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聖」范蠡留給後人的名言和他的經商之道,古今通用,受益無窮

說到范蠡,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而他的經商之道更是被後人視若珍寶,許多做生意的人都供奉他的雕像,稱他為財神,被後人尊稱為“商聖”。

先簡單瞭解一下范蠡的生平。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華夏族,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范蠡雖出身貧寒,但博學多才,他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於是投奔越國,他輔佐越王勾踐興越國,滅吳國,功成名就後退隱。期間,他三次經商稱為鉅富,三散家財,為後人敬仰。

“商聖”范蠡留給後人的名言和他的經商之道,古今通用,受益無窮

范蠡的這一生充滿了傳奇,這與他自己的處世之道是分不開的,那麼,這個經商才能獨具一格的“商聖”,為後人留下了哪些寶貴的財富呢?

范蠡的名言警句:

1.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這就是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出處,這裡的走狗是跑的很快的狗,在古漢語裡面走是跑的意思,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沒用了,不如烹了吃了。這裡是指一個人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

2.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

有機會得到的時候不要懈怠,有趕緊抓住機會,時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來了。老天給你你如果不要,說不定反倒成了禍害。

3.柔而不屈,強而不剛。

柔順而不屈服,堅強而不僵硬。

4.務完物、無息幣。

買賣人的資金一定要流動如水,買賣的人商品一點要講究質量。

5.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商人夏季購入皮貨,冬季購入絲綢,旱天夠買舟船,天澇購買車輛,等待缺乏(等待貨有所缺,伺機賣出)。大意:商賈之人以漁利為根本,善於囤積居奇,伺機獲利。

6.千金之子,不死於市。

有身份的人不能死在公共場所,但現今引伸為拿錢買命,以利行賄之意。

7.貴極反賤,賤極反貴。

貴的商品要向糞土一樣快快拋出,賤的商品要向珍寶一樣快快買進。

“商聖”范蠡留給後人的名言和他的經商之道,古今通用,受益無窮

8.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

糧食價格平穩了,可以帶動其他貨物的平等交換,市場交易的關稅才能興旺不乏,這就是治理國家的正確方法.

9.勸農桑,務積穀。

前一句道出了對農業發展的裡利開展,發展了農業就穩定了農民生活的保障。後一句是在前一句的基礎之上,發展農業後務必保持糧食的積累,糧庫的積累一定程度上又保障了萬一發生戰亂,糧食就能做到持久的抗戰。

10.後則用陰,先則用陽,盡敵陽節,盈吾陰節而奪之,此兵家陰陽之妙也。

講的是戰爭中“先發制人”和“後發制人”的關係。“先則用陽”講的是在實力明顯處於強勢的的局面下,講究先發制人,讓對方沒有翻身的機會。而在實力相當或者自己一方處於劣勢的情況下,真正的高手都是後發制人,因為先動必帶形,帶形必不贏。這兩個戰略要靈活運用,才能在關鍵時刻取勝。

“商聖”范蠡留給後人的名言和他的經商之道,古今通用,受益無窮

范蠡的經商十八則:

一、生意要勤快,切勿懶惰,懶惰則百事廢。

二、價格要訂明,切勿含糊,含糊則爭執多。

三、用度要節儉,切勿奢華,奢華則錢財竭。

四、賒欠要識人,切勿濫出,濫出則血本虧。

五、貨物要面驗,切勿濫入,濫入則貨價減。

六、出入要謹慎,切勿潦草,潦草則錯誤多。

七、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則託付難。

八、優劣要細分,切勿混淆,混淆則耗用大。

九、貨物要修整,切勿散漫,散漫則查點難。

十、期限要約定,切勿馬虎,馬虎則失信用。

十一、買賣要隨時,切勿拖延,拖延則失良機。

十二、錢財要明慎,切勿糊塗,糊塗則弊端多。

十三、臨事要盡責,切勿妄託,妄託則受害大。

十四、賬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則資本滯。

十五、接納要謙和,切勿暴躁,暴躁則交易少。

十六、主心要安靜,切勿妄動,妄動則誤事多。

十七、工作要精細,切勿粗糙,粗糙則出劣品。

十八、談話要規矩,切勿浮躁,浮躁則失事多。

“商聖”范蠡留給後人的名言和他的經商之道,古今通用,受益無窮

備註:圖文來自網絡,涉及版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