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人口九百餘萬,卻有兩千萬「同胞」居鄰國,喊話:回來吧!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難以想象世界上竟然有這麼一個國家,本國人口只有九百萬,而鄰國就有兩千萬同胞,而且還多次隔空喊話:回來吧!兄弟,祖國需要你們!,但是他的兄弟卻很少回應,而這個國家就是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身處歐亞大陸南高加索地區,處於俄羅斯、伊朗、格魯吉亞、亞美尼亞的包圍圈之中,與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裡海相接,面積為8.66萬平方公里。阿塞拜疆的歷史完全是一部被奴役的歷史,早在公元642年,就被阿拉伯帝國控制,此後一直在土耳其人、蒙古人、波斯人中轉手,後在公元十六世紀,最終落入波斯手中,不過在十九世紀初期,也就是愷加王朝時期(公元1779年—公元1921年),被割給了沙皇俄國,在1918年成立了阿塞拜疆共和國,獲得了短暫的獨立,而在1933年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主權再度喪失,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才正式獨立。

此國人口九百餘萬,卻有兩千萬“同胞”居鄰國,喊話:回來吧!

阿塞拜疆的民族構成主要為單一民族,也就是形成於公元11~13世紀的阿塞拜疆民族。在2016年阿塞拜疆人口總數為976萬,而佔國內90.6%的阿塞拜疆族就有880多萬,在2017年伊朗總人口為8116萬,佔國內25%的阿塞拜疆人約有兩千萬,那麼為何阿塞拜疆國內的九百萬人口幾乎全部為阿塞拜疆人呢?為何兩千萬的阿塞拜疆人全部住在領過伊朗呢?

此國人口九百餘萬,卻有兩千萬“同胞”居鄰國,喊話:回來吧!

原來,伊朗在愷加王朝時期初期,曾遭到西方列強的掠奪。在1801年俄國兼併了格魯吉亞,而在十九世紀晚期,俄國攫取了伊朗種種特權,甚至在1907年與英國劃分了勢力範圍,北方由俄國佔領,南部歸英國,中間為緩衝帶,所以伊朗在愷加王朝時期倍受俄國欺辱,不過最屈辱的是與俄國在1813年和1822年分別簽訂的《古力斯坦條約》、《土克曼恰條約》,該條約直接把今天的阿塞拜疆分離出去了。

此國人口九百餘萬,卻有兩千萬“同胞”居鄰國,喊話:回來吧!

俄國侵略伊朗之心早在彼得一世(1672-1725年)就開始了,當時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一心要將領土擴展到波斯灣,而隔斷了俄羅斯與波斯灣聯繫的伊朗勢必成為了最大的障礙,所以從1721年之後就舉兵南下進攻伊朗,面對俄羅斯的強勢來襲,伊朗節節敗退,接連丟失了幾大重鎮,如今的阿塞拜疆地區也丟失殆盡,與此同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從那個西面殺來,伊朗差點亡國,不料,俄國與奧斯曼土耳其裡帝國突生齟齬,兩國大打出手,俄國處於劣勢,此時的伊朗向俄國拋出橄欖枝,雙方聯手共同擊敗了奧斯曼帝國。不過,在這場持續一百年的戰爭中,勝利的伊朗並沒有在俄國那裡獲得尊嚴,也沒能收回被俄羅斯侵佔的幾大重鎮,就連如今的阿塞拜疆也被強制割走,也就是由阿塞拜疆人組成的國家被俄國佔領。在1941年,俄國對獨立的阿塞拜疆出兵,想重新將這個國家收歸囊中,不過在西方國家施壓之下,蘇聯撤軍了,而直到1946年,伊朗也取得了對伊朗阿塞拜疆族的統治權。

此國人口九百餘萬,卻有兩千萬“同胞”居鄰國,喊話:回來吧!

至此,阿塞拜疆族再也沒能統一,阿塞拜疆還在遙呼,伊朗國內的兄弟回家吧,不過目測,伊朗國內的阿塞拜疆族迴歸可能性是比較低的,畢竟放棄在伊朗已經獲得的權利是不明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