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爲什麼那麼慘?

1

公元254年九月,曹魏權臣司馬師以“年長不親政、沉迷女色、廢棄講學、棄辱儒士……”為由,把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從皇帝寶座上趕了下來,廢為齊王,立宗室子弟曹髦為帝。

曹髦,魏文帝曹丕之孫,東海定王曹霖之子,時為高貴鄉公,封地位於今山東省臨沂市。

這又是一個做夢也沒想到自己能當皇上的宗室子弟,因為他做夢也沒想到,曹芳會被司馬師突然廢掉,更是做夢也沒想到,曹芳被廢掉後,郭太后堅決要求他來做新皇帝。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因為沒想到,所以不相信,哪怕已經被接到京城,他還是不相信這種事真的能落到自己頭上,所以,當他到達洛陽北郊邙山的玄武館,群臣奏請他住在前殿的時候,他回答說,前殿是先帝的寢殿,在下不敢越禮,堅持暫住在西廂房。

這一趟還不知是吉是兇呢,先帝睡覺的地方,我可不敢去睡,睡也睡不踏實。

除了不同意住在先帝睡覺的地方,他還不同意以天子之禮迎接他入京。

曹髦是同年十月初四到達玄武館的,第二天正式進入洛陽,文武百官都到西掖門南拜迎。

這是對待皇上起碼的禮節,儘管他還沒登基。

曹髦卻不把自己當皇上看,也許他還有點害怕,世道太險惡,為人需謹慎,是個陷阱也不一定,所以他趕緊下車,以同樣的禮節對待百官。

司禮官說,您不必答拜臣下,因為您是天子,曹髦說,這話不對,至少眼下這一刻,我依然還是別人的臣子。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來到宮廷的正車門,曹髦不坐車了,也要和群臣一樣,下車步行,左右都勸他一直乘車進去,因為在他們眼裡,他就是皇上,而按慣例,皇上從這裡進出,是不必下車的。

曹髦還是沒把自己當皇上,說不定他心裡更加忐忑,他說,皇太后只是把我徵召而來,至於讓我來做什麼,現在還說不準呢。

就這樣,他堅持下車和群臣一起步行,到太極東堂去見皇太后。

2

對於曹髦的繼位,大臣們是高興的,因為他知書達理,是個正人君子,從他對待百官的態度上,就看得出來。

剛登上那個位置,曹髦就下了一道很君子的詔書,言辭相當謙卑,大意是說,本朝三位先帝都很英明聖賢,但齊王曹芳承嗣皇位後,“肆意妄行,不循禮法”,作為君王的仁德都不要了,承蒙以國家為重的皇太后和朝臣的厚愛,我被召來京城取代已經失德的齊王,但我年紀輕輕就位於各位王公大臣之上,心裡的不安,無法用文字形容,生怕自己才疏學淺,不能勝任,更不能完成中興魏室、統一天下的重任,好在內有朝中諸公鼎力輔助,外有鎮守四方的將帥鼎力扶持,縱有千難萬險,我也願意與諸君共同努力,為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而奮鬥……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這是一個有理想的皇帝,是一個有希望把國家帶入天下太平、繁榮昌盛的皇帝。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作為皇帝,曹髦手中卻沒有實權,從他的前任開始,被司馬氏牢牢掌控的朝政大權,依然被司馬氏牢牢掌控。

尤其是大將軍司馬師被授予統領全國兵馬及京師內外諸軍權力,並且只有他一人在朝拜時不必小步快跑、可以穿鞋佩劍上殿後,司馬師的專橫跋扈,連“下面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公元255年正月十二,鎮東將軍毌(guàn)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再也無法忍受司馬師的專權,起兵造反。

可以說,這是一次比較奇怪的造反,因為他們的目的不是反朝廷,不是為了奪權,而是為了把一個權臣趕下臺。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毌丘儉

為了得到東吳的大力支援,毌丘儉還把自己的四個兒子送到東吳做人質,然而,希望中的大力支援卻打了水漂,東吳放了他們的鴿子,毌丘儉、文欽只好決定“單幹”,於第二年一月率軍渡過淮河,由壽春向西進。

3

作為皇帝,曹髦卻沒有一兵一卒配合毌丘儉等人的行動,因為軍隊都掌握在司馬師手裡,曹髦不可能命令司馬師發兵討伐他自己。

在司馬師親率主力的各路大軍圍攻下,孤立無援的毌丘儉等人註定不會成功,失敗後躲在草叢中的毌丘儉不幸被百姓射死,文欽則逃到了東吳,他們兩家凡是留在魏國的家人,一個也沒逃脫屠殺。

