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价再次暴跌,已经跌破发行价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手机用户60695377341


是我们高估了小米的股价,还是高估了小米的发行价。

7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的小米在万人瞩目和议论中一上市,股价上涨一直都是22港元为起步价。

可这有点儿像长跑一开始的冲刺阶段,果然好景不长股价就各种飘各种跌,时而打仗大跌,进而多次跌出发行价。

是小米的股价飘了,还是小米飘了呢?

2014年是小米的事业高峰期,国内出货量数一数二,年销售量的增长率都是三位数打头。小米的销售连oppo vivo这样的元老企业都有点懵。紧跟着华为反应过来分出了荣耀才使得小米没有飘过头。

雷军说的不错:站在排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可飞更高,风险也越大。今年六月份小米线下的市场份额仅仅是oppo的三分之一,而线上出售的也多半是低端机。数据显示,小米第一季度出售的800以下的手机占39%,800至1299的占38%。也就意味着小米77%的销售都是来源于低端机。

虽然手机的利润空间很大,可没有线下的份额,又没有自己的独立核心技术的支撑。那又如何拿出钱来进行技术投资,如果不投资技术,那么势必将把钱都投于软硬件的购买中。

小米为了融更多的资金选择上市,上市见真相。虽说股市大跌大涨见怪不怪,招股说明书说小米是一款手机、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可小米实际上就是手机和智能硬件的制造企业。所以上市的最后估值只有之前的一半。

股价是不是间接反应了不是雷军说的:我亏了。而是我们高看了小米的发行价。


镁客网


看到这个走势,不知道有多少人感觉到无所适从?

小米于7月6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立马大跌,穿破发行价,此后股价上涨,一度超22港元。但好景不长,8月2日再度跌破发行价。后面恢复了点儿元气,但8月15日周三早盘高开低走,再次跌穿发行价。

不知道有多少老韭菜,一脸懵逼,被套在山顶上吹风。

我天才小米不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吗?

雷军不是乔布斯的中国翻版“雷布斯吗”,

说好的估值一千个亿呢???

怎么还是这走势?

我的财富自由呢?

又被割了,本金还我,我不玩儿了。

好公司未必值得投资

小米的确很优秀,生态也做的比贾跃亭成功多了。

那为什么会跌破发行价呢?

如何来评价一个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呢?

通常有三个不同的维度可以来比对:

1.牛市发行的估值水平比熊市高。

近期香港市场七成新股都破发,因为香港的股市现在整体处在比较熊的阶段。

你去看看腾讯,一样齐刷刷地往下跌。

不同的市场结构也会影响估值水平。

在市场化发行的市场,例如美股和港股,那破发是非常常见的事情。


2.不同行业的估值水平差异很大。

例如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就要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包括智能硬件行业。

雷军一直坚持声称小米公司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实际上,它的收入来源,互联网贡献的部分10%都不到。

因此,最终接近500亿美金的估值,市场选择了偏智能硬件公司的估值水平,而非互联网公司的估值水平,两者在估值倍数上相差一倍很正常,对应到小米的市值就是500亿还是1000亿美金。


3.公司的历史估值水平

很多小米投资人,尤其是在IPO之前进入的,比现在小米IPO成为上市公司后的估值还要高!根据小米公司2015年融资相关文件,当时小米的估值就达到了460亿美元,简直是脑壳青痛。


话说各位读者,有被雷布斯割了的吗?疼吗?


冯起升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小米今年于港股成功上市,虽然估值并不能让雷军感到满意,且上市后就跌破发行价,但随后小米的暴涨可谓让雷军和小米的股民们松了一口气。

但是,今天(8月15日)小米上午开盘报收16.38港币,又再次跌破发行价,很多网友开始调侃道:信了雷布斯的邪!

然而实际上小米的股票之所以再一次跌破发行价,和股市大环境有关。今年是互联网IPO的元年,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选在在今年上市,甚至类似于滴滴、美团这样曾今不着急上市的公司都开始着手上市事宜了。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资本实际上面临一场很大的寒冬,因为整体国际经济形式受到美国贸易战影响整体下滑,中国的一级市场没有钱了,所以企业都选择上市拿二级市场的钱。但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使得二级市场也不像原来那么景气了,也拿不出更多的钱。

实际上,今年上市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遭受了破发以外,就连Facebook和腾讯这些巨头市值都受到影响蒸发了很多。更不用说像小米这样刚上市的企业,在这种环境下,破发属于很正常的表现。


政商参阅


一月之内三次跌破发行价。

小米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可谓跌宕起伏。

就小米股价走势来看,任何股票都是时刻处于波动中,这正是实时交易中买多或卖多的体现,小米股价的阶段性下跌,说明卖出的比买入的多。

那么,这是不是说小米的基本面变坏了呢?公开市场的交易决策,既要考虑股票的长期价值,也要评估短期的波动风险,比如,一只股票短期内涨幅过大,终究会回落的,只是时点在哪里存在不确定性。

小米上市之后,有过一轮上涨,必然就会有下跌,这也是“炒股”的表现。

简单说,一个月之内,从公司基本面来看,小米不可能一下子经营恶化到不可收拾的情况。

但是,股价的波动有时候也是投资者对其后续发展情况的不看好。

比如,腾讯的股价也已经连跌下跌一段时间了,而最新公布的财报显示,其上半年营收虽然依旧很高,但是低于预期的。

而低于预期则表明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并不如去年同期好,这既是个体公司经营的情况,也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体现。

简单说,连盈利能力那么强的腾讯都在下跌,更何况盈利能力远不及腾讯的小米呢?

