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永遠記住---那些為了維護世界和平而奉獻出鮮血和生命的人們……

——題記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英雄兒女》

195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紀念日。1953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勝利紀念日。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偉大的戰爭。《英雄兒女》是長春電影製片廠1964年攝製的抗美援朝題材的著名戰爭故事片。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電影《英雄兒女》劇照(王成劉世龍飾)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電影《英雄兒女》海報和劇照(王芳—劉尚嫻飾,王文清—田方飾)

從1964年到現在,歷史翻過了半個世紀,無數的觀眾無數次看過《英雄兒女》這部電影,被其中所弘揚的民族魂、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而深深震撼,這部電影影響了幾代人。

為什麼電影《英雄兒女》具有如此的魅力?那是一部由理想、激情燃燒時代催生的藝術精品。有我們的文學巨匠深入生活創作小說奠定基礎,有經過戰爭考驗的革命前輩直接參與改編電影劇本、寫詞作曲和擔任主要演員,給這部電影注入了革命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浪漫主義、樂觀主義元素、活力,從而經典地反映了人民軍隊、人民群眾在正義戰爭中團結奮戰、一往無前的深刻精神面貌。我想,我們能夠在幾十年時間裡看到這樣一部經典的、百看不厭的好電影,享受到如此高雅\充滿激情的紅色文化藝術,無疑是一種幸福!感謝曾經親臨朝鮮戰場體驗生活的作家巴金,感謝王直將軍,感謝長春電影製片廠的編導、演職人員,感謝所有曾經為電影《英雄兒女》的誕生而從事幕後工作的人們,其中也包括我的父親。

我父親徐興華在1963年曾經為拍攝電影《英雄兒女》做過一點幕後的工作.說起來還很讓我們兒女們感到驕傲.因為《英雄兒女》是怎樣一部好看的電影呵!

《英雄兒女》講述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某團在堅守無名高地的戰鬥中勇敢作戰,剛從醫院回部隊的戰士王成要求參戰,並拿出父親鼓勵他殺敵立功的來信給張團長和師政委王文清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戰友王復標的兒子。在戰鬥中王成英勇奮戰,壯烈犧牲。在全軍開展向王成學習的運動中,新上任的軍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認出該軍文工團員、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原來18年前的1932年,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妻子被敵人殺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復標收養了他的女兒王芳,此後雙方失去了聯繫。王文清沒有立即與王芳相認,而是幫助她完成歌頌王成的創作任務,並鼓勵她以實際行動向哥哥學習。後來,當王芳在陣地上為炊事員演出時,敵機突然來襲,她為掩護炊事員而負傷,被送回祖國醫治。一個月後,王復標參加慰問團赴朝慰問,王芳也傷愈歸隊,三人在前線團圓。王復標將真情告訴王芳,兩位父親都勉勵王芳向哥哥學習,當好革命接班人。

1962年至1964年,父親任長春空一軍政治部主任。父親是個文藝愛好者,從當紅軍開始,走到哪裡都是積極參與和支持革命的文藝活動。在長春工作的幾年時間裡,他和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同志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導演蘇里\武兆堤等和一些演員都是父親的好朋友.武兆堤19歲那年隻身去了延安,成為一名八路軍抗大文工團文藝兵,經受了戰爭的考驗,解放後到長影當導演。在拍攝《英雄兒女》之前,他已經和蘇里聯合導演了著名影片《平原游擊隊》,後相繼導演《地下尖兵》、《冰上姐妹》、《英雄兒女》等影片。武兆堤和在《英雄兒女》裡扮演志願軍師政委王文清的演員田方同志和愛人、著名演員於藍(曾經扮演電影《革命家庭》裡的母親和電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等),都是我父親母親當年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的同學、戰友。就這樣,父親和《英雄兒女》就很自然地聯繫到一起了。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圖為田方、於藍夫婦當年合影(左圖為博主攝於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電影《英雄兒女》劇照(王芳—劉尚嫻飾,王文清—田方飾)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我的父親徐興華(1918-1986)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

王文清是志願軍部隊的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恰好我父親1962年調任空一軍政治部主任以前,曾經長期擔任空軍飛行師政委。從經歷上看,正是扮演王文清的演員所需要了解和體驗的角色。電影拍攝中,父親一直很關心電影的拍攝進展。我的大哥徐正平對那段時間的事情記得比較清楚,他後來在《父愛天地》一文中這樣寫道:

