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誅心!長平之戰後白起一個行爲比坑殺戰俘更狠,更能震懾人心

戰國時期,群雄並起,中原大地上戰火不斷,雖然百姓間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但也正是這一時期,誕生了很多的名將和軍事理論學說。如果非要從中挑選出一個名氣最大的武將,可能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的想到白起。

殺人誅心!長平之戰後白起一個行為比坑殺戰俘更狠,更能震懾人心

白起出生於秦昭王時期,那一時期的秦國已經實行了商鞅變法,早已走上富國強兵之路,秦昭王本人也是個雄心十分強大的君主,他積極為統一天下做出大量準備,堅決推行軍功爵制度。

殺人誅心!長平之戰後白起一個行為比坑殺戰俘更狠,更能震懾人心

白起正是得益於秦國的政策,從一個小人物成長為了影響秦國發展的重要人物。白起在秦國擔任主將30多年的時間裡,共為秦國攻下70餘座城池,殲滅了超過一百萬的敵軍,滅亡楚國後,白起還被封為武安君。此外,白起還和王翦、廉頗和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

既然提起白起,就一定要提到長平之戰。

殺人誅心!長平之戰後白起一個行為比坑殺戰俘更狠,更能震懾人心

公元前261年,秦國派出大將王齕進攻趙國,趙國守將廉頗自知正面交鋒未必是秦國對手,便採取堅守的策略。在趙國的堅固防線面前,秦軍始終沒有好的進攻辦法,這場戰爭足足持續了三年之久。隨著時間的加長,趙國相較於秦國的經濟弱勢逐漸顯現,趙王迫不得已把主將從廉頗更換為趙括,決定與秦國決一死戰。

趙國更換主將的同時,白起也奉命前往前線戰場,領兵作戰。白起面對突然攻出來的趙國人,採取了避實擊虛的策略,還派軍從側面包圍住趙國軍隊。面對秦軍的包圍,趙軍數次突圍均不成功,無奈之下,趙括親率精兵突圍,卻被秦軍亂箭射殺,主帥一死,趙軍陣腳大亂,45萬趙兵宣告投降,後來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白起使詐,將趙國降兵悉數坑殺。

殺人誅心!長平之戰後白起一個行為比坑殺戰俘更狠,更能震懾人心

但是,白起還留下了240名年紀較小的士兵,讓他們回去報信。消息傳至趙國後,舉國哀悼,趙國幾乎所有家庭的男性壯丁全都戰死,正是這240人帶回去的消息徹底打垮了趙國,他們不但再沒有力量報仇,甚至是連報仇的想法都不敢再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