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地产巿场要变天了吗?

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地产巿场要变天了吗?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2018年下半年经济工作部署了六大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并特别提到了要"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到"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表述,跟2017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相比少了"过快"两个字。几字之差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个变化将对房地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据央视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表示,给市场的感觉就是调控的力度实际上是在加码的,是一种预期管理的措施。2018年以来,全国楼市整体平稳。但不同城市分化加剧,不少三四线城市楼市、土地市场出现双升温苗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6月,在70个大中城市里,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分别同比上涨6%和4.3%。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果,对于货币宽松的预期也有可能成为房价抬头的推手。

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地产巿场要变天了吗?

尹中立

尹中立还表示,为了防止在金融去杠杆力度放松的背景下,资金又重新进入到房地产市场导致房价的上涨,所以这次政治局会议非常强调遏制房价的上涨,应该说是一种及时的预期管理的行为或者措施。

同时,房地产业界对这一次中央对房价上涨的严格措辞也高度关注。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8月2日博鳌地产论坛,五矿地产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何剑波表示,房地产行业未来会有一个天花板,一个是人口,一个是政策,房价稳定预期一旦实现,就可能会出现下跌压力。

中原集团主席兼总裁施永青直言,抑制房价上涨有一定难度。在他看来,中央的态度是很明确的,但价格是市场最重要的信息,现在中国的租金回报率才1.5%~2%,因为大家都觉得房价会上升,可以弥补租金低的问题,如果房价不涨,租金回报率会回到合理水平。施永青同时预计,2019年房价可能会有下行趋势。

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地产巿场要变天了吗?

施永青

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表示,"40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从零起步,一些企业在此前追求规模,动不动就是5000亿元、3000亿元,完全是在量的领域里进行考量。不能否认这种模式在市场早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时代已经过去了。"

调控强度前所未有,

年初至今超220次

就在同一天,深圳楼市调控再度升级。继深八条以后,深圳针对住房限售、企业买房、夫妻离婚用三成首付买房、企业以租代售再度出手严控,要把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投资的漏洞全面堵死。

据新华网报道,7月31日,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规划国土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对调控进行升级,包括企业限购、商务公寓限售、个人限售及抑制离婚炒房。

通知规定,一、加强法人单位购买住房管理,暂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二、加强商务公寓销售和运营管理,各类新供应用地(含招拍挂、城市更新、征地返还用地等)上建设的商务公寓一律只租不售且不得改变用途。企业整体持有年限与土地出让年限应当一致,对外出租单次租期原则上不超过10年。三、加强商品住房转让管理,居民家庭新购买商品住房的(不含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自取得不动产权利证书之日起3年内禁止转让。四、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购房人离婚2年内申请住房商业贷款或公积金贷款的,各商业银行、市公积金中心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执行;若无房贷记录且能提供离婚前家庭无住房证明的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执行;若能提供离婚前家庭仅有1套住房证明的按贷款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执行。

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地产巿场要变天了吗?

深圳

经济观察报报道称,借鉴北京、上海、长沙等城市的政策经验,深圳正在对楼市调控进行全方位"查漏补缺"。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王锋认为,深圳房地产市场中的投机炒作仍比较明显,特别是新房市场,近期出现企业参与炒房、个人借助离婚炒房、利用商务公寓炒房等现象,对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次调控新政的祭出,针对性更为明确、细化,将矛头直指上述几类热门投机行为。

深圳发布了楼市新政后,苏州楼市也传来了重磅消息。中农工建四大行联合宣布:从8月1日开始,客户若在5年内提前还款,苏州四大行将对其收取违约金!这样一来,交易成本将会大增,此举作用类似于限售。

据北京日报援引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7月,全国楼市调控超30次,年初至今超220次,调控强度前所未有。

股市低迷,资金承压,

楼市将全面降温?

彭博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未来一年面临回售行权的债券约5000亿元,居各行业之首,房企资金链将备受考验。长江证券固定收益总部副总经理孙超称,当前政策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仍需谨慎对待房地产行业融资主体,尤其是过去几年扩张较激进的部分公司。

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地产巿场要变天了吗?

穆迪公司

穆迪也在报告中提醒,由穆迪评级的中国地产开发商未来12个月共有大约185亿美元(约合1271亿元)的海外债券和大约420亿美元(约合2882亿元)的境内债券到期或满足赎回条件,巨大的再融资压力叠加销售放缓的影响,地产开发商的流动性吃紧。

据彭博新闻社报道,2018年中国信用债违约规模已创下历史新高,监管层近期密集发文要求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和增加对信用债投资,试图缓解悲观情绪,央行据悉还下调了部分银行MPA考核的相关参数以刺激信贷,不过这些宽信用举措并不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放松。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措施中只字未提地产,上海市市长称要坚持楼市限购限贷政策不放松,深圳市也再推房地产调控措施,旨在为住房市场降温。7月31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并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房地产巿场要变天了吗?

上海市市长应勇

同时房企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据长江商报8月2日报道,2018年房企的销售规模再创新高。克而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TOP100房企整体销售规模近4.6万亿元,同比增长36.5%。龙头房企中,碧桂园凭超4000亿元的销售额位居第一。尽管房企业绩屡创新高,但地产股却在跌跌不休。从整个板块的PE来看,地产股目前基本位于历史的底部,目前在9.9倍左右,略低于2014年。从房地产板块的总市值来看,截至2018年7月19日,A股市场125家房地产开发上市企业总市值为16459.5亿元,而6月19日A股市场房地产开发板块的总市值为18587.48亿元,短短一个月时间跌去将近12%,下跌速度极快。

对于房企业绩屡创新高,地产股却在下跌通道,易居研究院研究员詹逸凡认为,这主要受市场影响,A股及港股市场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走弱,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房企虽然业绩较好,但也很难做到逆势上涨。他表示,未来房企可能会加快推盘节奏,回笼资金,市场供给可能有所增加。同时基于板块轮动的理论来看,目前一二线都已逐渐降温,三线城市在棚改政策变动的情况下火爆现象难以维持,预计下半年全国楼市将全面降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