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堂开课,制作植物标本,感受植物之美

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堂开课,制作植物标本,感受植物之美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 柯萧霞)近日,华南植物园自然教育课堂开课,孩子们走进该园体验了一回科学家们的日常工作——植物标本制作,感受植物之美。

课程从轻松的环保游戏开始。首先科普老师抛出问题“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每个同学在进行我介绍时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答案:水、阳光、空气、粮食、物质......老师让大家闭上嘴巴、捏紧鼻子,深刻体会到生命离不开空气——同学们从游戏中感悟到保护环境、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接着老师用小叶榕的叶子稍稍卷了几下便做出了一个响声清脆的哨子,太神奇了,同学们一下子兴趣高涨,纷纷动手做起来。

在同学们玩兴未尽时,老师开始讲课了。世界上有数十万种的植物,种类繁多的植物没有科学的分法去分类和鉴别,就无法对植物进行利用,甚至还可能因误认而发生不良后果。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分类识别它们的呢?植物分类学根据植物的亲疏远近,把它们分门别类建立起科学的分类系统,将相近亲缘关系的植物归到一个科属,同一科属的植物都有很多近似的特征,例如小叶榕那像小无花果样子的隐头花序和折断枝叶会流出白色的汁液,这些便是桑科植物的共同特点。

进入动手环节,在挂满小果实的水石榕树下,老师教大家选叶、花、果齐全的枝条,采下后进行修整,去掉虫叶,在标签上写好采集号并挂在标本上,然后将标本逐个平铺在几层吸水纸上,尽量使枝、花、果、叶平展,使部分叶片背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最后用标本夹压紧,使之尽快干燥、压平,绑好的标本夹随后被带到实验室用烘箱干燥。

回到课室,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装订已干燥的植物标本,在台纸上确定位置,粘贴固定标本,填写标签上关于植物的各种信息。通过亲手实践,同学们明白了植物标本的制作必须具备无比的细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份看似简单的植物标本竟承载着丰富详实的科学信息。而最后的环节是利用植物干花标本制作充满诗情画意,集艺术性、学术性与原生态于一身的独特标本画。把植物之美凝成诗、绘成画,装点我们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