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力量,叫轉念一想

作者 | 安芮嫻

表姐家的小區旁有間理髮店,理髮和洗護都只有老闆一個人。老闆是個50多歲的中年婦女,熟悉的人都叫她章姐,每次去表姐家經過她的店門口都可以聽到她爽朗的笑聲,有生意的時候她和客人談笑風生,沒生意的時候她一個人播放音樂跟著哼唱。

那個簡陋的理髮店就像一間快樂小屋,時不時會透出快樂來。因為章姐的人緣好、手藝也不錯,附近的老年人都喜歡去她那裡。表姐的婆婆和小區的大媽們是那裡的常客,就連表姐那樣愛時髦的青年女性有時也會常去那裡。

有一次,表姐和我說起章姐。我才知道她快樂的背後原來有著十分不幸的遭遇。說實話,從章姐快樂的笑容背後根本想不到她是經歷過了人生巨大悲痛和心靈重創的人。

前幾年,章姐唯一的兒子在和同學外出游泳的時候溺亡了。喪子的巨大悲痛還沒有消除,她又慘遭做生意的老公劈腿被離婚,人到中年遭遇了人生最重的兩大打擊。

但是,遭遇雙重不幸的章姐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在公司做財務工作的她毅然選擇了辭職並去理髮店打工。當時她想在理髮店當學徒,但別人嫌她年紀大、又沒相關從業經驗,不願收。她就先從理髮店的清潔阿姨做起,幹完衛生就幫洗護工和理髮師打下手,到後來大家都喜歡她,理髮師們也願意教她洗剪吹的手藝。

就這樣,章姐在理髮店幹起了一邊做衛生一邊當學徒的工作,每個週末她都會向店裡請一天假去兒子墳前陪他說話。

有一種力量,叫轉念一想

表姐說她問過章姐,前半生的積蓄完全足夠養老,為什麼還要開理髮店。她的文化層次不低,要做也可以去做點別的輕鬆的工作。

章姐告訴她,兒子生前最大的願望是當一名髮型師。她是在幫兒子完成夙願,寄託對兒子的思念。每次想到自己做的是兒子所喜歡的事情時她就告訴自己要開心,兒子在天上看著呢。每天用心的給客人們剪完頭髮,看著客人滿意而歸她就感到欣慰。

聽到章姐的的故事後,我才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以下這句話的意義:

“面對痛苦的人生,苟且偷生並不為悲,至少不是大悲,只有把悲劇看作喜劇,把理當偷生的生活不作苟且的對待,那才是真正的悲苦。”

章姐是個心中有大悲的人,她燦爛的笑容背後是一顆在滴血的心。

可為何她還活的如此堅強?從一開始哭著笑,到假裝快樂鈍化悲傷,然後轉念得到真正的快樂。

我想她應該就是那種懂得給自己的心裡栽種一片綠蔭的人吧。化悲痛為力量,化悲痛為笑容。

“堅強不是沒有悲傷,只是習慣了化悲傷為力量!”章姐就是這樣的人,轉念一想,讓自己變得堅強。

有一種力量,叫轉念一想

人生如水上行船,有順風順水、風平浪靜,也有在風暴中的逆水而行。能夠將船順利地劃過激流險灘抵達彼岸的人,大都懂得轉念一想,然後在心中給自己栽植一叢綠。

那叢綠,是心靈的慰藉,是堅強的理由,是不允許自己倒下的藉口。更是轉念一想發出的芽。

漢代傑出的史學家兼文學家司馬遷繼父職任太史令後,因為替投降匈奴的要陵在朝堂上辯解了幾句,而被漢武帝投下大獄還遭受了宮刑。對一個男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大的挫折和打擊了。

但是司馬遷沒有死在獄中,沒有沉淪在人生的奇恥大辱裡,他轉而發憤寫作著書,寫成了名揚中外的歷史文學鉅著《史記》。若沒有轉念一想,恐怕我們後人就無福讀到那部恢弘的歷史著述了。

蕭伯納說:人生有兩個悲劇,一個是萬念俱灰,另一個是躊躇滿志。

要抵擋住流年的滄桑、經受的了人生風浪的洗禮,就要避免這兩個悲劇。遭遇人生重創,懂得轉念一想。踩上風口迎風飛翔,也不要忘乎所以不知所向。

心是看世界的窗口,你推開的是悲傷的窗,看見的自然是滿目蕭索與蒼涼;你推開堅強與快樂的窗,看見的自然是灑進心裡的溫暖和陽光;你推開自大的窗,自然目中沒有別人只剩下自己的光亮;你推開謙卑的窗,自然能看到更自己更好、更強的榜樣和力量。

給心靈種上堅強,溫暖的芽會迎風滋長,快樂的花也會在歲月裡綻放、芬芳。

任何時候,別忘記:有一種力量,叫轉念一想。

有一種力量,叫轉念一想

作者:安芮嫻,寫安暖的文字給最懂的你,關注安芮嫻,更多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