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摘要:為什麼在諾基亞、愛立信的輝煌時代過去後,除了 Spotify,歐洲鮮有叫得出名的科技公司了呢?歐洲並不缺少培育科技公司的土壤,需要的是能讓種子放肆生長的條件;從弗蘭肯斯坦式的人造人概念誕生起,西方文明就一直持有警惕的態度,但以機器人概念設定和製造聞名的日本,為何卻沒有對機器人的「天然提防」呢?兩年前刷遍 Twitter 的 #RIPTwitter,是如何在兩年內以一種前所未有的,以失去用戶的方式完成東山再起。這裡是 TechBoard 第十八期。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週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

在諾基亞和愛立信如日中天的時代過去後,你還能叫出幾家歐洲的科技公司?在 BAT 的名號在大洋彼岸不斷被提及的當下,除了 Spotify,還有哪些歐洲的科技公司能在大眾眼中「擁有姓名」呢?在近兩年來硅谷遭遇到民眾「科技反彈」的趨勢下,對歐洲的初創者們是否會是一個新機會?

「歐洲的科技行業環境有人才、有雄心、有可堪比 Facebook 和 Uber 的效率。」英國投行 GP Bullhound 顧問如是說。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那是什麼原因使得歐洲的科技公司難以突破初創期呢?

本篇文章的作者認為,問題始於「眼界」太小。比如目前歐洲混得最好的科技公司,柏林的 Rocket Internet SE。十多年來,這家公司靠從美國和亞洲照搬已經成功的互聯網項目,迅速組建團隊到還未被佔領的市場和地區,用山寨產品搶佔先機,素有「克隆工廠」之名。

Rocket Internet SE 旗下成功的產品要麼佔領當地市場,要麼以大公司收購作為業務的結局。比如,不久前阿里追加了 20 億美元投資的 Lazada,就是 2016 年從 Rocket Internet 花了 10 億美元收購來的。Rocket 公司吸引了歐洲成千上百萬的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這些年輕人白天在克隆工廠想著怎麼「抄作業」,晚上則在柏林的俱樂部裡夜夜笙歌。

但也不能全怪歐洲科技公司「不思進取」,有時它們也難以進取。

以目前 Rocket Internet 最成功的項目時尚電商 Zalando SE 為例,其市值超過 140 億美元,但銷售還是侷限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它們的目標只能是「適度擴張」。Zalando 一直試圖把自己從電商網站轉變為像亞馬遜一樣打通物流倉儲的平臺,但在歐洲,它們需要突破國家、貨幣、法律甚至文化之間的障礙。

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歐洲創業生態圈分佈

風險投資的缺位同樣是掣肘歐洲科技初創公司發展的重要原因。誕生在阿姆斯特丹的 Booking.com 作為一家地道的歐洲公司,發展一般。但在 2005 年被美國一家在線旅遊公司以 1.13 億美元收購後,現在 Booking.com 年收入過 70 億歐元,旗下有 17000 名員工,支撐著母公司 Booking Holdings 80% 的營收。

談及 Booking.com 被收購的原因,初創期員工表示是因為可用資金不足。去年全歐洲共 3500 家初創企業獲得了 190 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這個數字在中國是 400 億,美國則是 670 億,而 190 億美元已經打破了歐洲的風投記錄,是五年前的四倍。

比起中國和美國,歐洲的初創公司更傾向於專注於一個領域,這或許也是他們無法變「大」的原因。

像芬蘭的移動遊戲巨頭 Supercell Oy,憑藉《部落衝突》日收入可達 250 萬美元,2013 年 15.3 億美元把 51% 的股權賣給了軟銀,三年後,軟銀 86 億美元倒手給了騰訊。Supercell CEO 和創始人表示公司非常獨立,但為了達到季度目標只專注把遊戲開發好。

