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李玉茹的水平怎么样,算得上是一代大师吗?

只谈历史


一代大师算不上,但可以称得上是表演艺术家。李玉茹八岁开始学戏,曾向票友李墨香学唱老生,考入戏校以后,改学青衣。

李玉茹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王瑶卿、程砚秋的熏陶,向律佩芳、吴富琴等学青衣,后又向郭际湘、王蕙芳、诸如香等学演花旦和刀马旦。在昆曲方面又得到包丹亭的精心传授。


有众多名家培养,她又很努力,青衣、花旦、刀马旦的戏她都演,各个流派她都学。比如梅派的《霸王别姬》,程派的《碧玉簪》,荀派的《荀灌娘》,王派的《十三妹》等剧目,她就都能上演。

在各个流派中她最喜欢的是荀派,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有“小荀慧生”的称号,到后来她也正式拜了荀慧生为师。除此之外,李玉茹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还拜过梅兰芳为师。梅兰芳亲自传授给她《奇双会》和《霸王别姬》。在这期间,她又拜赵桐珊(芙蓉草)为师学习花旦和刀马旦。


李玉茹的功底扎实,戏路宽,而且善于吸收各家之长,易于接受新的思想,她在学生时代就开始排演新戏。李玉茹还和许多著名艺术家同台演出。一些艺术家也给了她很大的帮助。以上这些,对李玉茹艺术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1953年,华东戏曲会演时,昆曲前辈方传芸、汪传铃演出了多年不演、将要失传的剧目《挡马》。李玉茹和孙正阳把这个剧目接受下来,进行加工整理,搬上了京剧舞台。

《百花赠剑》这出戏是李玉茹向前辈章佩秋学会的。这出戏原来唱的是“吹腔”。李玉茹改为“皮黄”,并且把“吹腔”里的优点融化在“皮黄”当中。1960年,上海京剧院又把这个折子戏改编成大型剧目《百花公主》。


而李玉茹扮演的百花公主是很有特色的。比如在表演百花公主听到国破父亡消息后的一节戏的时候,李玉茹吸收了长靠武生的许多技巧。她扎着靠摔了三个“硬僵尸”,并且把花脸用的“硬抢背”也吸收到自己的表演里,表达了百花公主的震惊和悲愤。

李玉茹当年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戏的时候,与侯玉兰、白玉薇、李玉芝并称“四块玉”,要知道在京剧界能有个名号的,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在2008年7月11日上午9时51分的时候,李玉茹因病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84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