此外,从小米基本面来看,实事求是的讲,虽然小米上半年一口气发布N款手机,但说实话创新能力并没有体现出来,尤其是与类似OPPO FindX相比,小米曾经在MIX系列上表现出的创新,没有了进一步的升华,相当于吃老本了。

因此,短期不被看好,股价下跌也就可以理解了。


李俊慧


小米集团7月9日上市后股票仅仅有七天的良好表现,7月22日股价最高涨到22.2港元,之后,小米股价一路下跌,从22.2港元跌至最低15.52港元,截止8月17日,小米收盘价16.36港元,低于发行价17港元。

小米破发是预料之中的,只是何时破发不可预测,核心原因是发行价过高。再加上其他一些外部因素,都促使小米股价破发。外部环境不好,提前破发。

其一,今年2季度小米手机国内市场份额零增长。


图中国内2季度市场手机份额,华为27%,欧普21%,vivo20%,小米14%,相比于华为国内手机市场份额的大幅提高,小米在国内市场显得乏力,有掉队的倾向。另外两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都有不同幅度提升,小米手机二季度国内市场的表现,对小米股价会造成不利影响。

虽然小米在印度市场份额居首,然而印度市场是低价市场,盈利不行,即使有盈利潜力,那也是许多年后才可能兑现的事情,印度市场这种潜力,当前股价无法体现,太遥远。

其二,六月份开始,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都出现了持续下跌的行情,大行情下行,再加上小米销售的表现,也是引起小米股价破发的重要外因。甚至连腾讯也无法走出独立上涨行情,腾讯最大跌幅达到32.9%,跌了1.5万亿港币的市值,腾讯如此大跌,小米又有什么理由不跌呢?

其三,小米上市还行使了超额配股权,相当于整体估值489亿美元发行。这个定价距离京东已经不远,只需看这一点,小米发行价就是太贵。

截止8月17日收盘,京东市值459.9亿美元,小米虽然已经破发,但市值还有471亿美元,还是高于京东,后市不容乐观,低于京东估值才算合理。

以上三点因素,内外夹击,都是小米破发的重要原因。


西格玛的化学


投资者看的不是所谓的“性价比”的幌子,而是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从技术投资、品牌经营到利润回报。然而小米是没有品牌经营的。所有的品牌,都是打算广铺实体店,主打线下。包括服装、食品、饮料、电子产品等等,无一例外,为了保护经销商和代理商的利益,网店统一价格和线下店一样。试问,有几个人可以每天在网上看广告?又有几个人会天天从马路上过看到广告?天天不出门的宅男又有多少购买力?小米并非“性价比”之王,只是他去掉了代理商和经销商那部分,他出厂价就是销售价格,自然比别的品牌便宜三分之一。其实大家出厂价格相差不多。而做工和用料上,显然其他品牌要比小米强。从这次刘海屏就能看得出来,第一批是苹果,第二批是国内外大厂。最后才轮到国内互联网品牌。既然三星都不看好小米,那些投资者自然也不会看好小米。华为买了一个中端CPU,小米买了一个低端CPU,差距一目了然。小米手机销量主要在红米,对,就是穷人身上。有钱谁买红米?所以抢夺的还是低端机市场。低端机市场利润较低,主要是用来打品牌的,高端机才是赚钱的地方。然而小米销量并不高。自古,没有任何一个品牌,扔掉中间商,除了山寨机。我还记得前几年“工厂店”的事儿,好歹别人还有线下店。神舟打性价比,也无法打败品牌机。都是一些杂牌厂,技术和硬件上干不过大厂,只能用“性价比”来忽悠人。看似同配置的红米和蓝绿旗舰,总是被小米用户拿来调侃蓝绿黑心。但是实际呢?红米打游戏卡成狗,蓝绿旗舰却从不卡。红米屏幕偏色、拍照失真黑斑、发热过度、经常死机,蓝绿旗舰却吊打红米。所以一分价钱一分货,写的参数一样并无软用。


斗鱼mc大麦


8月15日,小米公司盘中一度跌至16.22港元,低于发行价17港元,较22.2港元的高位已下跌26.9%。7月9日上市当天就破发,8月2日再度破发(最低报16.96港元)。上市一个多月,小米集团股价已三次跌破发行价!