對比中美的科技巨頭,儘管它們都有一個發家業務,但如果亞馬遜堅持只做賣書業務、蘋果堅持只做 PC 業務、騰訊堅持只做聊天軟件,那它們或許會成為被收購方而非收購方。

值得欣慰的是,雖然歐洲的科技公司有如此多的缺陷,但這並不代表如今歐洲就會像第二次工業革命一般,完全被美國帶著走。歐洲在非消費者領域的科技行業,比如藥物開發、基因科學、材料科學等領域還有很大潛力。

隨著這兩年來硅谷名聲漸衰,歐洲更是被視作抵禦科技壟斷巨頭們最後的橋頭堡,強硬的歐盟讓蘋果拿出 154 億美元的退稅,讓 Alphabet 支付 78 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5 月正式出臺《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使得整個互聯網公司都為之一顫。而成功走入千家萬戶,火到大洋彼岸的 Spotify 也帶動了歐洲消費者級的科技初創公司和風投的發展。

歐洲並不缺少培育科技公司的土壤,需要的是能讓種子放肆生長的條件。比如對新興科技不必過於保守和苛刻的要求;解決語言和國家的壁壘;調整過高的稅收使得商業化變得輕鬆……

為什麼西方人會害怕機器人,但日本人就不怕呢?

日本在機器人領域天馬行空的幻想和腳踏實地的研發都稱得上是世界翹楚。這幾年隨著人工智能和仿真機器人的研究熱潮,人工智能威脅論也在互聯網上傳播甚廣,這股論調往往來自西方,而非已經試圖把機器人融入日常生活的日本。對此,風險投資人、MIT 媒體實驗室主管伊藤穰一近期在《連線》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試圖討論為什麼西方會畏懼機器人的存在,而日本人卻不會。

既然是出於恐懼而非技術,那先要看向的就是西方人和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在日本,受到阿童木、《新世紀福音戰士》等國民級文化作品的影響,友好的甚至英雄般的機器人形象就此紮根在日本人的意識裡。儘管西方也有像 R2-D2 機器人這種典型形象,但他們對機器人的態度一直很謹慎,而這個源頭,則可以追溯到宗教對潛意識和精神世界的影響上。

伊藤指出,日本人受到神道教的影響很大,而神道教中的「萬物有靈」和「人非特類」的概念,結合日本文化中天人融合的理念,使得很少有日本人發自內心恐懼和抵制機器人,相反,他們會平靜接受併合理化它的存在。

對西方人來說,「萬物皆有靈性」的概念並沒有在宗教文化中有所體現。回看近現代西方殖民史,相對於土著會用特殊的儀式對待土地、森林和動物,印度安人會和風「說話」,但西方殖民者並不會將這些東西視為「生物」。而在殖民後出現的工業制結合奴隸制,使得「人會壓迫人」延伸出的「恐懼於被壓迫」的概念,紮根於西方人的意識中。

機器人威脅論往往通過有話語權的白人傳播到公共輿論中去,而同樣有話語權的另一波白人則在忙著製造越來越「智能」的機器人,只有一小撮人正在關注和討論「機器人的權利」和「非人化」的邊界。伊藤穰一認為,單一向地討論誰壓迫誰並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我們需要在機器人造成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前就制定好政策,不僅是要以人為本,還要學著去尊重機器人。

如果從一開始就默認了「主子和奴才」的設定,那這種「恐懼被壓迫不如成為壓迫者」的理念將在未來一代又一代人類中延續下去,這種理念催生了西方在工業化進程中殘酷的殖民和奴隸制,經過文明的洗禮,演化到今天,或許就是機器人威脅論誕生的一個緣由所在。

延伸閱讀與參考:

Christopher Mims 在 2010 年發表在《MIT 科技評論》中的文章「為什麼日本人愛機器人但美國人怕」。他還提出了日本老齡化社會的需要,機器人的研發也更「親民」「重感情」,反觀美國曾在戰爭中大規模運營軍工裝備,進而導致了對機器人的「公共恐懼」。

《紐約時報》在 1982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日本人喜歡機器人」其中重點談到了佛教給機器人與日本人關係帶來的影響。

