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下降或與心腦血管病有關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麥飛主任醫師介紹,老年人聽力減退,除了跟年齡增長、器官慢慢退化有關外,還跟老年人的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

麥飛解釋說,心腦血管疾病可通過改變組織器官的血液循環而影響其功能的正常發揮。以老年人常有的“三高”問題為例,當身體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時,可使血流減緩、血液黏稠、血流供應受阻等,再加上內耳動脈非常細小,且又無側支循環,就更加容易出現內耳微循環灌流障礙。如果這種缺血缺氧的狀態長時間持續而又得不到糾正,就可導致內耳組織發生病變而引起聽覺神經受損,從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等問題。

五招保護聽力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從五方面著手保護自己的聽力。

1.積極控制好血壓、血脂,在積極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飲食上以清淡、營養均衡為主。

2.減少對耳朵傷害的機會:經常掏耳朵、長時間在高分貝噪音環境下、經常使用耳毒性藥物如抗生素、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均容易損傷耳朵,造成耳朵聽力下降,應儘量避免。

3.耳部按摩:耳部有很多經絡穴位,常按摩的話可以促進內耳血液循環,有助於耳朵保健。如雙手分別放在兩耳根部,拇指和中指分開置於耳前及耳後,然後從耳垂開始,先揉揉耳垂,再夾著耳朵用一定的力度向上推,並緊貼耳廓,直到耳尖,如此反覆數次。

4.控制情緒:情緒突然起伏,如暴怒等,或一段時間壓力過大,精神過於緊張、疲勞,也可引起內耳的血液循環障礙而導致內耳損傷。因此,應學會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態,同時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5.如出現耳鳴、聽力驟降、耳朵有被堵塞或進水感等耳部異常時,應及早就診,以查明原因後給予及時有效的治療。麥飛提醒,拖得時間越久,後面的治療效果就越差,甚至還可能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傷。

慢病界據廣州日報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