"父親很支持文化藝術事業。長春電影製片廠要拍攝一部新電影,男演員為演好角色需要體驗解放軍、志願軍一個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的真實生活。父親知道這是一部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的好影片,就把導演蘇里先生請到家裡徵求意見,安排演員到父親的辦公室觀察一個師政委、軍政治部主任辦事的神態舉止、語言風格。父親那時是空一軍政治部主任。電影拍成後,影片中演員的風格中還真有一些我父親的特徵。這部電影溝通了二代人的命運和情感,凝聚了當代兩輩人共同的理想、信仰,在海內外華人中激發了強烈的愛國情感,極大提高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一部電影穿透了萬水千山,也穿透了人們心中的雲霧雨雪。這部電影片名就是《英雄兒女》。"

從小,我就對電影情有獨鍾,對看過的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記憶尤深。特別是根據巴金的小說《團圓》改編的電影《英雄兒女》,那是一支我認為迄今為止最經典、最有人情味兒的軍旅革命英雄主義讚歌。多年來,我看過 N 次電影《英雄兒女》。70年代初我在部隊電影工作的時候,為指戰員放映過多場《英雄兒女》。每看一次,我都會被感動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電影裡的臺詞,許多都能倒背如流;電影裡的歌曲和音樂旋律,能唱會哼;對故事情節牢記在心,對片中演員是個個喜愛:王成(劉世龍飾),王芳(劉尚嫻飾),王文清(田方飾),張團長(郭振清飾),阿爸基(浦克飾),還有那個很可愛的通訊員小劉(說不出是誰扮演的了)-----《英雄兒女》成為我心中最崇拜的紅色文化藝術精品。很可惜,田方伯伯已經在1974年去世了。田方藝術地再現了"王文清"——一位我軍政治工作領導幹部、一位偉大父親的生動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見到了王文清的生活原型、革命老前輩王直將軍。 2007年春節期間,我在福州看望了原福州軍區副政委、福建老紅軍、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文清政委生活原型---時年92歲的王直將軍。我請王直將軍在一面紅旗上簽名題字,他為我寫了"紅軍戰友情深。"九旬高齡,仍然寫得一手有力的好字。他濃烈的紅軍情結令我非常敬重和感動。我和王直將軍合影留念。臨行,我們衷心祝福這位老紅軍父親健康愉快,晚年幸福!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開國將軍王直(1916—2014 )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2007年春節,徐振在福州看望《英雄兒女》中王文清政委生活原型、91歲的王直將軍

王直(1916—2014)福建省上杭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4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轉戰南北,屢建功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政治委員,軍政治部主任,解放軍軍副政治委員,福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等職。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 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0年入朝參戰的26軍政治部主任王直將軍曾經多次說:“志願軍同朝鮮人民魚水情深,軍民關係好得很,不打仗時,大部分官兵都住在群眾家裡,就像一家人。”

在朝鮮戰場上,王直曾不顧生命危險,搶救過朝鮮的兩名兒童和一位老大娘。他當時駐在黑水橋群眾家裡,一天遇敵機空襲,村裡群眾四處躲藏,一個朝鮮小男孩在雪地裡大哭,被敵機猛烈轟炸嚇壞了。王直不顧敵機掃射,猛衝過去,一把抱起小孩跑到一塊大岩石下隱藏起來。

1951 年5月間,王直去兵團開會路過永善裡,正遇到一所小學校舍被敵機轟炸起火,他立即停車,帶著隨員奔向火場,幫忙撲滅大火,群眾很感謝志願軍。他還經常把節省下來的口糧、罐頭等送給駐地貧苦群眾。他說,我們有好吃的,都會送給駐地群眾,群眾有好吃的,也主動送給志願軍,還幫助照顧志願軍傷病員。

“抗美援朝精神至今仍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王直將軍的諄諄教誨,正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學習、借鑑和弘揚的!

