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撰文 急诊科 SICU

热射病:警惕三伏天的“隐形杀手”

“大夫、护士,他中暑了,快帮忙看看啊!” 晚上21:15,急诊科收治了一名中年患者。他是工友和家属一起送来的。工友说,患者在工地上中暑了,接诊时已经昏迷3小时,此前曾喷射性呕吐不止。到了急诊,患者颈项强直,双侧瞳孔对光反射弱。

“是热射病!赶快处理!”我们根据经验立刻判定了病情,——此刻患者情况危急,命悬一线,一场紧急的抢救立刻展开!

一次惊险的抢救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大家很多人总觉得中暑是夏天常有的事,怎么会有生命危险呢?严重的中暑就是会死人!到了热射病的地步致死致残风险极高,死亡率超过50%,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为患者做体温测定和吸氧监测。患者腋下温度41度,肛温和颅内温度可能更高! 给我们的时间不多,如果体温不能迅速得以控制,也许他就没机会睁开眼睛了。

“他能不能活就在这几个小时,我们要做的就是降温和输液,你们要全力配合!”情况紧急,我只能以最严肃的语气告诉家属和工友现在我们要做什么,没有时间过多地解释了!工友很紧张,但他坚定地应声:“好!”

抢救室立刻行动起来,我们让患者充分暴露,一人专门负责气道保护强制侧头,其他人用所有无创的物理手段进行体表降温。我们向EICU求援,借来冰毯,因为没有制冰机,大家果断到医院对面的肯德基和麦当劳找来了冰块,没有抢救任务的加强班医生都赶来,一起用酒精和水混合涂抹擦浴。

患者的工友们也赶来了,他们从外面买来两大兜儿一次性冰袋,见我们忙着,他们自己学会了冰袋的使用说明,在我和同事指导下,他们把冰袋放在患者大动脉走行的地方,尽快为患者降温。

“双通路进行输液!”“药物降温马上展开!”

病人仍然呕吐不止,呕吐物已经变成咖啡色,可能已经发生了贲门黏膜撕裂。同时,由于呕吐可能造成误吸,气道保护也容不得松懈。

患者腋下体温很快降到39.1度,药物降温后肛温控制到了38.5度。瞳孔反射已经恢复,四肢已经有活动了。随后,患者被收治到了ICU,生命体征也逐渐平稳。

望着抢救床上的水、吸痰管的包装袋,以及零零散散的废弃的冰袋和湿漉漉的冰毯,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我们救治的过程中,患者家属和工友声声念念的“谢谢”不知说了多少遍。我为我所在的急诊团队感到骄傲。情况紧急,我们乱中有序、创造条件挽救患者,这是急诊人的职业本能,是我们应该做的,无论何时,我们都会为患者竭尽全力。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不可轻视的中暑

写下这个病例,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中暑可能发展到很危急的状态,甚至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现在已经入伏,气温极高,空气湿度也很大。如果继续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工作,没有适度的休息和保健措施,是很容易发生恶性的重症中暑的。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应用温度和湿度运算可以得出热指数,和热射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当热指数>41,热射病发病率增高;当热指数>54,极易发生热射病。

如下图所示,当环境温度达到36.7℃,湿度在40%时热指数就可达到41;同理,如果湿度达到了90%,则环境温度达到30℃时就容易发生热射病。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下面我来科普一下中暑及其相关知识↓↓

(一)怎么识别中暑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以体温调节障碍,脱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中暑一般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严重的可出现体温高于40.5度以及多系统多器官损伤。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以上症状的人一定要警惕。

(二)中暑的分类和处理

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射病又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就多见于酷暑下工作的农民工,上面的那个故事里提到的病人就是劳力型热射病。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热痉挛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参与运动的肌群短暂性、间歇性痉挛发作,简单说就是出汗过多大量丢失电解质后造成的“抽筋”。

救治措施 是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或者静卧,口服补充盐水,盐水,盐水!严重病例可以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大家在三伏天也可以备一些口服补液盐和藿香正气水或者胶囊,以防不时之需。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热衰竭

热衰竭是指高温出汗后血容量不足造成的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减弱、恶心和呕吐,有时可有肌肉痉挛、起立坐起时眩晕和晕厥。

救治原则 就是迅速降温,输液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以发展成热射病。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热射病

热射病是中暑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死亡率很高,且存活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及其他系统的后遗症,就是说即便活着也可能变成植物人。

通常多见的劳力型热射病是由于运动或劳动产热过多而热量不能及时有效地散发而导致的。多见于士兵、运动员、民工等在高温高湿无风天气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时发病。

热射病的表现有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呕吐甚至是喷射性呕吐、抽搐、凝血障碍、肌肉酸痛和酱油色尿、低血压、低血钾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急救措施 就是降温!降温!降温!降温的速度决定能不能活命和有没有残疾!这种病人一定要及!时!抢!救!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最有效的治疗就是预防!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如果遇到热射病的病人

也勿需惊慌,

做到下图4点

就能改善热射病的预后

↓↓

三伏天千万警惕这个“隐形杀手”!致死致残风险极高!

因为抢救一个热射病患者,发了朋友圈之后,很多人问我热射病是什么,而作为急诊人,觉得很有责任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加深所有小伙伴的保健意识。我曾经见过因为热射病而变成植物人花费巨额医药费却没能再睁眼的人躺在ICU两个月,最后放弃治疗回家了。教训惨痛,希望悲剧不再发生。

作为医护人员,惟愿天下平安!

杜涛,护理学学士,中日医院急诊科护师,中日友好医院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队员。曾多次在院内演讲、党课评比中获得奖励。

段军,中日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中日友好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擅长诊疗循环重症,如各种类型休克、肺水肿、围术期心梗心衰;呼吸重症,如ARDS、AECOPD、围术期低氧血症;擅长产科重症,多发伤救治;擅长重症超声与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如PiCCO、爱德华EV1000监测平台;擅长院内急救体系建设、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培训及模拟教学。

点击网址即可订阅2018年纸质杂志: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172346660

中老年保健杂志全国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82-2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