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在 2016 年 2 月的一個週末,超過 100 萬人發佈話題「#RIPTwitter」。人們紛紛為 Twitter 撰寫悼詞,產品不知如何發展、用戶和廣告商開始離散、員工紛紛跳槽或被解僱、試圖找賣家接盤還屢屢受挫。那時《紐約客》宣稱「Twitter 終結」(The End of Twitter),華爾街分析師也公開表示「每股 14 美元也不必入股」。

兩年後的 Twitter,截止至這篇文章刊發時,股價已經上漲到 46 美元,遠遠超出了應有估值的範圍。這篇文章,既是回顧了 Twitter 兩年來是如何擺脫 #RIPTwitter,並且以一種前所未有的,以失去用戶的方式完成東山再起。

Twitter 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該應用月活用戶為 3.36 億,三年前是 3.36 億,一年前是 3.28 億。BTIG 分析師曾表示在互聯網行業,如果一個產品的增長開始放緩時,它會逐步走向消失,但 Twitter 這種總體復甦是前所未有的。讓 Twitter 東山再起,歸功於四個要素:新聞、直播視頻、Jack Dorsey 的領導、運氣。

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Twitter 上市後的股價變化

曾經的 Twitter 是一個有著新型玩法的社交媒體平臺,是一個五彩斑斕、魚龍混雜的社區,但最強勁的業務,或者說獨一無二的領域,Twitter 並沒有發掘出來。直到 2016 年 4 月,Twitter 把自己從 App Store 的「社交網絡」類轉移到了「新聞」類應用。

至此,Twitter 開始正視自己分不清孰輕孰重的缺點,它給出的方向是:新聞。

此後 Twitter 和諸多出版商合作,砍掉了諸多此前收購的冗餘項目如 Vine、Fabric、TellApart 等。而這個時間節點,恰逢特朗普入局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等世界政治局勢動盪的背景。

如果說新聞給 Twitter 注入了新流量,那麼 Twitter 率先搶佔直播市場則為它帶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從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到曲棍球,Twitter 和 30 多家媒體公司達成合作,儘管這個項目佔了 Twitter 總支出的 90%(2018 年 1 月),但視頻直播也一躍成為 Twitter 收入中最重要的支柱。

聯合創始人兼現任 CEO Jack Dorsey 三年前夏天的迴歸也是 Twitter 起死回生的關鍵。迴歸後,他決定用算法呈現時間線上的內容。這引起了大批 Twitter 用戶的抗議,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月活增長。

而後美國大選中關於 Twitter 不良影響的報道以及諸多大 V 陸續宣佈離開 Twitter,Jack Dorsey 開始了一步的整治方向:解決平臺上濫用和騷擾的問題。

Twitter 一反拖拉的常態,快速推出一系列反騷擾和濫用的算法和功能,並且強硬的封停了大批疑似虛假賬號 2017 年最後一個季度,三個月內 Twitter 清理了 5800 萬個賬戶。對此,在最近接受《華爾街郵報》的採訪時,Jack Dorsey 給出的觀點是「我們在重新思考 Twitter,作為一個社交媒體平臺的核心是什麼。」從 Twitter 的發展來看,Jack Dorsey 帶領 Twitter 回到了正確的道路。

最後則是「幸運」,在 Twitter 這段復甦的關鍵時間裡,Facebook 醜聞不斷,「壟斷平臺」「操縱用戶」的印象持續擴散,Snapchat 上市後則受市場冷遇。因此,具社交功能和內容平臺一體,相對自由度和多樣性更高的 Twitter 也就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重新起航的 Twitter,在兩輪裁員、大量員工主動辭職、Jack Dorsey 迴歸等人事調動後,公司內部文化也更為明晰和堅定,一些曾經離職的初創期明星員工也陸續回崗。Twitter 也因此底氣更硬了。

