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的縮影——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國的第一家族,創始人是約翰·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家族與美國乃至國際政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翻開美國史,洛克菲勒家族無處不在。從洛克菲勒家族神話的創始人約翰·戴·洛克菲勒算起,毫不誇張地說,洛克菲勒家族在過去150年的發展史就是整個美國曆史的一個精確的縮影,並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家精神的傑出代表。

在20世紀的絕大部分時期,“洛克菲勒”就是“美國財富和權力”的同義詞。約翰"D"洛克菲勒並非多才多藝但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藉自己獨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龐大的石油帝國作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十億富翁,作為石油鉅子,他在相當一段時期控制著全美國的石油資源,並創設了托拉斯企業制度,在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1839-1937)最初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的一家乾貨店幹活,每週掙5美元。後來他創建了標準石油公司,實際上就是美國石油業的開始。

1910年,當約翰"D"洛克菲勒在發現自己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時,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資於煤礦、鐵路、保險公司、銀行和各種類型的生產企業,如今老洛克菲勒的遺產依然支配著世界石油產業。到了1880年,全美生產出的石油,95%都是由標準石油公司提煉的。這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完全佔領市場的公司。此時,洛克菲勒的律師多德提出了“托拉斯”壟斷組織的概念。在多德的“托拉斯”理論指導下形成的這種壟斷組織形式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國曆史上一個獨特的時代——壟斷時代。直到美國總統羅斯福發佈《反托拉斯法》

洛克菲勒生活非常儉樸,時時刻刻都在給他的兒女們灌輸他在一貧如洗的兒時形成的價值觀。防止他們揮金如土的第一步就是不讓他們知道父親是個富人。洛克菲勒的幾個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前,從沒去過父親的辦公室和煉油廠。洛克菲勒在家裡搞了一套虛擬的市場經濟,稱他的妻子為“總經理”,要求孩子們認真記賬。孩子們靠做家務來掙零花錢。但是洛克菲勒這樣節儉成性的資本家,竟然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慈善家。20世紀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中國受益尤多,接受的資金僅次於美國,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中國醫學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負責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協和醫學院,這所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現代知識的醫學人才。

丘吉爾則這樣評價他:“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貢獻將被公認為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家族企業第二代 :小約翰·D·洛克菲勒

小洛克菲勒對保護歷史文物和保護環境有著濃厚的興趣。經過他的努力,英國對北美大陸殖民時代所創建的威廉斯堡古城和法國的凡爾賽宮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小約翰"D. 洛克菲勒的信條——我相信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只有它能幫你克服所有怨恨,讓你有走向幸福的可能。

洛克菲勒家族能有今天的名聲,小約翰絕對功不可沒。

家族企業第三代

勞倫斯·洛克菲勒:“風險投資之父華爾街天才

勞倫斯從祖父那裡繼承了賺錢的天賦,他的名下擁有15億美元的資產,1937年,勞倫斯繼承了祖父買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從華爾街踏上創業之路,開了美國風險投資的先河。1996年,他們共投資221家處於起步階段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得到投資後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包括投資蘋果電腦和全美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爾集團。2004年7月11日,坐擁億萬家財、在美國叱吒風雲的勞倫斯"洛克菲勒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4歲。他在有生之年不僅開了風險投資的先河,還為美國的環保及慈善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經濟帝國第三代掌門人

大衛·洛克菲勒經濟帝國的第三代掌門人。作為美國第一家族的後代,大衛參與了很多改變世界格局的重要訪問。他在冷戰時期造訪前蘇聯,跟赫魯曉夫和戈爾巴喬夫都有過犀利直接的面對面交流,他也是第一批在中美關係開始解凍後的1973年到訪中國的資本家,還是在改革開放之初跟中國密切接觸的國際金融家。他重新定義了企業家的身份,認為“企業家身份本身代表著一種機會,用於滿足人的發明創新、追求權利和賭博的本性,利潤只是一種值得付出努力的副產品。大衛總是念念不忘地強調說,一個擁有巨大社會財富的人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做些對別人有益的事情。他希望自己的家族會以“助人家族”的形象名載史冊:“擁有財富,也就擁有了他人所沒有的機遇,抓往這些機遇,同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洛克菲勒家族的事業已傳接了3代之久可到了第四、第五代子女在大衛的子孫中有不少人捨棄了洛克菲勒這個招牌,隱姓埋名闖蕩世界。據統計,有80%的家族企業未能順利傳到第2代人的手裡,剩餘的13%則未能傳到第3代手裡。不知洛克菲勒家族能否靠大衛的那本《回憶錄》家史,繼續保持這倖存的7%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