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這座小城的故事(一)

如皋這座小城的故事(一)

區位

如皋城區,位於市境中心偏北。地理座標:北緯32°23′,東經120°34′。東南距南通市區35千米,距上海約150千米,南距長江邊如皋港30千米,北距南黃海邊洋口港約76千米,東距南通興東機場61千米,西南距如皋磨頭機場16千米。江海高速、沿海(瀋海)高速、204國道、316省道、334省道、通揚運河、如泰運河、新長鐵路均傍城而過。

沿革

如皋村 位於秀水港(今城區秀水巷),為春秋賈大夫射雉處。清乾隆《如皋縣誌》載:“如皋城濠河有支流人海月寺,經六橋南流,合於鳳凰池,繞出謝恩橋,南至秀水港,繞如皋村故址…今易名秀水港矣。”

東晉至隋古縣治 東晉置縣時,古如皋縣治已具一定規模,範圍約在今內城河區域內,中山路兩側。縣衙位於古運鹽河北岸(今如城廣福路),在縣衙的東西河上建有“東惠政橋”“西惠政橋”。除縣衙外,縣治有街道、廟宇等。“北周至隋開皇初年,如皋、蒲濤、臨江三縣均被海水

湮沒或侵蝕,三縣均廢”(民國《如皋縣誌》),東晉古縣治亦被浸沒。今如城東水關至新皋橋東中山路段兩側地下3米左右深處多次發現東晉古縣城遺蹟。

唐至民國時期縣治 唐太和五年(831年)置如皋場(亦稱如皋鎮)後,如皋集鎮在古運鹽河(今通揚運河)北岸,東西長約500米。日本圓仁和尚《人唐求法巡禮行記》載:“二十日,卯畢,到赤岸村。問土人,答雲:從此間行百二十里(當為二十里),有如皋鎮。'暫行有堰,掘開堅壕發去,進堰有如皋院(為鹽業機構),…比至午時,水路北岸楊柳相連。未時到如皋,茶店暫停,掘溝北岸,店家相連,射手丈部貞名等從大使所來,雲:“從此行半里,西頭即鎮家(鎮衙所在地),大使(日本遣唐使)等居此,未向縣家(設於今泰州的海陵縣衙)。””“二十一日卯時,由如皋沿掘溝向西北去縣家,沿途富貴家相連,專無阻隙。暫行未幾,人家漸硫,已是鎮家四圍矣”。

南唐保大十年(952年)如皋場升為如皋縣,如皋鎮復為縣治,治所移至古運鹽河南岸。宋慶曆初,縣治“居民戶逾五千”,縣令許元始建譙門,是為如皋城池錐形。元末,縣城建築物多毀於兵燹。陳基《如皋縣》詩嘆:“井邑無人煙”“牢落徒四壁”。

明洪武年間,知縣宗行簡再建譙門。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知縣胡昂將縣衙由古運鹽河北岸移至南岸(今中山路與海陽路交又口東北側),浚治運鹽河西南支流,環抱縣衙成玉帶河(今內城河)。明嘉靖十年(1531年),知縣吳宗元將譙門改建為譙樓,並作記勒石。明嘉靖十三年,知縣劉永準沿玉帶河建城門6座。明嘉靖三十三年,為防止倭寇入侵,構築環形城牆,並新建城門4座,闢東、北水關2座,並於城牆外鑿濠河(今外城河)。至止,如城形成內矩外圓古銅錢式城池。

至清代中葉,如皋城人口漸稠,範圍逐漸向郊外延伸。民國14年(1925年),開始修補道路,開鑿公井,並將高石橋改平,方便行人。民國17年,國民政府如皋縣政府建設局成立,先後疏浚內外城河,填平廢河,建菜場及中山鐘樓。

日本侵略軍佔據如皋城期間,為“維護治安”大量焚燬城周邊居民住房,城區殘破,居民、商鋪銳減。解放戰爭期間,如皋城以其戰略地位,累經戰火,城垣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至民國38年年初,如皋城城牆、城樓、橋樑已殘破不堪,街道坑坑窪窪,城河大部淤塞。

發佈:阿南文化傳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