Twitter 最近的一個好消息是,2017 年第四季度,Twitter 實現了史上首次盈利。但對於這家社交公司而言,最重要的或許不是馬上盈利,而是不同於 2 年前從華爾街到公司內部整體瀰漫的悲觀論調,如今的 Twitter 雖然還在艱難前行,但遠超過估值的股價和不懼用戶流失的整改,都透露著這家公司從內而外對未來的樂觀。

這隻鳥兒用了兩年時間擺脫泥潭,儘管它們還在思考下一步飛向何方,但它們正在展翅中。

延伸閱讀:

「Twitter 創始人的反思:社交媒體要有所為有所不為」Jack Dorsey 在週三接受《華爾街郵報》的採訪的部分觀點,以及 Twitter 新一季令人堪憂的財報和近況。

重創之下的科技巨頭是否真的大而不倒?

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在《紐約時報》一篇名為 Stumbles? What Stumbles? Big Tech Is as Strong as Ever 的文章裡,作者 Farhad Manjoo 拋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樣的強大力量讓蘋果、亞馬遜、谷歌、Facebook 和微軟這五大科技巨頭長久保持在行業上游呢?

全球立法機構的監管日益嚴密,大眾對個人數據洩露也空前警惕。他們呼籲展開反壟斷調查,控訴科技巨頭在政治、性別和多樣性上存有偏見,還指摘這些公司的產品讓人沉迷……但這些「技術抵制」行為並沒有真正削弱科技巨頭們的財務表現。蘋果成了全球第一家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公司。7 月 26 日這一天之內市值蒸發掉 1200 億美元(相當於 4 個 Twitter)的 Facebook,在美國的企業市值也還能排在第五名。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他們屹立不倒呢?

Manjoo 認為,巨頭的大而不倒是因為競爭似乎只發生在這五個巨頭的「內部」,市場份額此消彼長而已,從不見後來者擠進戰局。他們的強大力量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是軟件。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說過,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亞馬遜不止是個賣衛生紙的地方,它大部分的盈利靠 Amazon Web Service 和廣告業務,分析師稱,「這些高盈利業務可以讓亞馬遜以零盈利運營自己的商店」。微軟盈利的增長也受到雲計算業務的推動,微軟雲全年營收約 320 億美元。微軟 CEO 納德拉在總結 2018 財年 Q4 表現時,也特意肯定了雲業務的表現:「我們此前在智能雲和智能邊緣領域中的投資正在獲益,微軟將繼續利用差異化創新來擴大我們在大型市場和成長性市場中的業務範圍。」而已經 10 歲的 App Store、快步追趕 Spotify 的 Apple Music 和 iCloud 業務等都是蘋果快速增長的業務點。

第二,監管加強實際對科技巨頭們的營收造成的影響有限。今年 7 月,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以「濫用手機軟件壟斷地位」的罪名對谷歌處以 51 億美元的罰款。但谷歌付完罰款之後的季度盈利依然達到了 32 億美元。監管壓力的施加可能產生了「反作用力」,谷歌和 Facebook「誠懇」表示歐盟出臺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會對公司未來的發展產生較大影響,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它們卻可能從中受益,因為那些不堪鉅額稅務執行費用的對手都率先被擊敗了。

第三,科技巨頭們總能在五花八門的業務裡賺到錢。在內部,比如,Facebook 的社交網絡增長緩慢,但它卻從旗下的 Instagram 賺到錢了。在外部,這些科技巨頭積極把大量金錢投入在未來業務的拓展上,比如,將主導未來的 AI、語音服務和無人駕駛。分析師認為,這些科技巨頭與傳統高市值公司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們將自己視為新想法的實驗室,從不害怕改變自己。

當科技巨頭在這三點上的優勢堅不可摧時,我們可能不得不接受作者結尾的勸慰:習以為常吧,科技巨頭們始終與我們同在。

人物:成長中的「喬布斯」

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五歲時候的麗薩 Photograph courtesy of Grove Atlantic.