在看電影《英雄兒女》的時候,我們不能忘記真正的“英雄兒女之父”——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字芾甘,中國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妻子蕭珊。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巴金(1904-2005)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電影《英雄兒女》劇照

1952年初,曹禺受當時的中宣部文藝處長丁玲之託,寫信給家住上海的巴金,動員他參加全國文聯組織的赴朝創作組。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和行前準備,3月初,以巴金任組長的17名創作人員開始了從未經歷過的軍旅生活。他們伴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歌聲,踏上了滿目瘡痍的朝鮮土地。在朝鮮戰場上,巴金同創作人員深入到志願軍中,同許多戰士結下了深厚友誼。

最近,我在旅美華僑、建國後我軍第一代文藝女兵胡克玫大姐的博文裡瞭解到:中篇小說《團圓》,是1952年10月巴金到抗美援朝戰地體驗生活,根據親身經歷創作的。他冒著生命危險在志願軍65軍作戰地採訪,瞭解到:一次582團2營6連副指導員趙先友和戰友們堅守67高地,敵軍李承晚部隊一萬多敵人向我陣地步步進逼,戰況十分危急。趙先友用步話機向團指揮所報告:“團長,敵人上來了,開炮打吧!向我開炮吧!”戰鬥勝利結束後,光榮犧牲的趙先友被追認為特等功臣。

1953年6月9日,志願軍73師218團戰士於樹昌在戰鬥中也喊出了“敵人上到我地堡頂上了,向我開炮!”隨後,他拉響了最後一根爆破筒衝向了敵人,和敵人同歸於盡。

邱少雲,為了掩護大部隊的隱蔽,忍受烈火焚身的苦痛,壯烈犧牲。

黃繼光,以自己的胸膛堵住敵人的碉堡槍眼,讓部隊順利攻佔敵軍陣地。

------像這樣奮不顧身,為國捐軀的英雄,在志願軍中何止千百!抗美援朝,是一場保家衛國的正義戰爭。它戰勝了以美國為首的十五個國家的聯合國軍隊,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一雪中華民族百年來飽受侵略的恥辱。抗美援朝為新中國贏來了十幾年和平建設的時間。為國犧牲的中華兒女永垂不朽!

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作家巴金被志願軍戰士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的英雄事蹟深深地打動了!經過9年的沉澱之後,他在1961年8月號《上海文藝》上發表了小說《團圓》。小說刊出後,引起了茅盾、夏衍、荒煤的關注,時任文化部副部長的夏衍讀了《團圓》後,責成長春電影製片廠將它改編成電影。長春電影製片廠領導接到文化部下達的任務後,深感此事責任重大.經研究決定,將這一重任交給了老八路、著名導演武兆堤和抗美援朝時志願軍47軍政治部秘書科科長毛烽改編成電影劇本。於是三年後,電影《英雄兒女》橫空出世。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電影《英雄兒女》劇照:“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巴金當年寫小說《團圓》,原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醞釀的。後來改編成電影劇本《英雄兒女》的時候,是根據抗美援朝戰場上幾個人的真實故事進一步創作而成。他創作的因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而被迫與女兒分離的父女在戰地團圓的小說裡,幾個主要人物:為消滅敵人而壯烈犧牲的英雄“向我開炮”的王成,軍政治部主任王文清,活躍在戰地,為戰士高歌“烽煙滾滾唱英雄”的文工團員王芳等,都有鮮活的的原型。除了王芳是王文清的女兒這些情節是作家根據生活事實進行藝術再創造的以外,其他的主要情節和人物,基本都是小說裡就有的:王復標、王芳、通信員小劉 ……

革命前輩和電影工作者創作《英雄兒女》,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示:沒有革命的激情和奮鬥精神,沒有崇高的理想和對人類文明的責任感,沒有腳踏實地的作風和百折不撓的意志,是創作不出富有生命力和時代感,振聾發聵、催人奮進的文學、文藝作品的。小說《團圓》和改編的電影《英雄兒女》,將一定是巴金的又一部不朽的傳世佳作! 電影《英雄兒女》誕生幾十年來,久映不衰,深入人心。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志願軍戰士王成面對美國侵略者,手握爆炸筒,眼冒怒火金星,那驚天動地\撼人心魄的縱身一躍!

翻出舊照片——聽徐振講電影《英雄兒女》背後的故事

那首高昂激越、氣壯山河、令人蕩氣迴腸的《英雄讚歌》,永遠迴盪在我們的心田。志願軍的偉大功勳將永垂史冊。抗美援朝戰爭所創造的偉大精神,將永遠鼓舞著我們前進!我相信,電影《英雄兒女》一定能夠把這段輝煌的歷史,和那些被人們所熱愛、緬懷的共和國衛士的名字傳頌下去,直到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