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扎推进军网约车市场,滴滴的好日子到头了吗?

衢州土郎中


共享出行产业,在很多企业眼中都是一块香饽饽。据《2018-2019年中国打车出行专题监测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增长至2.85亿,打车已成为当下主要出行方式之一。而且从用户调研数据来看,比起线下巡游出租车,53.6%的打车用户更偏爱随叫随到、便捷性高的网约车出行方式。面对这样一个大金矿,有实力的企业自然都不愿错过。

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融入,刚需的出行变得更具投资价值。因此,哪怕之前共享出行产业出现太多“幺蛾子”事儿,但企业的投资野心始终没有停止。尤其是在原本的霸主滴滴正处于“至暗时刻”,在这个时间节点对其展开“围剿”,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儿。就在近日,一汽、东风、长安三大传统车企联手腾讯、阿里、苏宁等企业,共同出资97.6亿元成立合资出行公司,将投资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共享出行产业。滴滴危在旦夕?并非危言耸听。

跨界的合体,奇妙的组合

传统车企涉足共享出行产业,并不是稀罕事儿。去年9月,众泰汽车与福特智能出行组建合资公司。去年10月,戴姆勒与吉利宣布组建合资公司,两者均将推出高端专车出行服务。去年11月,上汽集团推出中高端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身为第一家在中国拿到网约车牌照的外资车企,宝马去年12月启动网约车项目。但因收费较贵等问题,该项目并不算成功。而在今年1月,江淮上线旗下移动出行品牌“和行约车”。

但此次一汽、东风、长安三大传统车企联手腾讯、阿里、苏宁等企业杀入共享出行产业,显得与众不同。相比其他传统车企各自为战或抱团,这次是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展开合作,不仅声势更大、资金更充足,且影响力也更深远。事实上,这一奇妙组合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一步步搭建起来。

2017年12月1日,一汽、东风、长安三大车企高层在武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后来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去年12月21日,这三大车企高层又正式签署《T3科技平台公司合资合作意向协议》。三大车企除了在技术层面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研发等之外,还准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在共享出行产业有一番作为。而时隔三个月之后,三大车企就与腾讯、阿里、苏宁等互联网巨头成功展开合作,可谓神速。

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跨界的合体,为这次合作带来不少光环。看来共享出行产业,又要掀起波澜了。

扮演各自角色,互补成破局关键

在这个奇妙的组合中,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巨头不仅有各自的需求,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传统车企来说,燃油车销量下滑已对它们造成巨大影响,寻求新出路成为燃眉之急。在之前,它们的选择是押宝新能源汽车。但在新能源汽车车补脱坡的大形势下,传统车企又面对着新难题。

但通过切入共享出行产业,它们能够把自家的新能源汽车投入到网约车、共享出行领域。这样一来,既消化了库存,又能让自身从汽车行业的上游落地到服务侧,可谓一举多得。再加上共享出行产业的消费理念培育已经成熟,传统车企在此时入局,算是收割了成熟果实。

而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它们之前的线上增长已经遭遇瓶颈,也继续在寻求新驱动力。此前B端、新零售等,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共同选择。而通过与传统企业合作再次在共享出行产业种下一颗“种子”,让自身技术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哪怕互联网巨头之前已经投资多个共享出行企业,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懂。

此次合作能否成功,关键或许在于传统车企和互联网巨头在做好各自工作的同时,能否把多方优势互补,迸发出1+1>2的能量。如果是一盘散沙的话,那就成为一个松散且没有价值的联盟而已。

滴滴制霸之势被挑战,或现新格局

面对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体,最“恐慌”的或许就是滴滴了。近段时间以来,滴滴一直处于多事之秋,巨额亏损、安全问题等让滴滴难以应对。而处于调整状态的滴滴,目前其实处于一个“虚弱状态”,其制霸之势相对以前来说变得没有那么强势。甚至在服务、体验方面,滴滴都成为乘客、司机“口诛笔伐”的对象。

在这个节骨眼上,传统车企与互联网巨头联手杀入共享出行产业或对滴滴造成重创。如果它们能够提供更佳低廉的价格、更加舒适的体验,那么消费者很容易就会做出选择。这样也能看出,滴滴之前通过收购在共享出行产业呈现的垄断局面,并没有那么稳固。

在这个时代,颠覆与冲击往往比你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稍不注意,再大的巨头和独角兽,都会“凉凉”。(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科技新发现