《名利場》在本月月初刊登了麗薩·布倫南-喬布斯(Lisa Brennan-Jobs)的一篇文章。麗薩是史蒂夫·喬布斯和克里斯納·布倫南的女兒。麗薩在這篇自述中回憶了她的單親童年,和讓她時而驕傲,時而痛苦的善變父親。

23 歲的布倫南獨自生下了麗薩。幾天後喬布斯坐飛機來看望麗薩,他說,「這不是我的孩子」,但卻給新生兒起了 Lisa 這個名字。「LISA」也是後來 1983 年蘋果推出的世界首臺圖形界面計算機「局部集成軟件架構」(Local Integra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的英文縮寫。儘管催生了日後的 Macintosh,但 Apple Lisa 過於「超越時代」,當年高昂的 9995 美元售價和缺少軟件開發商的支持,使得這款產品在商業上慘敗。在 1986 年 Lisa 被剔除蘋果產品線,剩下 3000 臺賣不出去的電腦被埋到猶他州的垃圾堆填區。而另一個 Lisa,也在她的童年裡面臨著「被拋棄」的情形。

麗薩回憶道,在她兩歲之前,喬布斯沒有給予過母女二人任何幫助,她的母親靠打多份雜工和福利金為生。1980 年,喬布斯被起訴,但他在證詞中宣誓稱自己沒有生育能力,並非麗薩生父。而後,剛問世不久的 DNA 測試給出了當時能測出血緣吻合度的最高值:94.4%。1980 年 12 月 8 日,法院要求喬布斯每月支付 385 美元的撫養費,喬布斯把這個數字改成了 500 美元,四天後,蘋果上市,25 歲的喬布斯身價超過 2 億美元。也正是在判決和上市的四天裡,麗薩自出生後第一次見到她的生父,喬布斯對她說,「我是你的父親,我將會是你認識的人裡最重要的人之一。」

為什麼歐洲出不來大科技公司了?Twitter 是如何「東山再起」的

七歲時的麗薩,和母親已經搬過了 13 次家,喬布斯開始以一個月一次的頻率開著保時捷,穿著破洞牛仔褲來看她。當麗薩感覺到父親的目光時,抬起頭卻看到喬布斯正在看向其他地方。麗薩開始向學校裡的小夥伴輕描淡寫地說道,「我爸爸是喬布斯,發明了個人電腦,住在豪宅裡,開保時捷,刮壞了就買輛新的。」但小夥伴看麗薩的樣子難以和她所描述的家庭背景聯繫在一起,麗薩補充道,「他還用我的名字命名了一臺電腦。」這也將是麗薩一直想知道的:Apple Lisa 的命名,到底和自己有沒有關係?

麗薩曾試探性的問喬布斯,能不能把不要的保時捷送給她。喬布斯刻薄而嚴苛地回答道,「絕對不行」,而後他告訴麗薩,「你什麼都得不到,懂嗎?你什麼都得不到。」一直以來,麗薩「自我催眠」著 Apple Lisa 這臺冰冷的、量產的、金屬部件和塑料機箱組成的電腦,折射的是父親和她之間難捨難分的關係,但現在她動搖了,她覺得自己之於父親,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個汙點。在多年以後,高中時的她才第一次和父親提出了這個埋藏許久的問題,喬布斯帶著不屑一顧的語氣回答道,「不是的,抱歉了,孩子」。

這個「板上釘釘」的答案直到麗薩 27 歲時才被修正,也就是 2005 年,喬布斯出乎意料地邀請了麗薩去度假,他們一家來到了 U2 主唱波諾的別墅,在飯桌上,波諾問道,「Apple Lisa 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嗎?」喬布斯低頭猶豫了許久,而後看著波諾回答道,「是的,就是那樣」。這是麗薩印象裡,他第一次肯定了這個說法。

題圖:《連線》

以上是 TechBoard 第十八期。 TechBoard 是一個全球視野下,甄選每週重要科技評論的欄目。我們將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閱讀的科技評論文章,並鼓勵讀者去閱讀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