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受甘地啟發,在印度畫出“愚公”

這世上也不僅僅只有徐悲鴻一個愚公。

1939年,徐悲鴻應泰戈爾邀請,赴印度國際大學講學,並舉辦中國近代畫展,兩人變成好朋友。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1940年6月徐悲鴻寄給黃孟圭與泰戈爾合影的照片

在印度,他通過泰戈爾認識了了甘地。

甘地主張“非暴力不合作”,來改變國家政治制度。比如,他曾率領78位志願隊員,歷時24天,赤著雙腳,頂著烈日,走完250英里的“食鹽進軍”,到遙遠的海邊煮鹽,以此反對政府對食鹽的壟斷,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反響極大,成功迫使政府放棄了食鹽法。

“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使得印度擺脫殖民,逐步走向獨立。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甘地

徐悲鴻頓悟:甘地就是愚公啊!雖然用的是非常苦而慢的方法,改變的卻是整個印度人民的生活。

印度人民由愚公精神的甘地帶領,擺脫了殖民地的命運,中國呢?那飽受苦難的中國,也需要這樣一個愚公的帶領,去和日本侵略者長期持久地死磕啊!

所以,這件《愚公移山》油畫稿,是他在印度受甘地啟發而畫出的,也成為了大幅油畫的母稿,給徐悲鴻的愚公移山這個題材,定下了基本調子。(出現於2018年嘉德春拍)

這幅畫的人物造型非常有特點。最顯眼的大漢,竟然看上去有點像外國人。這是因為徐悲鴻採用的模特是——他旅居印度時,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印度人。傳統中國人物群像,是不使用模特的,徐悲鴻開了先例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畫面正中這個模特,徐悲鴻特別喜歡:“那個像魯智深的模特,型體偉壯,且性格豪爽,工作嚴肅熱情,吾甚愛之。故鄭重保留畫中,不作任何改造。”

為啥用印度人當模特?他說:“雖是印度人,但都是勤勞的勞動者,形象不同於中國人,意義卻是一樣。”

從體型壯碩帶給人視覺上的“力量感”,到樸實熱情的性格,徐悲鴻覺得,勞動者形象就該如此,為了表現這種力量,國籍上的差異都可以忽略。

徐悲鴻還有一個大膽的舉動,他在中國歷史題材人物畫裡,畫了裸體人物

這樣的選擇當然也是經過慎重考慮。他根據每位人物的身份,設定了穿衣、全裸、半裸三種形式。

愚公身材瘦弱,佝僂著背,身著古裝,是一個普通的中國古代老人形象,沒有在畫面最中心的位置,但明黃色的衣服,讓他視覺上不會被人忽略,也暗喻著他的精神領袖地位。

旁邊應該是“鄰人京城氏之孀”,帶著孩子來幫助愚公移山。她的頭巾和形象,有點像抗戰時期的革命婦女,衣著和挎包又很西方。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畫面主要部分,是移山的眾壯漢,愚公的子子孫孫們。全裸和半裸並非不敬,恰恰是出於尊敬,要表現他們的肌肉,勞動者的“力量美”。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在抗戰時期,畫有力量的勞動者,和執著的愚公,徐悲鴻的用意一望便知。

來自屺亭橋鎮,出身貧寒的徐悲鴻,見到過社會底層的現實,所以他總是笨拙地選擇不討好的藝術道路,畫那些有錢人不喜歡的,和現實有關的題材,像一個正統的大家長。

徐悲鴻無法從國外帶回來的畫,今天回來了

徐悲鴻畫愚公移山,也是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在他寫給舒新城的兩封信中,我們可以看到徐悲鴻創作《愚公移山》的進度。

1940年4月2日函:

“一月以來將積蘊二十年之《愚公移山》草成,可當得其一偉大之圖。。

4月2日這封給中華書局舒新城編輯的信中,徐悲鴻說,他已經畫好了構思了20年的《愚公移山》草稿。這是一幅偉大的作品~

1940年7月7日函:

“弟於七月六日返抵國際大學。山居三月,寫得大小中西畫近百幅,《愚公移山》中國畫亦寫就,恨無法裝裱一覽……弟此時將著手油畫《愚公》,惟天時酷暑,乍自溫涼天氣到來,甚感不適。”

