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留學生的悲慘生活,5名幼童客死異鄉,學成歸國卻沒有工作

在晚清時代,民風閉塞,去國外留學無疑是件很拉風的事,加上能出去留學的人家境多少過得去,更何況大部分還是官費留學,可以保證留學生的基本生活無憂。

但儘管這樣,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總體來說,和現在出國留學相比,做個晚清留學生仍然要面臨著下面的一些困惑和難題:

清末留學生的悲慘生活,5名幼童客死異鄉,學成歸國卻沒有工作

1、 得留辮子

辮子是大清子民的區別於外國人的特有標誌,也是臣服於大清的標誌,清朝入關後所謂"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剪辮令,就是這個意思。再加上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觀念影響,辮子無論怎樣都是必須要保留的。晚清時代中國人去國外留學,儘管大辮子被外國人嘲笑,但卻不能剪去。

清末留學生的悲慘生活,5名幼童客死異鄉,學成歸國卻沒有工作

2、 旅途艱難

晚清時代的交通不比現在,去趟米國當天就能飛過去,那時候還沒有飛機,輪船算是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從大清坐船去歐洲美洲,在海上花個三四十天以上那是家常便飯。海上航行是比較沉悶無聊的,說到這裡那有人肯定在想,那不一定吧,我在船上會不會發生像小說《圍城》開頭方鴻漸勾搭鮑小姐、偶遇女博士蘇文紈的美事呢?——想多了,那時候船上還沒有留洋的女學生,連漂泊海外謀生的華工女眷也極為少見。

再加上,當時大清國內民風尚未開化,一般人視遠涉重洋留學為畏途,誰願意將自己家孩子送往未知的國度?

清末留學生的悲慘生活,5名幼童客死異鄉,學成歸國卻沒有工作

3、 難如登天的語言關

學習外國語言文字是瞭解外國風情民俗的一把鑰匙,去外國留學,就必須掌握所在國的語言文字。這在今天無疑成為常識,學習某一門通用外語也是一件常見的事,但在晚清時代,由於中西方文化交流剛剛起步,中國人對西方文化了解很粗淺,學起外語來難如登天。更別說自學語言的這幾位晚清名人:曾紀澤三十五歲學的是啞巴英語;蔡元培四十歲赴德國留學,學習德語很吃力。

4、 水土不服,不適應國外生活

當時晚清留學生前往留學的國家都比中國富強,而來自國內的留學生們見到西方文明的第一反應就是震驚,不知所措的震驚。繼而是迷茫,這也是由封閉的中國所帶來的後遺症,需要慢慢適應。再加上水土不服,當年第一批30名留美幼童中,有5名病逝於美國。

清末留學生的悲慘生活,5名幼童客死異鄉,學成歸國卻沒有工作

5、交通不便,得經常寫信

去國外留學,就是遠隔重洋,晚清還沒有越洋電話,往來通信最方便的要算電報,但越洋電報費用極其昂貴,平常更多的是通過書信交流。而書信往往依靠郵輪運輸,一封書信回國也需要四五十天,在戰亂年代,能收到一份家書,才能真正體會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含義。

6、 學成歸來就業困難

晚清留學生出洋留學是為了報效國家,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才剛起步,社會上還用不上這些留洋學成歸來之人。留學回來的人被士大夫稱之為"假洋鬼子"。且不說學業有無成就,"海龜"回來立馬變"海帶",在晚清官本位社會中找工作,一沒功名,二沒專業對口工作,只能改行幹別的或找機會進入體制再說。被譽為"中國近代留學生之父"的容閎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回國找工作,第一份工作是給人當翻譯,後面在國內還做過茶葉生意。首批留美幼童之一的詹天佑在耶魯大學的專業是鐵路工程,回國後第一份工作是福州船政學堂學習輪船駕駛,直到七年後才有機會參加到天津至塘沽鐵路工程建設中去。

然而,這也許不是所有留學生都遭遇的情況,早先的留學生們的遭遇如此,後來隨著留學大潮形成風氣,情況多有改善。

近代留學大潮伴隨著近代中外交往的深入而不斷深入,成為推動近代中國社會進步的有生力量。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說:"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學生歷史現場》就是這樣一部全景式展示晚清留學歷史大潮的厚重之作,展現了一百多年前一批批義無反顧的少年們如何勇於挑戰舊傳統,以赤子之心開啟中國近代文明的巨大勇氣和堅實腳步。

清末留學生的悲慘生活,5名幼童客死異鄉,學成歸國卻沒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