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抗日剧中那些常见的历史错误

抗战剧中那些明显的军事错误

一、武器装备:

1. 步枪:抗战时国内大部分步枪的弹容量都是五法,士兵射击五次后需要装填子弹。

2. 手枪,抗战期驳壳枪有三种弹夹,五发,十发和二十发,二十发的弹夹与前两种明显的不同,所以不是每一只驳壳枪都可以连续射击十几次不换弹夹。

盘点抗日剧中那些常见的历史错误

驳壳枪加枪托射击时的形态

盘点抗日剧中那些常见的历史错误

盘点抗日剧中那些常见的历史错误

不是每一种弹夹都能装20发子弹

3. 轻机枪,作为抗战剧登场次数最多的机枪,捷克式使用的是方形弹夹,影视中出现的弯弹夹都是建国后使用56弹夹的改装;捷克式在连续射击后枪口极易发热需要更换枪管(唯一见过换枪管的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捷克式在移动射击时射手需要拉着前方的把手进行射击,像电视中那样托着抢射击,机枪手的手会被烤熟的。

盘点抗日剧中那些常见的历史错误

盘点抗日剧中那些常见的历史错误

影视剧中换56弹夹的捷克式

4. 狙击枪,狙击枪的精度要求很高,不是随便一支枪加个瞄准镜就可以称做狙击枪的。

5. 歪把子机枪,因为弹药供给的原因,该枪连续射击提供火力压制时需要两名士兵操作(两名操作熟练的士兵可以保证歪把子机枪持续射击,一个人的话几下就得装填弹药了)。

6. 各种机关枪,斯登和M3都是在45年后才大量出现在国内的,抗战时存在的应该是MP18汤姆逊和波波沙。

二、常识;

1. 钢盔,不是每一支部队都有足够的钢盔配备,亮剑中楚云飞的358团属于晋绥军,在当时不可能配备那么多的钢盔。

2. 军服,抗战时期国内条件相当恶劣,怎么可能做到每个士兵一身干净整洁的军装,当时很多新四军战士只有一顶军帽(有的甚至都没有)。

3. 军衔,日军的佐等同校级军官,少佐中佐没那么好杀。日军中基本不存在女性军官,更不存在什么女中佐女少佐。

4. 语言,日本人说日语,不说普通话,不是每个日本人都是中国通;当时中国士兵也不可能说都普通话,各地方言都被编剧吃了吗。

5. 射程,步枪射程在400米左右,手枪射程在几十米左右,重机枪能够达到一千米,在阵地上用手枪向远处敌人射击基本都是浪费子弹。

6. 那些值得吐槽的台词;1日本人;空井苍上(反过来念);2八百里击毙敌人机枪手;3同志们,抗日战争打了七年了,还有一年就结束了;4我爷爷八岁那年就被鬼子残忍的杀害了;5一人背着200斤炸药急行军。

三、集团冲锋:官兵一起一窝蜂的往前冲,这是兵家大忌,你冲锋时阵容多密集,敌人重火力就多开心;实战中并不会存在一窝蜂冲锋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散兵线出击。

抗战的胜利是无数先烈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望尊重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