今年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股价都不坚挺(外部因素)

除了小米集团以外,今年其他上市的互联网公司股价表现都不尽人意!5月4日挂牌港交所的平安好医生(HK1833),上市次日就跌破54.8港元的发行价;7月12日上市的映客(HK3700),发行价为3.85港元,目前已跌至1.91港元;7月13日在港上市的51信用卡(HK2051),四个交易日后破发(8.50港元),目前跌至7.08港元。

而今年陆续赴美上市的拼多多、B站、华米科技、虎牙等公司,目前也大部分也已经跌破了发行价!

小米“推广”的P2P平台爆雷

小米的发展离不开忠实的粉丝群体,如果没有了米粉的支持,没有核心技术的小米未来是黯淡的!前段时间小米“推广”的大部分P2P平台爆雷,对于核心米粉提出的质疑,却一度保持沉默。直至7月24日,小米才有了“不痛不痒”的回应!那些原本以为享受小米福利而介入P2P理财的核心米粉,因此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小米公司却如此“草率”处理,伤透了忠实米粉的心!

小米Max3价格定位不合理

采用晓龙636处理器的小米Max3高价低配(定价1699元),被米粉戏称“史上降价最快的小米手机”7月20日开始发售,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官网上竟出现了“购买即送小米2手环”的促销活动!

总之,小米股价的下跌,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小米推广的P2P平台爆雷、小米新品高价低配,让米粉对其失去了信任,因此股价下跌也是情理之中的咯!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操盘手信一】!!!


操盘手信一


两方面原因吧。1.近期资本市场不景气。刚好遇到港股见顶。目前恒生指数已经从高点暴跌了6000点!连腾讯都跌得一塌糊涂,可见一斑。如此说来,小米的上市时机值得商榷。

2.据统计,从去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显著下降,2018年则延续了下降趋势。小米作为业界的巨无霸自然首当其冲。据小米上市时披露的数据,小米手机业务是巨亏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热情。股票是风向标,多方合力,作为独角兽的杰出代表也未能独善其身。


小米手机历经了多年的惨烈厮杀,逐渐成为智能机的王者,国产机的代表 ,并成功走向了世界;多元化发展也是风生水起,贾布斯的生态系统大有要被雷布斯发扬光大的趋势。所以对小米的未来我是强烈看好的,目前的股价也许不是最低 点,但未来一定会值更高的价格!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的时候也是先抑后扬的。最后对一下暗号,大声告诉我:耍猴技术哪家强?


未知042901


小米股价的反反复复不但是投资者对小米公司投资价值的疑虑还离不开市场的炒作。小米作为一个以手机业务为主体的企业的确可以有足够的理由让市场怀疑他的前景。当今世界黑科技层出不穷而小米在技术研发方面又正好是他们的短板,如果没有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一个第三方组装公司的前景的确不太让人放心,就如中兴。

公司内部投资价值只是一个方面,另外资本市场的炒作和避险情绪也是一个方面。国际贸易的纷扰市场乱如麻,动荡局势就足以让大型的投资机构产生忧虑。近期中资企业不单单是小米在下跌其他赴美上市为数不少的公司表现也同样不尽人意。为了避免资金面对个3更多不确定风险回笼资金紧缩缩投资静以待变或许就是他们的首选,趁着市场现况还没恶化先行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前面所说两点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外资对中资企业的不信任。他们的思维根深蒂固的认为中企怎么红火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没有可持续性,技术落后就是中企的致命弱点没有自身的核心想象苹果,微软,高通那样具有高成长能力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巴菲特参股阿里上市后就早早的抛出正是处出于他们的这种思维所致。他们对中资企业的投资就是做个短线吃个快餐,因为他们认为价值投资只是针对有价值的公司而多数中企不具备这个投资条件,真正进行价值投资的标的还是以欧美为主。


雪山飞狐FH


会讲故事没用,价格最终要回归价值,原因就这么简单!

一、小米能够上市是雷军的故事讲得成功,而不是小米产品的成功。小米上年度的产品研发投入不到2.5%,与华为相比差了7倍。如此吝啬的投入,让股票投资者看不到他的未来后看低了它的价值;故事讲得自己都信了,就自诩为十足赤金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上市后还手忙脚乱地为一些二流、三流产品贴标,更让市场看到它价值自残的可怕。

二、财务运行有效性差,投资者信心逐渐丧失。雷军曾经说“你可以不懂财务,你可以不懂技术”。实际情况也是这样,销售费用高出研发投入两三倍,盲目地不计成本地血腥地拼抢低端市场,结果是公司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上市时财报)。更糟糕的是上市前一两天的那个股票奖励笑话,让投资者看“懂了你的人心”(雷军语)后,没什么兴趣去买你的股票。

三、米粉队伍管理失败,股票炒作失去了中坚力量。必须承认,小米早期以发展庞大米粉团队作为市场基本盘的营销战略是成功的。当初,这个队伍的大部分粉粉是有能量有作为的,特别是那些铁杆们,为小米的传播立下了卓越功勋。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不规范不约束,导致他们随时成群结队去“问候”不同声音、竞争对手一番,使投资者看到了它的浅薄。米粉功利意识一般都比较突出,禁不起风浪,加之在港股上市,他们爱莫能助,于是用故事发展起来的中坚力量就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