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植物園自然教育課堂開課,製作植物標本,感受植物之美

華南植物園自然教育課堂開課,製作植物標本,感受植物之美

本報訊(記者 馮海波 通訊員 周飛 柯蕭霞)近日,華南植物園自然教育課堂開課,孩子們走進該園體驗了一回科學家們的日常工作——植物標本製作,感受植物之美。

課程從輕鬆的環保遊戲開始。首先科普老師拋出問題“什麼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每個同學在進行我介紹時說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水、陽光、空氣、糧食、物質......老師讓大家閉上嘴巴、捏緊鼻子,深刻體會到生命離不開空氣——同學們從遊戲中感悟到保護環境、保護植物的重要性。接著老師用小葉榕的葉子稍稍捲了幾下便做出了一個響聲清脆的哨子,太神奇了,同學們一下子興趣高漲,紛紛動手做起來。

在同學們玩興未盡時,老師開始講課了。世界上有數十萬種的植物,種類繁多的植物沒有科學的分法去分類和鑑別,就無法對植物進行利用,甚至還可能因誤認而發生不良後果。科學家們是如何進行分類識別它們的呢?植物分類學根據植物的親疏遠近,把它們分門別類建立起科學的分類系統,將相近親緣關係的植物歸到一個科屬,同一科屬的植物都有很多近似的特徵,例如小葉榕那像小無花果樣子的隱頭花序和折斷枝葉會流出白色的汁液,這些便是桑科植物的共同特點。

進入動手環節,在掛滿小果實的水石榕樹下,老師教大家選葉、花、果齊全的枝條,採下後進行修整,去掉蟲葉,在標籤上寫好採集號並掛在標本上,然後將標本逐個平鋪在幾層吸水紙上,儘量使枝、花、果、葉平展,使部分葉片背面向上,以便觀察葉背特徵,最後用標本夾壓緊,使之儘快乾燥、壓平,綁好的標本夾隨後被帶到實驗室用烘箱乾燥。

回到課室,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裝訂已乾燥的植物標本,在臺紙上確定位置,粘貼固定標本,填寫標籤上關於植物的各種信息。通過親手實踐,同學們明白了植物標本的製作必須具備無比的細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一份看似簡單的植物標本竟承載著豐富詳實的科學信息。而最後的環節是利用植物乾花標本製作充滿詩情畫意,集藝術性、學術性與原生態於一身的獨特標本畫。把植物之美凝成詩、繪成畫,裝點我們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