传统车企都是做局部的

例如上汽,也只能在上海做做,让他来南京,北京,杭州试试,地方政府一样不给他许可

所以,车企只是搅局,而无法改变市场

加上大部分车企的管理层僵化,以为开发个APP,然后就能上线了

其实这里面的互联网思维,特别是FREE的市场策略,在讲究利润的国企,是不可能采取

你让上汽大规模补贴乘客和司机试试,不出2个月,这个部门CEO就会下台的,当然他们不叫CEO

所以,国企车企僵化思维来搞互联网共享出行的,铁定铩羽而归


网约车观察家


一方面,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上现阶段已取得了较大的优势,尤其是大数据平台运营和技术开发能力方面。只要滴滴自己不作就不会死,也就是说打败滴滴的只有他自己。

另一方面,传统车企扎堆进军网约车的运营模式只要有两种,一是自己开发平台并投入车辆运营;还有一个就是作为类似于滴滴的网约车平台下游供应商(提供车辆租赁)。

如果是自行开发平台运营的话,从平台开发到成熟阶段这个时间周期会比较长,而且刚开始投入运营,由于网约车市场红利期已过,也就意味着新进入的企业在规模扩张阶段需要挣扎挺长的时间,如此一来,也就拉伸了平台技术积累的周期。所以新进入的平台运营车企在追赶滴滴需要的周期会比较长,甚至很有可能滴滴会进一步扩大优势。

而作为类似滴滴等平台供应商,那就是滴滴等的合作伙伴,不存在竞争关系,也就是不但不会对滴滴产生威胁,反而是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促进作用。

如今,传统车企之所以扎堆进入网约车市场,主要的原因是:

1、二手车市场逐步活跃,国人对二手车的接受程度越来高;同时,全国新车整体销量已经持续好几个月的同比下滑,截止今年9月份,我国汽车保有量已高达3.22亿辆,也就意味着新车销售市场已开始趋于饱和状态。车企需要开拓新的销量点。

2、传统的4S店销售渠道局限性较大,已开始显现出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传统车企急需选择或者增加新的渠道,以提升自身车辆销量。

3、进入网约车市场,因为车辆投入运营可以做到统一款式、大批量,那么新生产的车辆在研发费用分摊和配件集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投放于售卖给个人用户,因个人需求的差异化,为了尽可能的满足个人用户,车企不得不不断的追加车辆功能的配置。而投放于网约车市场的车辆,因为市场需求统一,车辆功能配置方面也就很明确,甚至是可以做到在原款车型进行减配量产。


尘车蒲轮


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从滴滴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一直在用,可前两天说我背景调查不通过帐号永久封闭i申诉也不知道找谁?只有机器人在回答重复的问题,问她什么原因,也说不出来,


我是佛山出租车


各行各业,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滴滴公司的好日子是否终结,最关键的是取决于公司高层的战略决策,说实话,无论是从软件的功能实用性,还是对司机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乘客的安全保障方面,以及乘客投诉处理效率等各方面来看,滴滴公司都已经具备了绝对优势,如果滴滴公司能够踏踏实实做好本业,相信好日子还在将来,但是,如果想着做“大数据”,上市圈钱,做所谓的短平快项目,而不是继续努力,补充完善相关制度,努力平衡各方面利益,那好日子,只会是越来越远了。


滴滴杰哥


汽车卖不出去,嘛花招都用上了,以后也别抓黑车了,全民跑黑车就完了,乱就乱到底吧。


手机用户50271441666


就好像清朝时期敌人都用上洋枪洋炮,武装到牙齿了,义和团还用喊口号神功护体,打不死!自欺欺人,执迷不悟,死翘翘。


星期天29988028


好好找个工作吧开滴滴是没有出路的兼职可以补充生活开支没有前途越开越穷到头来二手空空!


沈金林1890


打败滴滴不是别人而是它自己。

如果对司机好点,抽成少一半,没那么多套路......

如果对乘客好点,加价别太狠,就近安排接送,不杀熟......

如果客服回答问题,人性化一点,处理突发事故别太程序化......

也不至于有今日。

顺风车的出现,好比手上有王炸,是一把好牌,可是你出了一颗3。


厦门黑皮哥


希望多一些这种网约车企业,让乘客和司机都多一些选择。政府要通过行政手段避免垄断。这样老百姓出行才会越来越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