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NO.1

紐約市(City of New York,簡稱NYC),位於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世界第四大城市。

紐約坐擁大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地帶,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中心之一。2017年,紐約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9007億美元,直接影響著全球的金融、媒體、政治、娛樂以及時尚界。

紐約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個多族裔聚居的多元化城市,擁有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在此使用的語言達到800種。作為全球化的典範,紐約與倫敦、香港並稱為“紐倫港”。截至2014年,紐約市大約有849萬人,居住在789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而紐約大都市圈則有2000萬人左右,僅次於東京、墨西哥城、孟買,位居世界第四位。

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也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紐約的金融區,以曼哈頓下城及華爾街為龍頭,被稱為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500強企業中,有56家總部企業位於紐約。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二大證交所,它曾是最大的交易所,全球市值為15萬億美元,直到1996年它的交易量被納斯達克超過。紐約時報廣場位於百老匯劇院區樞紐,被稱作“世界的十字路口”,亦是世界娛樂產業的中心之一。曼哈頓的唐人街是西半球最為密集的華人集中地。

紐約地鐵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快速交通系統之一,提供一日24小時、一週七日的服務。 紐約擁有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和洛克菲勒大學等名校。

NO.2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阿布扎比酋長國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最大的酋長國,面積6734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大約200個島嶼,佔全國總面積的86.68%。人口236萬(2016),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2%。城市主要有首府阿布扎比市、東部省省府艾因和西部省省府扎耶德城。

阿布扎比酋長國,又譯阿布達比(港臺譯法)。阿拉伯語作أبو ظبي (拉丁字母譯法為Abu Dhabi),意為“羚羊之父”。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舊稱乎停戰諸國(Trucial States)、停戰阿曼(Trucial Oman))七個酋長國中最大一個酋長國。石油開採權利金及海外投資兩者帶來的收入,使阿布達比成為世界平均每人所得最高的國家之一,也讓該國得以針對大規模建設計劃及文化發展進行一系列的投資。21世紀初,阿布達比全力打造世界級的文化中心網路,以促進觀光業並吸引和留住居民。其中包括計劃開發一座面積27平方公里(10平方哩)的島嶼,使之成為擁有數間博物館(包括紐約市古根海姆博物館分館)的文化及觀光中心,結果與法國政府進行了備受爭議的交易;法國政府對這些工程除了提供專業技術及貸款,也同意將「羅浮宮」一名的使用權貸予島上一座建設中的美術館(為期30年)。儘管引發諸多爭論,這項協議突顯了該酋長國亟欲規劃和打造一個國際文化焦點的決心。

除了致力於國內建設,阿布達比也將部分財富貸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中較落後的姊妹國、其他的阿拉伯國家和世界各地的開發中國家。設在內地艾因(Al Ain)的乾旱地區研究中心,旨在探索種植蔬菜的改良方法。阿布達比還有多所陸地及海洋野生生物研究中心。

設有阿布達比國際機場,這座機場在21世紀初急速擴張;扎伊德港(Port Zayid)是主要的運輸中心,也是該國主要的貨櫃港。國內設有多所大學,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大學(1976)、阿布達比大學(2003)和索邦(Sorbonne)學院分校(2006),這所分校提供符合巴黎索邦學術標準的法語課程。面積73,060平方公里(28,210平方哩)。人口約1,292,119(2005)。

NO.3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倫敦(London),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英國)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與紐約和香港並稱為“紐倫港”。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泰晤士河貫穿其中,城市中心座標為北緯51°30′、東經0.1°5′。大倫敦都會區人口約828萬(2016年),面積為1577平方千米。2016年,倫敦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5535億美元。

倫敦是英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來自世界各地,一座種族、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使用的語言超過300多種,是全球化的典範。

2018年,倫敦在世界城市規模的排名中與紐約並列位居首位。

NO.4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東京(日文:東京,假名:とうきょう,英文:Tokyo), 位於日本本州島關東平原南端,是日本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中心座標為北緯35°69′、東經139°69′。廣義的“東京”通常是指“東京都區部”(亦稱東京23區、東京特別區)地區,其與多摩地方、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等地區共同組成日本一級行政區——東京都。

東京古稱江戶,是日本自德川幕府時代以來的主要都市之一,明治維新遷都江戶,改名東京,自此成為日本首都。後逐漸發展成為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等眾多領域的樞紐中心,亦為世界經濟發展度與富裕程度最高的都市之一。

東京下轄23個特別區、26個市、5個町、8個村,總面積約2155平方千米,城區面積621平方千米。東京市區人口約1351萬(2016年),東京都市圈總人口達3700萬(2016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2013年9月,日本東京當選為202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主辦城市,這是東京繼1964年東京奧運會後的第二次承辦奧運會。

