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千人冊(191-200)

191、陸賈:楚人,約在公元前三至二世紀之間。陸賈曾以“客”的地位從漢高祖劉邦定天下,常居劉邦左右,名為“有口辯士”,常出使諸侯。西漢初建,南越尉趙陀(尉陀)平南越,劉邦令陸賈出使南越,陸賈不辱使命,使尉陀臣服於漢。被封為太中大夫。力勸劉邦:‘居馬上得之,安可以馬上治之乎?且湯、武逆取而順守之,文武並用,長久之術也。……鄉使秦已並天下,行仁義,法先聖,陛下安得而有之?。陸賈粗述存亡之徵,凡著十二篇。每秦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新語》為總結秦朝覆亡及漢朝成功的教訓和經驗而作,其主旨就在於強調應該“逆取而順守之,文武並用”,用儒家“六經”來治國。陸賈的思想對改變劉邦的偏見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西漢初期政論家。《新語》成為漢代確立儒家思想統治地位的先聲。

192、漢文帝:西漢皇帝。劉恆。高祖中子。公元前180-前157年在位。高祖破陳豨軍,定代地,立他為代王。呂后死後,周勃平定諸呂之亂,迎立他為帝。漢文帝在位期間,繼續執行漢初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政策。文帝二年(前178)和十二年,曾兩次將租率減為三十稅一,十三年還全部免去田租。此後,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製。文帝十分重視農業生產,他多次下詔勸課農桑,“弛山澤之禁”,即開放原來歸國家所有的山林川澤,從而促進了農民的副業生產。十二年,廢除了過關用傳的制度,有利於商品流通和各地區間的經濟聯繫。他還逐步削弱諸侯王勢力,以加強中央集權,並駐軍北方,增強北方的防禦力量。對少數民族則注意懷柔,不輕易動兵,盡力維護和睦相安的關係。他還提倡儉約,不允許貴族官僚濫事搜刮,從而減輕了人民的負擔,保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從緹縈救父中看到刑罰的苛酷而廢除肉刑,這是中國法制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其內容是將沿用秦代的墨刑、劓刑和剕刑改為笞刑,為從奴隸社會的五刑過渡到封建社會的五刑奠定了基礎。文帝統治期間,漢王朝的統治逐步趨向穩定,階級矛盾緩和,社會呈現富庶景象。

“文景之治”開創者,古代著名明君。其孝行被列入“二十四孝”:仁教臨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賢母,湯藥必親嘗。

歷史千人冊(191-200)

漢文帝

193、淳于緹縈:西漢臨淄人,著名醫學家淳于意之女。淳于意為使自己專志醫術,辭去官職,不營家產,長期行醫民間,對封建王侯卻不肯趨承。趙王、膠西王、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一一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動,寬免了淳于意,且廢除了肉刑。古代少年英才和巾幗英雄的典型代表,“緹縈救父”的故事流傳至今。

194、中行說(Zhōngháng Yuè)是西漢文帝時人,原為宮廷太監。後來,因為漢文帝強迫中行說陪送公主到匈奴和親,中行說對漢王朝懷恨在心,轉而投靠匈奴,成為單于的謀主。中行說是少有的地緣戰略大師,中行說竭力勸說匈奴不要太看中漢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對自己食物、器械、風俗的自信心,還教給匈奴人記數方法。在中行說的支持下,老上單于在給文帝回書中口氣傲慢,對漢朝使臣也威逼利誘,動不動就索要錢物金銀,不給就威脅秋熟後大發兵馬入漢境中踐踏。武帝14年匈奴入侵以後,匈奴屢犯漢境,但中行說卻生病死了。在死之前中行說建議匈奴對漢軍搞細菌戰。因為他發現一些池塘有病死的馬,羊之後,而這些池塘裡的水就開始有"毒"。士兵食用之後,會中"毒",輕則拉肚子,重則死亡。所以他建議匈奴軍隊,把一些病死的牲畜在經過匈奴巫師詛咒後,埋到漢軍進軍路線的一些水源上游,漢軍食用後,許多人出象中毒症狀,此後漢軍發現,對此有所防備。但若干年後,漢武帝的愛將霍去病,據說就是食用了這種水源裡的水,生病死了。

