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科幻惊悚片影单

导语:

幽深黑暗的宇宙空间,怪异凶恶的异形怪物,无人知晓的未知环境……当你面对这些时,是否也会脊背发凉,甚至惊声尖叫?

俗话说“七月十五鬼门开”,本周六,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节就要到了。然而,在一切都试图用科学解释的今天,曾经的恐怖惊悚电影也日渐从“妖魔鬼怪”的套路中“解放”,在科幻中汲取灵感,变成了如今的另一番面目……

那么今天,我们的周末影单要推荐给大家的,即是那些让我们想看却又不敢看的科幻惊悚片。这种将科幻与惊悚悬疑结合的类型电影,向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它们的灵感源泉往往来自畸形的科学实验结果、寒冷幽深地外空间,或眼下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所有的一切都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而所有的恐怖“介质”背后,每个人隐藏的人之本性也渐渐浮出水面……

嘘,小声点,他们来了。

这是科幻惊悚片影单

2174年,地球环境接近崩溃,人们发射了一艘满载六万人的飞船前往一颗适宜生存的行星进行移民。不久后,由于资源争夺战争的爆发,地球环境完全毁灭,这艘飞船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

3097年,飞行技师主角Bower从冬眠中被唤醒,发现飞船上正在发生着恐怖的事情,一群变异的异形人类,捕猎着随机苏醒的人……

许多科幻电影都在讨论人性本质,而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就是“生存”

正如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往往会根据环境的变化发生变异,人类自然也不例外。在这个资源有限的密闭空间内,“生存的戏码”可能随时都在悄然上演。

这是科幻惊悚片影单

1982年,美国南极科考站附近,一架挪威直升机追着一只雪橇犬疯狂射击,美国站的科考员们对此非常不解,前往挪威站一探究竟。到达挪威站之后,人们发现这里一片破败,周围散落着奇怪的尸体。被射击的雪橇犬被带回了后发生了变异,咬死了笼子里其他的所有狗,另一边,人们发现,一种奇怪的生物能够幻化成任何生物的样子,包括人类的面孔……电影《怪形》改编自科幻小说家约翰·W·坎贝尔1938年的作品《Who Goes There? 》*,它讲述了一个并不常规的第三类接触的故事。以封闭的空间为环境,借助拥有“易容术”的外星人,本片想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关系。

你是否曾想过,身边最熟悉的人,也许只是披着他人皮囊的怪物?

*注:《科幻世界·译文版》曾在2016年刊载了《Who Goes There? 》这篇经典科幻小说的译文,并以更具有辨识度的经典电影译名《怪形》作为标题,刊登在《科幻世界·译文版》2016年11期,推荐感兴趣的幻迷不妨一读。

这是科幻惊悚片影单

年轻科学家塞斯发明一台能传送物体的“电动传送机”,这台机器能将物体分解,传送完成后再自动合成还原。兴奋不已的塞斯决定亲自体验一下电动传送。不幸的是,一只苍蝇这时也飞进了传送仓,在机器将分解后的塞斯的分子再合成时,将苍蝇的分子也合成到了塞斯的体内。塞斯成了拥有一半苍蝇基因的蝇人。自《弗兰肯斯坦》以来,人们就在思考:科技发展如果触碰了伦理道德的边界,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一个被实验后果吞噬的年轻科学家,一段扭曲残酷的爱情。1986年版的《变蝇人》无疑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悲剧的范本,而大卫·柯南伯格的这一版电影的重口程度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随着塞斯的身体迅速的渐渐老去,身体开始长毛,牙齿脱落,浑身冒浆,慢慢地变成了一个“人蝇”混合的怪物,但他的女友却依然没有放弃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