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寵的立春:「我以前是個大節來著」

一個七八歲小男孩,

清晨在馬路上狂奔,

手裡提著個鑼,

跑一段敲一下,

大喊:“春來啦!”

路過你的時候往你懷裡塞了張畫,你整理好凌亂心情低頭一看,畫上是頭牛。

失寵的立春:“我以前是個大節來著”

這場景相當魔幻,我甚至忍不住笑出了聲。但這就是千年前中國人在今日的做法。

可能你也在某公眾號上看到了,今天是立春。

失寵的立春:“我以前是個大節來著”

老祖宗費力定出24節氣,一個個名字詩意十足,現在也不過躺在手機推送裡,每年到了時候跳出來讓人認個臉熟。和傳統脫離得如此徹底,想想有些愧疚。

自秦代起,立春就是春之開端。古人眼裡,四季輪迴是老天爺的戲法,如立春這樣的季節交替不可不敬。何況春日來,農事起,這節氣更是添了幾分重要。

重要到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到郊外迎春,儀式結束後,還要賞賜群臣,施恩於百姓:今日立春,全國上下一人加個雞腿。

忘了含義,撇了習俗,失了尊重,但有一點還傳了下來,就是美食。

說來神奇,大大小小的節,都要造個吃食,可能是古人預見到“不肖子孫”別的能忘,吃總記得。

立春最典型的食物就是春捲,再細緻些的人家會弄點蘿蔔來啃兩口,這叫“咬春”。

春捲做起來簡單,燙麵揉好,擀成圓餅,上鍋蒸一會,春捲皮就做好了。裡面的餡料放菜配肉末或是豆沙都可,捲到皮裡下鍋油炸,翻了兩波就可裝盤。金黃閃閃,低頭一聞,既有面皮炸後的酥香,也有肉香或是微甜的豆沙香。

失寵的立春:“我以前是個大節來著”

據說春捲的起源和一個宋代書生有關。

這書生一心向學,為省時間,大有把飯戒了的意思。他老婆心裡很急,書不讀沒錢途,飯不吃沒命。幾番考慮,她想了個折中的辦法:把米磨製成薄餅,菜做成餡報道餅裡,飯菜一步到位。書生一手拿書,一手握餅,看累了咬兩口,咬著咬著就中了狀元。書生把餅送給考官,後者嘗過,讚不絕口,專門寫了篇文章,並開始叫它“春捲”。

除了春捲,文人的發散思維也給了立春一個登臺的機會。

顧長衛有部片子,名叫《立春》。

失寵的立春:“我以前是個大節來著”

“春”總讓人覺著寒冬將盡,再走兩步就該是陽光燦爛了吧。但天氣料峭,這希望是裹在大地的枯黃中的,不知哪天才能發芽。

電影的主人公便是活在她人生的立春階段。王彩玲,80年代的北方小城音樂老師,除了一把好嗓子別無他長,厭倦繁瑣的世俗生活,既有個藝術路上成名的夢,又希望能覓得真愛。嘴裡常念著“北京的歌劇院在調我,我很快就要去北京了”。

低配硬件高配夢,大家細想想,我們多少也是如此。

王彩玲的故事要更戲劇化一些。她總愛上同樣苦悶的靈魂,從屢次落榜美術學院的表弟,到迷戀芭蕾喜歡同性的胡老師,但最後表弟遠走他鄉,胡老師說“你不知道我是這個城市的一樁醜聞”,他想借和王彩玲假結婚終結醜聞。

屢屢被現實傷害之後,王彩玲最終和世俗和解。

當一個人來到人生的立春時節,希望和夢想如種子埋在地裡,可能爛在黑暗中,也可能破圖發芽。這片子拍出了立春埋在黃土地中的那一截。

從自然時節到人生,立春都代表著可能性。

“春捲”們帶給一國人的集體記憶,和立春引發的超越社會階段的思索,這可能才是節氣不過時的意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