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爲「下一個永輝」,生鮮傳奇的運營細節里藏著多少「魔鬼「

生鮮傳奇3年時間打造了50家店,7個多月前獲得2億元A輪融資時,市場保守估值就已達10億元,然而這並不是生鮮傳奇成功的開始,實際上,在三年多前的2015年6月13日,創始人王衛一手打造的生鮮傳奇開出首家門店時,這種全新經營思維的商業模式就已經走在了成功探索的道路上。

按照計劃,2018年底生鮮傳奇門店數將達到120家,力爭2018-2023年在合肥實現千家門店市場佈局的拓展目標。那麼,能夠支撐生鮮傳奇實現快速拓展的關鍵到底是什麼呢?

被稱為“下一個永輝”,生鮮傳奇的運營細節裡藏著多少“魔鬼“

生鮮是一個很苦的行業,良品鋪子這類休閒產品店鋪的前臺毛利能達到30%~40%。我們毛利好的門店也只能做到18%~20%,差的是13%~15%。

這個行業的競爭比較激烈,既要面對附近的小店,也要面對不遠處的菜場、大賣場。生鮮的價格也比較敏感,我們為了實現價格低於競爭對手必須採取很多手段,從源頭降低成本,降低運營成本,包括減少損耗,等等。

從顧客來看,他要用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商品,也越來越講究購買的便捷性,尤其是現在,很多東西只要點一點手機就可以買到。

老齡化和少子化的趨勢在中國也越來越明顯,在門店發展中,人力已經成為我們最大的成本,比如我們會採用“正式工+小時工”等方式來合理安排人力。還有一個趨勢是家庭小型化,以前三世同堂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情景越來越少,導致客單價下降。

我們對沃爾瑪等大賣場、日本便利店、德國折扣超市阿爾迪(ALDI)等進行了研究,尤其是波蘭的瓢蟲超市(Biedronka)跟我們很相像。我們認為,

在未來中國的商業發展中,小型社區店將成為一個主要形態,離人近的將會打敗離人遠的,高頻的將會打敗低頻的,這兩點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

“五定”原則

生鮮傳奇有一個被稱為“五定”的管理理念:定位、定數、定品、定架、定價。這是生鮮傳奇發展的紅線和原則。基於這個原則,王衛稱,“只有前臺不復雜,員工可以像傻子一樣的操作,成本才能真正降下來。”

門店前端主要通過“五定標準”提升效率。

定位:首先消費者對某一個超市、某一個門店的印象非常重要,做任何企業,都要讓消費者知道你這個企業做的是什麼,生鮮傳奇給自己的定位是“小區門口的菜市場”。一般生鮮傳奇會根據社區房價進行選址,把服務目標客群定義為25-65歲的家庭人群,年收入在8萬元以上,家庭餐飲年支出在2萬元以上。打造簡約、品質、衛生和田園風格的賣場。以中端商品為主,部分進口食品為輔,突出商品的品質和性價比。採取不高於競爭對手的定價策略。

定架:是確定貨架。將每一節貨架編號,並且所有門店編號保持一致。每一編號的貨架在各門店的位置、樣式、尺寸、層數,陳列道具、陳列商品,陳列均以棚格表的方式確認。

定數:圍繞廚房特性展開選品,只賣和吃有關的東西,其餘一切不賣。SKU在1800以內,生鮮單品不超300個,整體控制在2000種左右。通過縮減SKU做大單品採購量,提升成本效率。“定數”也可以叫“標準化”。生鮮傳奇所有的門店,商品數量是一定的,樣子也是一樣的,門店沒有權力去選擇商品,所以叫定數管理。

定品:首先生鮮傳奇商品確定為與小區居民一日三餐有關的東西,與一日三餐沒有關係的東西一律不讓進。只做高週轉商品是生鮮傳奇品類管理的原則,以此進行選品。其次預測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合理搭配商品組合,減少屬性重複的商品,讓消費者既能買到常規商品,也能滿足差異化。

◆ ◆ ◆ ◆

小區的菜市場:離顧客更近

按照定位,既然要做“小區的菜市場”,生鮮傳奇的選址就以小區的大門為主,從小區出門就能看到我們的店,甚至有些店鋪就開在小區裡面,只服務這一個小區,前提是這個小區周邊至少有2500戶的居民。我們也進入很多新區,前提是我們知道樓都賣完了,提前進行布點。

生鮮傳奇的門店一般不小於300平方米,不大於800平方米。其實生鮮傳奇的業態是在比較偶然的情況下做出來的,第一家門店在小區門口,不到200平方米,本來是為零食店選的址,後來改為嘗試做生鮮店,消費者很歡迎,第一天銷售額做到了20萬元,現在平均每天3萬元。

