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清流——X-Art

虽然说,博主一向对欧美业界兴趣不大,但是丝毫不影响给予X-Art系列的高评价。即使岛国业界同样有着相似风格的作品系列,比如说一片难求的S-cute,比如说女性向的Silk Labo;但真正与风格唯美的巅峰之作X-art比较起来还是稍逊一筹。

一股清流——X-Art

评价一:

首先,从电影的角度来看,X-Art与岛国业界作品相比,本质上是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X-Art更注重艺术性,拍摄水准较高,无论镜头还是画面,显然经过用心雕琢的,而且演员无论男女形象俱佳(除去有个满脸黑斑的女人),看上去更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们在XX,更能带给人感官上的享受,看上去可望而不可及;

一股清流——X-Art

而岛国作品以写实见长,特点是女尤看上去多半对人胃口(有些确实没办法,但是导演的本意应该是好的),而男优则多半难看,更重要的是猥琐,似乎是为了满足观(diao)众(si)们的“即便你是癞蛤蟆也不要轻易放弃,说不定哪天天鹅肉就会砸到你的头顶上哦”的这样一种心态。而且,岛国作品里还有这样一种类型——漂亮的女演员走街串户,为平民百姓送去温暖。

所以,岛国更多的是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下仿佛就发生在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身边的寻常事,这种普通人或者说是小人物的成功,更能给人以代入感,更能给显示器前观众们以信心:哪怕丑陋猥琐如他,也是有机会的。

总之,看过前者的观众更可能成为演员们的粉丝,而后者,会让观众们在身心愉悦之后马上拿起手边的《演员的自我修养》。

一股清流——X-Art

评价二:

X-Art其实是新的时代条件下业界厂商突破传统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首先我们要认识下传统厂商的特征与风格,举一个大家可能认识的例子,法国的啄木鸟开始于法国70年,先是卖录影带和光碟起家,与现在网络销售的作品相比,渠道成本较高。

而艾薇也不是销量多好的东西,例如日本的galgame能卖过一万份已经是不错的销量了,艾薇估计也类似这样均摊到每一份光碟或者录影带上的固定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让消费者购买价格较高的碟片,其内容必须对得起价格。

一股清流——X-Art

这样,欧洲传统的厂商会往高端发展,例如租用逼格极高的场地,专门制作的服装,多角度的灯光布景,专业的化妆团队。从而使作品的长度较长,质量较高。

但新时代网络的快速发展对这种传统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网络低成本销量大的,产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例如:日本大量出现的su人片,演员甚至是玩票性质,工资都是象征性拿的,专业女艺人如四大天后之类根本无法竞争。

而且更重要的是网络时代消费者的节奏变快,超过15分钟的视频观众基本全程快进了,没人能看完以前有完整剧情的作品。

一股清流——X-Art

面对这两个冲击,厂商必须转型升级才能生存。失败的转型就如日本的企业一样,做封面杀手,拼命压低成本,任由内容质量降低,靠封面骗你买了就是大胜利。

成功的转型就如X-Art一样,在新的条件下做出新的风格。可以看出,X-Art的场面明显比较廉价,只有一件房子一张床,但干净整洁。而且几乎已经没有服装了,省了很大一笔钱;灯光虽然无脑,强光没有光影,但模特皮肤好,很可能全身遮瑕霜,反而凸显白嫩。

一股清流——X-Art

结束语

X-Art的时间比较短,但靠网络大量销售,一个月不出十几部绝对是偷懒。 而且完全没有独占模特,模特在各个厂商间找事情做,模特的工资平摊到每一部上是很少的,如果算上模特素质比素人高,成本是可以接受的。

X-Art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只是其中比较知名的。例如MetArt,W4b等等厂商都是一样的风格。而且这些厂商之间很抱团,他们的网站都提供其他网站的链接,可见他们背后的成本大多也是分摊的,比如参演艺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