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彩塑「泥人張」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一種民間文化,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至今已有180年的歷史。作為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彩塑“泥人張”

泥人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一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據記載,“泥人張”的創始人張明山的父親張萬全因捏泥人的一手絕活,早在道光年間(1826年)即受到清宮廷賞識,被召進紫禁城為皇家捏製各種“御製”彩塑,一時受寵,登入大雅之堂。由於家境貧寒,張明山從小便跟隨父親學捏泥人,不過他心靈手巧,富於想象,時常在集市上觀察各行各業的人,在戲院裡看多種角色,偷偷地在袖口裡捏製。張明山繼承傳統的泥塑藝術,從繪畫、戲曲、民間木版年畫等姊妹藝術中吸收營養,他捏製出來的泥人居然個個逼真酷似,一生中創作了一萬多件作品。

民間彩塑“泥人張”

“泥人張”製作泥人的秘方是不為世人所知的絕招,張家捏的泥人歷經久遠,不燥不裂,其主要原因是張家所使用的泥是經過特殊加工的。“泥人張”作品的製作功夫在手上,一個作品的完成有80%要靠手上的技巧,在手指達不到的地方才用工具幫忙。泥人做好後,要放在陰涼處風乾,一般要3天左右,再用砂紙打打磨,純土製的泥人就算成功了。而如果是彩塑作品,在捏製完後要放入窯內低溫燒製,之後再用顏料上色。“泥人張”製作泥人的過程也是有講究的,要先上後下,先裡後外,先粗後細,具體的就是先做頭再根據比例做身子,老輩“泥人張”做的泥人頭是活動的,手也是活動的。

民間彩塑“泥人張”

2006年,“泥人張”被定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時至今日,“泥人張”由創始人傳到第六代,傳承人中有兩支力量,一為張姓本家,二為異姓承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