第一家店成功之後,按說會迅速開第二家店,但從2015年6月一直到2016年1月,我們沒有任何拓展計劃,全部圍繞這一家店來做,包括王總(創始人王衛)在內的所有總部高管都針對這一家店仔細打磨,做得很極致。比如,當時我們大概一共有40多個貨架,每個總監承包5個貨架,每個貨架賣哪些商品、商品怎麼碼放、從哪裡進貨,全部由總監負責。

被稱為“下一個永輝”,生鮮傳奇的運營細節裡藏著多少“魔鬼“

◆ ◆ ◆ ◆

產品佈局:品類做寬不做深

從產品來看,我們主要是圍繞一日三餐佈局。門店裡面分為蔬菜島、肉島、水果島,這三個品類佔門店的60%,包括乾貨雜糧在內的其他品類佔40%。整個生鮮品類的銷售額大概佔到80%。所以,生鮮傳奇重點就是在蔬菜、肉、水果,所有的產品都聚焦廚房。

一開始做生鮮傳奇的時候,我們一個店的最低銷售額都在6萬到7萬元左右,現在最好的門店一天也就賣4萬到4.5萬元,怎麼也做不到以往的水平了。現在消費者早餐不在家吃,中餐很少在家吃,一般在單位、學校吃,大部分只在家吃晚餐。因此,我們會做其他一些跟我們互相補充的品類,比如包子、饅頭、烘焙類食品等。

我們做1400種常規品,400種生鮮商品,常規品一共35節貨架,8節圓柱,門店的貨架數是一樣的。選品原則是做基本款,雖然我們的店不大,但只要是跟吃有關的,比如油鹽醬醋,我們絕不會遜色於其他大賣場。

每個跟吃相關的品類,我們都做得絕對寬。一個是把品類做寬,第二個不要做深。比如說我們有很多種醬油,每一種口味在我們這個店鋪都可以找到,而且都是一線品牌,或者是自有品牌;但我們不會做深,比如說紅燒醬油,不做多,最多隻做三種。我們按照顧客需求的價格帶做佈局,我們只賣我們的消費者需要的商品。

被稱為“下一個永輝”,生鮮傳奇的運營細節裡藏著多少“魔鬼“

◆ ◆ ◆ ◆

門店管理:細節需要細節地執行

踏入生鮮傳奇門店的第一感受,是沒有腥味。不像超市的生鮮區域,或者菜市場,空氣中總混雜著鮮肉、水產、家禽等散發出的腥味。

門店銷售的魚,都是包裝在盒子裡,碼得整整齊齊的,回家簡單沖洗一下就能烹飪。

事實上,賣魚並非划算的生意,但不賣魚的話,客戶會選擇到別的超市一次性採購完雞鴨魚肉,那生鮮傳奇「失去的不僅僅是一條魚,而是一桌菜」。

除了沒有腥味,在生鮮傳奇店內,地面看不到水漬,也看不到紙屑,沒有腳印,更沒有菜葉。保潔不停地清潔地面,工作人員不時撿起散落在萵筍等菜品上的碎葉。

被稱為“下一個永輝”,生鮮傳奇的運營細節裡藏著多少“魔鬼“

▲員工帶著手套處理萵筍上的碎葉

王衛喜歡巡店,一個人到了門店,看到細節做得不到位,當場就給負責人發微信或者郵件。

生鮮傳奇為此總結出一套細節管理的規範。比如:一個門店有三個收銀臺,用途分別是常用、備用和應急;常用收銀臺,由正式員工使用,兩個人倒班;備用收營臺給小時工,高峰期使用;應急收銀臺主要用於排隊情況;按照規定,排隊人數每超過3個,就得啟動一個收銀臺,收銀臺每天整理兩次。

被稱為“下一個永輝”,生鮮傳奇的運營細節裡藏著多少“魔鬼“

▲大屏幕無死角監控門店

狼的兇狠和羊的溫潤

2018年春節,因為與競爭對手打價格戰,東海星城店店長段志立發現店裡的毛利開始下降。他每天開完早會,就去跑到對方的門店,看對方的價格,回來後迅速調價。

被稱為“下一個永輝”,生鮮傳奇的運營細節裡藏著多少“魔鬼“

▲東海星城店店長 段志立

競爭對手開業前,已經貼出海報,標明瞭部分商品的價格和折扣,生鮮傳奇盯著對方的海報狂打價格戰。門店的排骨進貨價15元,最低時賣到9.5元,三天賣出去2600公斤排骨。

東海星城店開業兩年,先後經歷過五六個競爭對手,最持久的戰鬥堅持了7個月。雙方先打了40-50天的價格戰,接著開始慢慢耗。到了第七個月,對方堅持不住撤了,段志立才長嘆一口氣。他說:「原本我就是一隻羊,但是沒辦法,和一群狼在一起,你要一直是羊的話,肯定會被吃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