒道互相攻擊的地方。那麼作為一國之君的朱元璋是如何看的呢。

他認為老子教人要走大道,不要一會兒珍惜一會又拋去,所謂芻狗,是古人祭祀所用之物,是用草等紮成的狗,用過後就丟掉了。如果君主經努力,國家治理好了,然後就對百姓不理不睬,如同芻狗,這樣可以嗎?如果天地調和四時,井然有序,然後又不管了,以至四時不調,這樣可以嗎?顯然不行。因此上天使天地運行四時調和,萬古不變,永不停息從不偷懶,所以能天長地久。君主治理天下,如果能體會上天的大道的做為,就不會視民如芻狗.

關於芻狗的一段,歷來都以為老子主張聖人把人民當芻狗看,無情無義的,這也是一些人指責道家的依據。而朱元璋卻不這樣認為,他沒有人云亦云,這是他難得之處。究竟老子的真正含義是什麼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在道德經中,仁有多處出現,說明老子並沒有否定仁,但老子也沒有推頌仁,而聖人在經中是指掌握了道的領導者。天地是道的執行者,所謂地法天、天法道,天地生養萬物,大恩於萬物,那裡就把萬物當做芻狗呢,而聖人當然也不會把百姓當做芻狗了。因此,個人以為朱元璋的解析是比較貼切的。

道也,無言之妙也,道可道,非常道。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道德經》的存在對中國古代具有深遠影響,五千字概括宇宙至理。

相傳共有八位皇帝做御注,其中的四位以失傳,=

史料記載曾御注過《道德經》的另外4位皇帝和他們注本是:

  1. 梁武帝《老子講疏》、《老子義疏理綱》;

  2. 梁簡文帝《老子義》、《老子私記》;

  3. 梁元帝《老子講疏》;

  4. 魏孝文帝《老子注》、《老子義疏》等,

非常可惜的是原注本早已佚失。

剩下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愛新覺羅·福臨還有遺留。

兩千多年來老子的大道之學作為治國安邦的經典思想,對歷代帝王的影響之大由四個御注本可見一斑,四位注老子的帝王有中興之主,也有開國之君,有創業帝王,也有藝術大師。他們對老子的應用狀況決定了朝代的興衰成敗,也決定了他們個人的歷史地位。

好了,喜歡本篇文章的就點個關注啊!以後更新文章會第一時間通知您!

朱元璋批註的《道德經》你見過沒

下面是太祖批註與《道德經》簡介:

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無慾觀其妙,謂道既行,而不求他譽,以己誠察於真理,故云:常無慾,以

觀其妙。又常有欲以觀其徼,非他欲也,乃欲善事之周備耳。慮恐不備,而又欲

之,非聲色財利之所欲。徼言邊際也。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德經》文本以哲學意義之“道德”為綱宗,論述修身、治國、用兵、養生之道,而多以政治為旨歸,乃所謂“內聖外王”之學,文意深奧,包涵廣博,被譽為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佈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