好在他們的血沒有白流,至少,幹掉司馬師的目的間接地達到了——文欽之子文鴦帶兵襲營,久經沙場的司馬師卻嚇得眼球掉落(司馬師原本眼睛就有瘤疾,經常流膿),竟然於正元二年(255年)正月二十八痛死於許昌。

毌丘儉和文欽以生命換來的“勝利”,對於曹髦來說卻毫無意義,因為軍權依然牢牢地控制在司馬氏手中——當眼球掉落,痛得奄奄一息、自知閻王爺就要來收他的司馬師,立即派人從洛陽叫來弟弟司馬昭,趕在嚥氣之前,把大將軍印塞到了司馬昭手裡。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司馬昭

司馬師的死雖然對曹髦毫無意義,但他得知消息還是大喜了一下,認為這是奪回本該屬於他的權力的好機會,於是他有點“得意忘形”,下詔命司馬昭留守許昌,不要回來了,至於派去鎮壓叛亂的軍隊嘛,讓尚書傅嘏帶回京師就得了,同時著手籌劃宮廷政變。

這個詔書,無異於打草驚蛇,司馬昭是什麼人,豈能識不破他的“陰謀詭計”?

小樣,跟我玩這一手,你還嫩了點!

司馬昭不聽曹髦的命令,親自率領軍隊回到了洛陽。

曹髦的計劃不但落空,還得正式任命司馬昭為大將軍。

大權,又重新回到司馬氏手裡。

不,大權從來就沒從司馬氏手裡失去過。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4

實權被剝奪,曹髦無事可做,只好組織大家學習。

人家的皇帝日理萬機,每天都有幹不完的大事,他卻閒成了這樣。

他當然不想這樣,但又不得不這樣。

總比借酒澆愁好吧?

學什麼好呢?隨便挑一本,那就《尚書》吧。

司空鄭衝、侍中鄭小同等人是這方面的專家,對《尚書》研究得比較透,讓他們來講課吧。

然後,曹髦又到太學去視察。

在太學,曹髦把學者們召集起來,問他們:“古代的聖人推演出了陰陽八卦,後來的聖賢根據八卦發展成了六十四卦,但那部書的名字卻不止一個,夏時叫《連山》,殷時稱《歸藏》,周朝的時候又叫《周易》,現在又叫《易經》,各位老師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可不是來賣弄知識的。

他無事可做。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該他做的事,都叫司馬昭做了,或者說,司馬昭都不讓他做。

可是他,多麼想自己做啊,他可不想吃“閒飯”!

拋出那個問題後,眼看著《易經》博士淳于俊侃侃而談,曹髦的目光卻是空洞的,他是思緒,早已飛到別處去了。

他無時無刻不在想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包括現在,因為他不想做傀儡!

上天卻對他如此刻薄,給了他一次機會後,再也不肯給他第二次機會。

而司馬昭的權力,卻更大了。

256年五月,鄴城和上洛等地都上奏稱有甘露,曹髦於六月初一改年號為“甘露”後,“順便”加封大將軍司馬昭為大都督,和他爹司馬師一樣,司馬昭擁有了統領全國各路兵馬和京師內外諸軍的權力,還獲得了上朝奏事只報官職不報姓名的殊榮。

5

隨著權力的增大,司馬昭的野心,也水漲船高。

血氣方剛的曹髦再也受不了了,悲憤地喊出了那句名言: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然後,他決定動手。

他的確沒有軍隊,也等不到有軍隊,這輩子也別想。

他決定開創一個先河——親自刺殺權臣。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公元260年的一個傍晚,洛陽城突降暴雨,天空一片灰暗,電閃雷鳴。

一場政治風暴,也隨之降臨。

老天爺還是不錯的,分明是在用這種方式,掩護他的行動。

“見威權日去,不勝其忿”的曹髦,帶著冗從僕射李昭、黃門從官焦伯等宮廷侍官下了陵雲臺。

他命令他們穿上鎧甲,他自己也穿上鎧甲,拿上武器,集合宮中的士兵,討伐司馬昭。

宮中頓時大亂。

有冷靜的官員不希望皇上冒險,因為這是死路一條,他們攔住他說:“天降大雨,必然出師不利,請皇上務必收回成命!”