——節選自《中華書局藏徐悲鴻信札》徐悲鴻致舒新城信札一封

7月7日,三個月後,中國畫版《愚公移山》已經完成,可惜無法裝裱看看效果!我還準備著手去畫油畫版的《愚公移山》。

多年構思,兩次起稿,兩種版本,《愚公移山》註定成為他大型歷史人物畫中最獨特的作品。

然而,1941年11月,徐悲鴻數百幅赴美參展畫作,準別從新加坡交船運往美國時,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當天凌晨,新加坡遭到日軍空襲。15日,日軍兵臨獅城。

為躲避日軍轟炸,徐悲鴻計劃搭乘淪陷前最後一班開往印度的輪船,離開新加坡。

事出緊急,他只能隨身帶走有限的作品,很多不好攜帶的作品只能留下,其中就包括《愚公移山》和40幅油畫。

徐悲鴻在新加坡的朋友韓槐準、黃曼士,還有崇文學校的校長鍾青海,接受徐悲鴻的託付,將這些珍貴藏品和油畫連夜運至羅弄泉,埋在一口枯井之內。

幸甚至哉,二戰結束,這些字畫藏品,安然無恙。

然而徐悲鴻直到去世,也一直沒有機會再回新加坡,彼時國內外溝通不暢,他多次打聽這批作品的下落,卻都沒能得到迴音。

費盡心血創作的畫不見了,徐悲鴻大受打擊,晚年不再創作油畫。

1953年,徐悲鴻病逝。

次年2月,新加坡中華美術研究會與南洋美專、南洋學會、中國學會在維多利亞紀念堂舉辦“徐悲鴻遺作展”。當年徐悲鴻遺留在這裡的大量油畫作品,劫後倖存,重新集結,共展出80餘幅。

其中,便包括2018嘉德春拍出現的這件油畫稿《愚公移山》。

幾經輾轉,這幅作品被臺灣收藏家黃任中先生收藏,黃任中出身臺灣政要之門,是國民黨高官黃少谷(隨蔣介石到臺灣,官至“司法部長”)之子,與已故“總統”蔣經國的兒子蔣孝武,是從小一起成長大的好友。

黃任中先生收藏的皆是大幅名跡,剛剛於嘉德2017秋拍創造個人價格紀錄的陳逸飛《玉堂春暖》,也是他的收藏。

時隔半個世紀,這幅畫終於回到了北京。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徐悲鴻 愚公移山

1940年 布面 油畫

46×107.5 cm

發表:

1、《徐悲鴻遺作集》,圖版28,新加坡南洋美術學院,1954年出版;

2、《悲鴻在星洲》,歐陽興義編,P12,藝術工作室,1999年1月出版。

展出:

1、徐悲鴻遺作展覽,展品第28號,新加坡南洋美術學院,1954年;

2、徐悲鴻油畫《愚公移山》作品觀摩與學術研討會,徐悲鴻紀念館,北京,2006年6月7日。

備註:此作計劃收錄於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即將出版的《徐悲鴻全集》中。

估價待詢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愚公移山》發表物封面

前文有一段話,我剛才沒說完。

中國的藝術史,有很多種書寫方式,有人是天才式的,比如林風眠,常玉;有人是愚公式的,比如徐悲鴻。

我們總是羨慕天才,因為他們輕鬆優美,但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天才。

我們面前,日復一日的日子,工作,生活,責任,和徐悲鴻一樣,這些都是繞不走,逃不開的大山。

我們能做的,可能就是繼承一點愚公精神,面對生活的大山,每天早起半小時,多挖那麼幾鍬土;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告訴自己,再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正如里爾克的名句那樣:有何勝利可言?挺住意味著一切。

中國嘉德2018 春季拍賣會

預展 Preview

6/15 - 6/17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嘉德藝術中心

拍賣 Auctions

6/18 - 6/22

嘉德藝術中心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預展 Preview

6/10 - 6/17

嘉德藝術中心

移山的徐公:徐悲鴻|畫事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於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更多精彩內容

這樣的老太太世間不會再有——張大千傳奇女弟子方召麐

畫出倫勃朗之後,人工智能會不會超越趙孟頫和王羲之?丨畫事

抽根菸冷靜一下,猜猜這幅達芬奇能賣多少億?丨畫事

看完這些不說人話的藝術評論,感覺說都不會話了丨畫事

他活了九十多歲,一心一意當了一輩子“花痴”|畫事

這兒有一片拍賣的藍海,最最適合撿漏!|畫事

魯迅筆下,阿Q打進尼姑庵沒搶到的宣德爐,有啥好?丨畫事

評論區留言,和畫事君聊天兒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