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大增11.6% 成品油資源緊張源何起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7月份能源供給情況顯示,7月份原油生產有所下降,進口增速由負轉正,原油加工量增長加快。7月份原油加工量5075萬噸,同比增長11.6%,增速比上月加快3.6個百分點;1-7月份,原油加工量35057萬噸,同比增長9.2%。主要成品油中汽油、煤油和柴油產量分別同比增長6.8%、15.6%和1.2%。

成品油資源緊張

Centralpec

中國7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大增11.6% 成品油資源緊張源何起

自7月底開始,國內成品油市場掀起一波漲價潮,市場傳出的推價原因多為各地出現資源緊張,但從數據統計來看,國內原油加工量方面表現大幅增長,且處於近幾年的高點。市場需求方面,7、8月份多為市場傳統的消費淡季,國內南方雨季、北方高溫天氣及各地環保督查回頭看均限制了柴油的下游需求,汽油方面需求則相對平穩。一直以來國內成品油處於產能過剩狀態,消費淡季出現資源緊張。

資源到底去哪兒呢?

Centralpec

首先從出口方面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為化解國內產能過剩我國成品油出口方面發展迅速,2017年全年我國一般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累計下發 1655 萬噸,而2018年前兩批成品油一般貿易出口配額累計下放 3557 萬噸,大幅增加 1902 萬噸。

但從2017年開始山東地煉一直無緣出口,這使地煉無法通過出口來消化過剩產能,銷售給主營石化的價格陷入被動,迫使自身降低開工率,讓出部分市場份額。

中國7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大增11.6% 成品油資源緊張源何起

7月份我國成品油出口量達457萬噸,同比增長0.4%,1-7月,我國成品油累計出口量3489萬噸,同比增長23.5%。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成品油產量18333萬噸,粗略計算出口數量約佔總產量的16%左右, 而我國煉油產能過剩率大約在15% ~20%。

從數據來看,出口數量未超出過剩產能部分,因此成品油出口並未嚴重影響國內需求。目前國內煉廠前兩批出口配額任務基本完成,預計8月份在無新配額任務下放的基礎上,出口數量或將會有所降低,屆時國內資源供應將會充裕。

國內煉廠開工率

據中宇資訊監測模型顯示,7月份主營煉廠開工率呈現高速運轉態勢接近八成,而地方煉廠開工率處於低位不足六成。主要原因為今年2月份開始,原油價格一路攀升,長時間處於70美元/桶上方,屢創3年半高位。雖國內零售油價順勢上漲,但地煉油品零售緩解薄弱,銷售渠道批發為主,批發價格上漲難及煉油成本上移,小型煉廠疲於應對利潤率受到擠壓的困境,適時停工檢修避免利潤虧損。而主營煉廠受助於出口及零售環節盈利,開工率維持高位,國內供應資源充裕。

7月中旬山東地煉常減壓開工率為52.8%,再創年內新低,廠家庫存維持低位,在原油高位影響下,地煉油價一路上漲。主營單位外採成本隨之升高,國內油價漲勢迅猛,自華北、華東漲價影響迅速波及華南、西南等地。加之7月份南方地區颱風及強降雨天氣頻發,部分地區資源流通受阻,市場資源緊張傳聞不斷,但短期內均得有效緩解。

中國7月原油加工量同比大增11.6% 成品油資源緊張源何起

外圍政策方面

今年3月份開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成品油消費稅徵收管理有關問題的公告》正式實施,成品油消費稅監管全面收緊。明確所有成品油發票均須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中成品油發票開具模塊進行開具,成品油調和油品分類編碼不得隨意變更。

生產企業以及調油商貿企業通過變票方式避稅的道路被封堵,對山東地煉來講企業運行資金負擔加重,市場流通票據資源收緊,價格更是水漲船高,據中宇資訊監測目前柴油票主流價格為800-920元/噸,汽油票主流價格約為1800-2000元/噸,較去年相比柴油票漲幅60%,而汽油票價漲幅近90%至100%。8月份,華東、華南部分主營單位為保零售利潤,批發環節開始控量銷售,市場資源緊俏消息繼續作用市場,主營報價在票據及資源雙雙收緊影響下高位堅挺,但市場成交併不理想,有價無市現象明顯。

最後

綜合來看,目前除山東地煉資源維持低位外,國內資源整體供應整體充裕,市場炒漲氣氛作用市場為主要因素。後期來看,原油市場目前承壓較重,國際需求整體放緩將壓制油價反彈。國內市場隨金九銀十傳統旺季臨近下游需求開始逐漸復甦,山東地煉開工率將穩步上漲,屆時國內市場將回歸理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