“你給我走開!不然連你一起殺!”曹髦一把推開。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得知消息,侍中王沈、尚書王經、散騎常侍王業急忙趕來,見了他們,曹髦委屈得差點哭出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再也受不了這種羞辱,與其被他廢黜,不如拼死一搏!讓咱們君臣的恩怨,在今天了結吧!你們若還當我是皇上,就和我一起去討伐他吧!”

王經苦苦相勸:“不行啊皇上,國家大權被司馬家族操縱很久了,到處都是他的親信爪牙,很多大臣也是他的人,皇上區區幾個衛兵,還不夠他們塞牙縫,怎能成大事呢?一旦動手,前景無法預料啊皇上!”

王經的話,更加激起了曹髦心中的怒火:“我意已決,休得囉嗦!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何況誰死誰活,還不一定呢!”

6

雖然胸中燃燒著沖天怒火,曹髦卻沒忘與太后告別,然後丟下王經等三人不管,率數百名宮中宿衛和官僮,把戰鼓敲得震天響,衝出雲龍門,一邊衝鋒一邊大喊:“殺賊!殺賊!殺賊!”

皇上這是自取滅亡啊,他不想活了,我等可還沒活夠!

王沈、王業嚇尿了——若不主動向司馬昭投誠,咱們肯定有滅族之禍!

對了,還有王尚書,你難道不怕死嗎?不怕滅族嗎?怕的話,咱們一起去投誠吧。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都是血肉之軀,誰不怕死?誰不怕被滅族?但是王經說:“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你們去吧,我就算了。”

王沈、王業兩人一路小跑,抄近路向司馬昭報告去了。

都是姓王的,差別咋這麼大呢?

關鍵時刻,王沈、王業兩人的“叛變”,使司馬昭有了準備。

當曹髦帶著那幫烏合之眾(此處絕不是貶義)出現時,皇宮南闕下,司馬昭的黨羽、中護軍賈充已經集合好軍隊,在列陣等著了。

曹髦等人出現後,賈充手一揮,軍隊像老鷹撲小雞那樣,撲向對方,曹髦帶來的人一見,潰散的潰散,後退的後退。

曹髦沒退,他不可能退。

他厲聲高喊:“我是天子,誰敢攔我!”

呵呵,好一個天子,自封的吧?從前就沒拿你當天子,此時會拿你當天子?

別天真了,天子!

曹髦一邊大喊,一邊揮舞著寶劍,著了魔似的亂砍。

司馬昭這邊的將士,還真的有些怕,有點不知所措,他們小心躲避,不敢進逼。

他們怕的不是曹髦的勇敢,是他的身份。

他畢竟是皇帝。

7

之前潰散後退的宮中士兵和僕人們,不能怪他們,他們的力量,畢竟太弱小太弱小了。

然而此時此刻,當司馬昭的將士被皇上“嚇”得後退,他們彷彿又充滿了信心,重新聚集起來,聚在皇上身邊,護衛著皇上,繼續前進。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皇上都不怕死,我們還怕什麼呢?

雙方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呈膠著狀態,他們進一尺,對方退一尺,他們進一寸,對方也退一寸。

曹髦認為這是上天保佑的結果,上天肯定還會繼續保佑,直到取得勝利,於是他更加勇敢地向前衝。

司馬昭那邊的人慌了,開始躲避,不敢應戰,形勢對他們越來越不利。

他們,依然怕曹髦的身份,不敢和他動手。

太子舍人成濟也慌了,這個司馬昭的心腹,趕緊跑過去向賈充報告,賈充目露兇光,滿臉殺氣:“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司馬家若是敗了,咱們一個也活不了,一個字:殺!”然後對士兵高喊:“司馬家平時養你們,就是為了今天!還愣著幹什麼?”

成濟說:“說得對!”抽出鐵戈,朝曹髦刺殺過去,猝不及防的曹髦身體被刺穿,長矛從他前胸進入,從後背出來,血濺宮牆,當場“陣亡”。

曹髦被殺後,不肯向司馬昭告密的尚書王經,不久也被司馬昭殺害,罪名是“教唆聖上”、“離間重臣”。

三國最有骨氣的皇帝,結局為什麼那麼慘?

因親手殺了皇上,群情激奮,萬不得已,司馬昭要滅成濟三族,成濟兄弟不服,脫光衣服裸奔到屋頂,大罵司馬昭無恥,被亂箭射死。

曹髦失敗了,但他又成功了。

他的目的是捍衛自己的尊嚴,他做到了,儘管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

他死後,連個諡號也沒有。

那就用他生前的封號——高貴鄉公,作為他的諡號吧,也許這個諡號,最適合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