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九佬十八匠”是我国民间对靠手艺谋生的民间工匠的一个统称。你知道九佬是哪九佬?十八匠又是哪十八匠吗?

“九佬”指的是阄猪、劏猪、骟牛、打墙、打榨、剃头、补锅、修脚、吹鼓手这九个行当;

“十八匠”则包括: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雕匠、画匠、弹匠、篾匠、瓦匠、垒匠,鼓匠、椅匠、伞匠、漆匠,皮匠。此外还有织布匠、绒匠、染布匠、弹花匠、铸造匠、磨剪铲刀匠、窑匠等等,早就超出了“十八”这个范围,只是一个泛称,所以“九佬十八匠”就成为了约定俗成的,对能工巧匠的民间喊法,今天我要同大家摆的就是这十八匠里头之一的瓦匠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越来越多的混凝土洋房逐渐取代了瓦房。捡瓦,作为一项民间老手艺,也将随着瓦房的消失渐行渐远。捡瓦,就是把陈年裂碎的瓦片清理掉,再添加完好瓦片理顺,补充瓦面,以防漏雨。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留在人们心中的一道乡愁。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开始,我们的祖先就把粘土烧制成瓦片,用作遮风挡雨的建筑材料,一块小小的瓦片,可以讲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建筑智慧的结晶。

虽然用武之地越来越少,但是许许多多的捡瓦匠,却丢不下这份手艺和情结,随稳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哪怕到了一些村上,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房用的也是新型瓦顶,青瓦的房子是越拆越少了。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高楼大厦逐渐淹没了红墙青瓦,就算在农村,

青瓦屋也越来越难找。然而捡瓦工,这个老去的职业,

也渐渐走进历史的尘埃。在江西农村,很多这样的瓦房,土胚瓦房,上面盖的瓦,用来遮风挡雨,防止雨水漏进房内。瓦片都是从下到上一片片按规则叠累起来的。

可是随着风吹雨打,日晒雨淋,一些瓦片会有移动,导致瓦与瓦之间会有缝隙,从而下雨时水就会流进房间内。还有在农村房前屋后都有树木,一些树叶也会掉在房顶上,落在瓦间赌塞雨水。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这时候,农村一种即将消失的老工匠就能派上用场了,在农村叫做捡瓦匠。捡瓦匠就是捡瓦的人。“看起来就是下力气的活,不学都会,但是里面很有些门道,没三四年经验还真不行,还要能吃苦、经得晒、憋得住尿!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捡瓦匠的工作就是负责把房顶上的瓦全部翻过一遍,把烂瓦清理出来,把房顶的杂物清理干净。捡瓦是一种很辛苦的工作,人只能蹲在屋顶的木质梁上。且是一上一下,蹲在上面干活。天阴还好,如果是天晴的话,太阳就实实在晒在身上,那个热,就不用说了。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捡瓦同时也是一件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粗心,坏瓦要挑选好,如果坏瓦没有选出来,而用它做了接瓦的话,后果就是这里又会漏水。接瓦是万万不能有坏的,盖瓦还好点。捡完一面得下来,再上去捡另外一面,不能直接从房梁上走过去。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从房屋两端其中一边开始捡,讲究的是从一边开始捡,要在另一边收尾。从第三块椽子揭开两列铺瓦、一列沟瓦放两侧,便于人坐在椽子上;将第三列沟瓦放在第一列,接着放上铺瓦,按同样的顺序类推,到最后一列椽子差瓦片时就用备用瓦片补充。两把小扫帚也是捡瓦的必备工具,一把是竹扫帚,一把是茅草扫帚,用来扫瓦片上的树叶和灰尘。这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职业,木头年代久远粉碎断裂,捡瓦匠也有掉下过的。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捡瓦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捡瓦需赤脚上屋顶。捡瓦是技术活,需慢手慢脚,不能把脚直接踩到瓦面上,而要踩在椽角处,捡瓦要细心,善于观察,捡的瓦要能经受风雨的考验。两块瓦片重叠部分必须要有1寸左右,不然就会漏雨,同时要注意瓦片有没有砂眼和细缝,有则要换掉。房屋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在3年左右捡一次瓦。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农村的瓦片房,对于90后,甚至是城市里长大的80后来说都是陌生的事物,瓦房仅存于较为偏远的山乡。

但是对于我们土生的土长的江西农村娃来说,瓦片不仅是玩具,是在池塘边玩水上漂的顶级利器,或者磨成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形状,爱学习的孩子还用瓦片在泥土上写字,更是一首诗,还是一个家。

江西农村的捡瓦匠,瓦匠师傅大家知道吗?你们村镇有吗?

远望四方,不远处的城市高楼大厦,身影寂寥。只有依稀的瓦房还承受着风雨日晒,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传承着我们的记忆。

小雨的时候滴滴嗒嗒,

中雨的时候淅淅沥沥,大雨的时候叮叮咚咚,

漫长的雨季因为有了青瓦屋的陪伴,生活一下子多了诗意!

坚守家乡还是远在他乡的江西朋友们,是否唤起心中儿时的涟漪?

欢迎留言与老表互动! 您的关注,转发,是给老表最好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