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後,爲什麼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背後的原因誰懂

時至今日,中國有四大古都、七大古都、八大古都,甚至十大古都等各種各樣的說法。尤其西安南京洛陽更是吵架吵得嚴重。但其實這些概念大多都是近代以來各個地方的青年才俊為了彰顯各自家鄉的歷史底蘊生搬硬造出來的。

宋朝之後,為什麼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背後的原因誰懂

其實在中國傳統士大夫中,大家公認的只有兩個古都:東都洛陽和西京長安。

那你知道為什麼在宋朝之後,為什麼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嗎?

宋朝之後,為什麼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背後的原因誰懂

歷史不斷髮展,統治者也在不斷進步,慢慢更加意識到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河南多為平原,在河南建都其實很不利於王朝的安全。

當初趙匡胤建都開封,就一度想把都城遷到洛陽。但這並不是終點,他遷都的最終目的地其實是長安,因為長安有天險可守。開封雖然交通便利、人員密集,但是實在有點開闊不太安全。最後在趙匡義的阻攔之下只好作罷。結果北宋的滅亡更充分證明了河南地帶確實不適合建造都城。

宋朝之後,為什麼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背後的原因誰懂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就是水陸交通愈加便利,整個華夏文明的經濟重心的南移。宋元之際,海運地位上升,河南作為“天下之中”的優勢逐漸被削弱,與黃河成體系的水利工程被廢棄。

元朝時候元世祖忽必烈下令開鑿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等,再加上京杭大運河直通南北,這樣就導致了河南的地理優勢被無限削弱,而他的地理劣勢卻被放大了。

宋朝之後,為什麼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背後的原因誰懂

還有就是如果要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就勢必要給邊境極大兵力。但是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國家內部兵力空虛,對統治者的統治隱患是很大的。比如唐朝的安祿山之亂以及明朝的燕王朱棣奪江山,便都是這樣的例子。

所以最後的選擇就只能是建都河北地區,居高臨下威懾全國。這也是明朝被後人讚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來歷。

宋朝之後,為什麼所有朝代都不在河南建都了?背後的原因誰懂

而其實天子守國門在封建王朝時代才是最優秀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