NO.5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香港(粵拼:hoeng1 gong2;英文:Hong Kong;普通話拼音:xiāng gǎng;縮寫:HK),簡稱“港”,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HKSAR)。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6.34平方公里,截至2017年末,總人口約740.98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NO.6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蘇黎世(Zurich),位於瑞士聯邦中北部,是瑞士聯邦最大的城市、蘇黎世州的首府,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歐洲最富有的城市。該市已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蘇黎世全市人口40.3萬(2018年),面積91.9平方千米。市區被利馬特河分為東、西兩岸。西岸是蘇黎世的老城區,而東岸則是蘇黎世的新城區。

蘇黎世是歐洲重要的文化中心,1916年出現的達達主義就發源於蘇黎世,國際足球聯合會的總部亦設在此地。

蘇黎世是瑞士銀行業的代表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由於這裡集中了全球120多家銀行的總部,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其又被譽為“歐洲億萬富翁都市”。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貸銀行、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以及許多歐洲私人銀行的總部均設於蘇黎世。瑞士銀行業高效嚴格的保密能力,使得蘇黎世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離岸銀行業務中心,金融方面的帳戶流轉約佔據整個蘇黎世市四分之一的經濟活動。瑞士證券交易所的總部即設於蘇黎世。

NO.7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所在地,也是中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背靠燕山,毗鄰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溼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北京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三千多年的歷史孕育了故宮、天壇、八達嶺長城、頤和園等眾多名勝古蹟。早在七十萬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區就出現了原始人群部落“北京人”。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先後成為陪都、中都、大都、國都。1949年10月1日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北京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聯合國報告指出,北京人類發展指數居中國城市第二位 。2017年,北京市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230元 ,住戶存款總額和人均住戶存款 均居全國第一 。2017年,北京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183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 北京在福布斯201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排第3位。

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佈北京攜手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權。北京由此成為全球首個既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又將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NO.8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洛杉磯(Los Angeles),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南部,是美國第二大城市,也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城市,常被稱為“天使之城”(City of Angels)。

洛杉磯面積約1291平方千米,城市中心座標為北緯34°03′、西經118°15′,全市擁有約397.6萬的人口(2016年)。截至2016年,洛杉磯被劃分為洛杉磯縣,長灘和河畔縣等八個區域。2016年,洛杉磯的地區生產總值為7531億美元。

洛杉磯是美國重要的工商業、國際貿易、科教、娛樂和體育中心之一,也是美國石油化工、海洋、航天工業和電子業的主要基地之一。洛杉磯還擁有許多世界知名的高等教育機構,比如加州理工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州大學、佩珀代因大學等。

洛杉磯曾主辦了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即將主辦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

2017年12月,洛杉磯獲得2017年“世界春城十佳”的稱號。

洛杉磯是美國西部最大的經濟中心,佔加利福尼亞州勞動力市場的30%,全市產值約為加利福尼亞州的1/3,佔加利福尼亞州零售和批發量的25%以上。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金融業及旅遊業在其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洛杉磯最大的汽車製造廠即設在此地。其高科技產品佔全國的60%。洛杉磯移民眾多,新移民的大批到來,帶來了大量資金,加強了其作為美國西部經濟、商業和金融中心的地位。2016年,洛杉磯的地區生產總值為7531億美元,位居美國第二,僅次於紐約。

NO.9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座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柏林與世界上的許多城市都有建交關係,如洛杉磯、巴黎、倫敦和馬德里等。

柏林是德國主要工業區。工業以電機、電子、儀器、儀表最為發達,其次是機械、冶金、化工、服裝、食品加工、印刷等部門

N0.10

上海

全球最富有的城市排行榜(Top10)

上海,簡稱“滬”或“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滬杭甬大灣區核心城市,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上海地處長江入海口,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申。四、五世紀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朝置華亭縣。上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擁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古蹟。江浙吳越文化與西方傳入的工業文化相融合形成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1843年後上海成為對外開放的商埠並迅速發展成為遠東第一大城市。

上海市總面積6340平方公里,轄16個市轄區,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 上海GDP居中國城市第一位,亞洲城市第二位,僅次於日本東京。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規模和麵積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上海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上海住戶存款總額和人均住戶存款均居全國第二 。2017年,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7642家, 位列福布斯2017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第一位。

上海港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設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市與安徽、江蘇、浙江共同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2017年,上海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0133.86億元,比上年增長6.9%,增速與上年持平。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8.99億元,下降9.5%;第二產業增加值9251.40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20783.47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增加值占上海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9.0%。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上海市人均生產總值為12.46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