西漢著名地緣戰略大師,史上第一個漢奸。首次實施細菌戰,也是世界歷史上的第一次細菌戰。

195、漢景帝:西漢皇帝。劉啟。漢文帝長子。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開明的君主之一。漢景帝繼續推行文帝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他即位後,節儉愛民,與民休養生息,田賦三十稅一,人民負擔減輕。還大力興辦水利事業,以促進農業生產。針對地方各諸侯割據勢力越來越大而直接威脅到中央權力,景帝採用晁錯之策,著手削藩,削弱各諸侯王的權力,結果引起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叛亂而殺晁錯,向七國“謝罪”,但七國仍然進攻不止。於是景帝派遣周亞夫率軍抵抗,於公元前154年平定叛亂。之後,下令把諸侯王任免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打擊了割據勢力,鞏固了中央集權。景帝還大力加強軍事力量,反擊匈奴的侵襲和騷擾。同時,他又採取和親政策,將公主嫁給匈奴單于。漢景帝在位期間,由於他採取比較開明寬鬆的政策,社會經濟呈現繁榮景象,百姓安居樂業,政治上相對穩定,統治得到加強,社會十分殷實富足。歷史上把這一段時期和漢文帝時期並稱之為

文景之治。古代著名明君。

歷史千人冊(191-200)

196、張蒼:(前256-前152),陽武(今河南省原陽縣)人,在秦朝時曾經當過御史。劉邦起義,他歸順了劉邦,西漢王朝建立之後,他先後擔任過代相、趙相等官職。因為他幫助劉邦清除燕王臧荼叛亂有功,被漢高祖晉封為北平侯,以後又遷升為計相、主計。張蒼非常博學,很有學問。他在曆法、算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提出和制訂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關於度、量、衡、方面的理論,把算學研究成果直接用於國計民生。漢代著名曆法家、數學家。在採用曆法方面,提倡採用《顓頊歷》。增訂、刪補《九章算術》,共收集246個數學問題。這些算法要比歐洲同類算法早1500多年,對世界數學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

197、趙陀:漢真定人,秦始皇時,為南海郡龍川縣令。秦二世時,南海尉任囂死,陀攝行南海尉事,秦亡,佗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漢高祖定天下,遣陸賈為使,立佗為南越王,囑其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其國與長沙王封地相接壤。呂后時,禁南越關市鐵器,佗乃侵長沙邊邑,自尊為南越武帝。呂后崩,佗乘機以兵威役屬閩越、西甌駱,其領域西盡廣西,南抵越南中部,東有福建,北至湖南南部,成為與漢並雄之南方帝國。漢文帝即位,對外採安撫政策,主動向南越修復舊好,覆命陸賈出使,宣朝廷德意,佗大為感動,願奉明詔以奉職貢,去帝制(其號令國中,猶用帝號)。景帝時,仍稱臣遣使入朝。佗在位71年,卒時已當漢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趙氏南越王國傳五世,國祚97年。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為漢所征服,分其地為九郡而統治之。

趙佗之稱王建國,對中國文化之傳入越南與中越血統之融和,其影響及貢獻既深且鉅。

198、賈誼:(前200-前168)。 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人。賈誼以為漢王朝建立已20多年,天下安定,應該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興禮樂和更定法令。文帝對賈誼的才能和建議頗為賞識,擬任賈誼為公卿,但因周勃、灌嬰等重臣的反對,不得已而作罷。於是,出賈誼為長沙王太傅。賈誼在長沙時,曾寫了《鵩鳥賦》,以表露內心的怨憤和悲傷。後來文帝思念賈誼,又特地召見他,問鬼神之事於宣室,君臣談至夜半。賈誼隨即被拜為梁懷王太傅,先後多次上疏陳治安之道,這些奏疏被後世史家稱為《治安策》。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懷王墜馬而死,賈誼自傷失職,歲餘也悲鬱而死,年僅33歲。據《漢書·藝文志》著錄,賈誼的著作有《賈子》58篇、賦7 篇。賈誼的思想博採異說,而折諸儒家。其主要政論思想和社會政治主張集中反映在《治安策》和《過秦論》中,文章分析深透,文筆犀利、流暢,歷來是傳誦的名篇。西漢文帝時的政論家,思想家,散文家。

歷史千人冊(191-200)

199、衛綰(?-公元前131年),代郡大陵(今山西文水縣)人,西漢大臣,官至丞相。衛綰精通儒家,卻又喜歡無為之治。還發揚了儒家,當初“罷黜百家”就是來自於他的意見。後來,漢武帝下詔要舉薦賢良,由皇帝親自考試。而董仲舒被人們尊為師長。這時衛綰上奏說,所推舉的賢良中,有人研究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等人的言論學說,擾亂了國家的政務,應該都免職。他這樣一行,可謂打響了罷黜百家戰役的第一炮。

西漢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擅長謀算,精通儒學,歷仕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是三朝元老級的人物,漢武帝第一任丞相,首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00、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長安。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當天就被召見,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為郎中。不久又遷為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漢朝政治家,律法家,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獻推恩令,令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為侯,這樣諸侯王的權力也隨之削弱,這是自武帝始漢朝再未發生諸侯叛亂的最重要原因。為漢武帝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