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自-己

放-过-自-己

大家早上好,我是吴老师。

昨天,看到有朋友聊到一个 :

“我是不是不该有这样的期待” 这样一个话题。

在生活中,我们对身边人、特别是我们的重要他人:父母、伴侣、朋友 等等,有着很多期待。

比如:

  • 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能够 看见、并鼓励到我们;

  • 当我们遭遇失败、痛苦的时候,我们希望他们能够 陪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度过 这段艰难的时刻。

然而,真正能够体验到这一点的人,却少之又少。

因为每个人,都特别的主观。

  • 他们总喜欢以自己认为好的方式,来帮我们解决问题;

  • 他们总是回避谈及我们的感受,而是喜欢用轻视、或是否定的方式来对待它们。

是的,想要得到他们贴心的回应,那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那么,当我们心中有这样的渴望,该怎么办呢?是压抑,还是如何?

精神分析鼻祖-弗洛伊德爷爷告诉我们:我们人有:本我、自我、超我 三个部分。

  • 本我: 是人格的生物面。满足自我与欲望,遵循“快乐原则”;

  • 超我:人格的社会面。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 自我:人格的心理面。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从中调和。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

本我: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命的原动力;

超我: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

自我:“看见”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适当的途径,在接受超我的监督下,设法满足“本我”。

当“本我”与“超我”因为某些因素,自我无法从中调和,发生不平衡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异常。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那些看起来活得自由自在、无所束缚却令人讨厌的人,反而心理状态会比较平衡、良好;

反而是那些平时规规矩矩、道德感、责任感超强的人,心理容易失衡、出问题。

因为他们 平时“本我”的需求、欲望被压抑得太过于厉害。而 压抑,并不能使需求本身消失,而只会让它们隐藏得更深、更强烈。

就像时不时爆出的那些新闻冷门:某某学校十分优秀的大学生,留下一封遗书,跳楼了、自杀了。我们从中,多少都能够看到一些自我压抑的端倪。

那么,当我们出现不符合现实、或是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不能被他人接纳与实现的期待时,该怎么办呢?

想象一下呗!

感叹一下呗!

在这方面,孩子往往是天才。

放-过-自-己

记得有一次过年回老家,吃完饭,女儿非要邀请自己的表姐去家里玩。我们家在上海,姐姐又要上幼儿园,当然是不现实的。

于是,一群人围着,七嘴八舌地想要 说服 小妞,让她停止哭泣:

“萌萌!姐姐明天要上幼儿园呢!”

“萌萌!你们家好远,在上海呢!”

“萌萌!可是姐姐的家在这里啊,她不能和自己爸爸妈妈分开啊!”

“萌萌!……”

“爸,妈,妹妹,你们先回去吧,交给我来处理。”

众人听我这个母亲这么一说,也就不说什么了,各自散开先回去了。

我蹲下身,摸了摸小妞的脑袋。

“萌萌,你喜欢姐姐,舍不得姐姐,所以想要她去我们家玩,是吗?”

“是啊!我喜欢姐姐,呜……”

“好啊,那我们 想一想 ,如果姐姐去我们家,你有哪些玩具,可以给姐姐分享着一起玩的呢?”

“嗯……” 小妞顿了下,停止了哭泣,揉了揉眼睛认真地思考起来,“小乌龟,小河马,还有小兔菲菲。”

“嗯,那挖掘机呢?可以分享吗?”

“不行,挖掘机不行。”

“哦!那因果故事呢”

“那个……那个可以,还有……”小妞抽了抽鼻子,继续说,“积木,画板,自行车。”

“哇!那么多东西都愿意和姐姐分享着玩啊,萌萌真大方!”

小妞不好意思地笑了。

“你觉得姐姐会最喜欢哪个呢?”

“嗯……不知道耶。”

“哈哈,是哦,那到时候我们再问问姐姐吧。”

“好诶!这是一个好主意!妈妈,爷爷奶奶呢?我们去追他们吧!”

话音刚落,小妞就一蹦一跳地向前跑去。

你看,就这么简单。

很多人会很紧张:孩子已经那么想要了,我还顺着她,给她讲这件事,她不是更难过、更陷在里面拔不出来了吗?

其实,那是大人在面对着孩子的期待,而自己又实现不了的情况下,内心充满的恐惧。

其实,当心中的那股情绪、那份期待,一旦通过想象,给抒发、表达了出来之后,人们反而更加容易接纳现实!

孩子是这样,大人也是这样。

我就想想,我就找个人说说,又何妨?又不是真的要这样去做。

满足一下自己的期待,把它从心里表达出来。

如果找不到能够倾听您、接纳您的朋友,那么就来这里吧!【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鹏菲心理女性成长社群,这个充满理解、接纳、包容的温暖社群!

小时候我也这么期待过,很好奇“为什么太阳不能从西边升起呢?”。午后的阳光下,想象一些奇妙的事,做做梦,让思绪飘一飘,也挺惬意的不是么?

不是这个【期待】让您耗费心力,

而是【不该怀有这样的期待】这个想法,

才让您受苦!

放-过-自-己

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留言,

说说您心中的期待!

加入【2018,我是自己最好的情人】“鹏菲心理”女性成长社群,

请联系:

心理助教:微信号:xinxintang2014,

留言注明:"加入心理成长社群" 即可。

在这里,没有什么大道理,有的只是:关注与陪伴!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怎样的境遇,

“鹏菲心理”的吴晓达老师,都愿带给您些许心灵上的抚慰。

朋友们,早安!

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社群带领人】:心理咨询师吴晓达

“鹏菲心理” 专职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累计咨询时间800小时以上,长期接受督导);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硕士在读;

心理专栏作家;

长期从事备孕、孕期,及围产期家庭心理咨询工作。

放-过-自-己

鹏菲心理 - 女性朋友的心灵避风港湾。

愿那无处安放的心、波澜起伏的情绪,在此时、在此刻可以稍作停息,被轻柔呵护、被温柔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