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皇帝頭上扣綠帽子,這小子逆天了!

  上一章從清朝人尤侗的詩中,我們大概知道,遼道宗的皇后在宮中含冤被屈,自縊而死。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當朝皇帝對自己的美貌皇后痛下殺手?

  在大遼國,蕭氏世代為皇后。蕭觀音16歲時選入燕趙王耶律洪基府,並且很快被冊立為王妃。次年,興宗去世,耶律洪基即位,也就是遼道宗,貌美如花的蕭觀音被立為皇后。入宮之初,蕭觀音很受道宗喜愛。

往皇帝頭上扣綠帽子,這小子逆天了!

遼道宗與蕭觀音像  圖片採自網絡,向原作者致謝

  遼道宗的這位蕭皇后,樞密使蕭惠女,出身名門,不但容貌豔麗,而且才氣出眾。遼國人王鼎所寫的《焚椒錄》一書中,記載有蕭觀音所作《伏虎林應制》詩,我們可以看出她的巾幗英雄氣概:“威風萬里壓南邦,東去能翻鴨綠江。靈怪大千俱破膽,那教猛虎不投降?”清寧四年,也就是1508年,蕭觀音生太子耶律浚。

往皇帝頭上扣綠帽子,這小子逆天了!

懿德皇后詩局部  

  同他的前輩一樣,遼道宗也酷愛打獵,還因此而耽誤了處理朝中政事,奸臣耶律乙辛趁機竊據大權。對此,蕭觀音十分擔心,她多次寫奏章極力勸諫。道宗表面接受,卻對蕭皇后漸漸疏遠。無奈之下,蕭觀音寫下《迴心院》一詩,希望能夠挽回皇帝對自己的寵愛。

往皇帝頭上扣綠帽子,這小子逆天了!

諫獵疏局部

  出於對蕭觀音的懼怕,耶律乙辛竟設計陷害蕭皇后。先是指使他的親信漢臣張孝傑,寫了一首淫詞《十香詩》,並收買宮婢單登,讓她拿著這首詩,哄騙蕭後說這是宋朝皇后所寫。蕭觀音讀了這首詩以後,臉紅耳熱。單登說自己很喜歡這首詩,請皇后給她抄寫一份。抄完之後,蕭觀音感慨趙飛燕舊事,又寫了一首《懷古》詩:“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雲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引誘皇后抄寫淫詩的陰謀得逞,單登就把兩首詩都交給了耶律乙辛。他拿著這詩,誣告《十香詩》是蕭觀音所寫。《十香詩》,描寫女子身體各個部位,是全裸在向人展示。對於這種無稽之談,遼道宗先是不信。他說:“《懷古》詩,本是指責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醜惡行徑的。”耶律乙辛卻斷章取義地抓住詩中幾個字,誣陷皇后蕭觀音與宮內的樂工趙惟一有姦情。

  聽信了這些話,道宗命人把趙惟一抓起來嚴加審問。耶律乙辛派自己的親信張孝傑,審理這個案子。開始,趙惟一堅決不肯招認,但在張孝傑的毒刑拷打之下,最後屈打成招。案件上報,道宗不由得勃然大怒,下令把樂工趙惟一凌遲處死,滅三族。又降旨宮女給皇后送去一條白練,逼她自縊。蕭觀音要見皇帝一面而不得。蕭觀音見皇帝如此絕情,作了一首《絕命詞》,自盡而亡,死時年僅36歲。皇帝下令,將蕭觀音剝去衣服,用葦蓆裹屍送回孃家。

  聽到自己的母后被冤殺的消息,太子耶律浚勃然大怒:“殺吾母者,耶律乙辛也!後日如果不能殺了這個奸賊,就不是人的兒子!”聽到這話,耶律乙辛更加緊了對太子的謀害。太子在18歲時,被耶律乙辛誣陷廢為庶人,20歲時又被耶律乙辛派人殺死。後來耶律乙辛的野心被識破,遼道宗把耶律乙辛處死,並追諡太子。

  太子之子,即皇太孫耶律延禧繼位,也就是遼天祚帝。他下詔為祖母蕭觀音洗冤,追諡為蕭觀音為“懿德皇后”,葬於慶陵。為給父親報仇,天祚帝還將已經死去的漢人宰相張孝傑剖棺戮屍,又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孫及親舊,全部族誅。

  

往皇帝頭上扣綠帽子,這小子逆天了!

網絡上的蕭觀音像,向原作者致謝

  蕭皇后觀音被害之地未必一定是遵化湯泉,但是尤侗和納蘭性德二人,都曾於清初到過遵化,並親眼見到過湯泉蕭後梳妝樓。從尤侗的詩“淚滿胭脂水”,納蘭性德的詞“看胭脂亭西”之句,我們不難看出皇后蕭觀音被誣陷之事,與湯泉有著藕斷絲連的關係。


 那首《十香詩》,過於香豔,不便展示。

   蕭觀音之後,又有哪些后妃來過湯泉,發生了什麼故事,容當後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