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科沒捷徑就靠刷題,學習遇瓶頸,看看學霸的刷題方法

刷題,貫穿了我們整個學生時代。初中,刷刷刷;高中,刷刷刷;很遺憾,到了大學如果你有高數、微積分等科目,依然是刷刷刷……

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處於一種狀態:刷題無數,成績止步!似乎除了一大把空筆芯,啥都沒提高。那麼問題來了:刷題都刷對了嗎?真的在用正確的方式刷題嗎?

高考理科沒捷徑就靠刷題,學習遇瓶頸,看看學霸的刷題方法

怎樣才叫正確的刷題方式?

有人會說題海戰術是沒有必要甚至是錯誤的方法,不過我很喜歡刷題,不管是高中還是到了大學,數學類科目如果不刷題,期末感覺肯定是沒底的。

我相信大家的感覺跟我是一樣的,如果你一段時間不做題,再提筆時會出現“手生”的情況,不知道如何下筆。

什麼叫會刷題?不是隨便買幾本題庫做一做,題目難的翻翻答案,題目冗雜的略過,題目簡單的跳過,做完一本就“燒書”……刷題的目的一是幫助理解知識點,二是查缺補漏,三是保持做題的敏感性

以數學為例。數學是一個應用性學科,當你把公式運用了很多遍時(刷題),潛意識裡你就已經有一個解題套路了。

刷更多題≠得更多分

做題的時候,每做一道題就立刻核對答案,寫對的直接略過,不對的直接看答案,看完解析認為看懂了自己也就會了......,結果次次不會,次次對答案,然後考試一次死一次。

遇到難題總是習慣性的選擇的跳過,只做自己會做的題來安慰自己,看起來也在學,實際上原地打轉,沒有一點長進。

刷題最忌諱的就是產生題目厭煩症,也就是看見這道題很長或者有一些看不懂的符號就覺得煩,然後就跳過它,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這樣的習慣。

如果實在沒有心情解題,那就把它做上標記,找個陽光明媚心情好的天兒,慢慢地倒騰它。

接下來具體說說應該怎麼刷題。

選書:知識點+例題精講+練習題

一般可以選一本專題類的書,最好是有知識點、例題精講和練習題的。刷完這本書後,再限時做一些綜合性的卷子(如果是高三複習,就做模擬卷或真題卷)。

積極刷題,也要積極整理錯題

捫心自問,考試時有多少分是因為“低級錯誤”丟的?上次考試有沒有犯“低級錯誤”? 如果一直都這樣,每次考試都這樣,那還是偶然情況嗎?

不要一來就用“低級錯誤”為自己開脫,這樣會讓你忽視重要的事實!

再次強調錯題本很重要。它是瞭解自己薄弱點的捷徑。試卷上的錯題一定要整理到錯題本中。

我們要準備一個專屬的錯題本,一定要在題目旁邊寫上自己看到這道題的想法以及自己的理解。比如哪裡容易錯,這個方法好在哪裡……

積極刷題,更要積極反思

越是大考,越不會碰到原題。但是解題的方法思路總有類似之處,當你刷題量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你會有一種做題的慣性:考試看見類似的題目,腦海裡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思路以及想法。

把自己認為重要的設題陷阱、答題模板、知識漏洞、課外延伸、應試技巧等整理在本子上,零碎時間翻看、考前翻看,說不定會救你一命!

整理後你也會發現考試命題的套路,以至於生物看到這道題就“怎麼又考這個知識點啊”,物理看到大題的圖就明白了它考的模型,英語讀完文章便知道閱讀理解考什麼題。

積極刷題,要刷難度適當的題

有些同學喜歡鑽研難題、怪題,喜歡從犄角旮旯翻出奇葩題目給老師和同學顯擺。但為什麼這類同學的成績往往也不會太高呢?

因為,他們常常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把時間都用於鑽研難題,基礎知識卻掌握不牢,計算能力也不佳,考試頻頻犯下低級錯誤。經常做對了一道難而分值低的題,卻在一道易而分值高的題上丟分

考試題目大致可以分為4類:難度低,高分值的;難度低,低分值的;難度高,高分值的;難度高,低分值的。

考試的時間是成本,分數是收益,別做虧本的買賣。

事實上,大多數同學的考試分數都低於其真實的學習水平,因為他們總在自己似是而非的問題上丟分。如果這些同學可以通過刷題夯實基礎,保證會的題不丟分,成績就能上升一個檔次

可惜的是,他們總是練習做更新更難的題,想著去得分,其實最有效的複習應該是怎樣不丟分或少丟分。記住,把真實的水平發揮出來才能提高考試成績。

高考理科沒捷徑就靠刷題,學習遇瓶頸,看看學霸的刷題方法

最後總結一下:刷題對於高中理科學習來講必不可少,它是一個學與用的交互過程。但如果你覺得刷題並沒有太大幫助,或者說越刷成績越差,那麼你應該是辛苦努力卻走錯了方向。

記住,刷題必須獨立完成不能直接看答案。試題永遠做不完,但題型有限,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會總結,不斷自我調節和完善,才能讓刷題幫助你更快更穩定地進入應試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