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大將白起是戰神?還是殺神?今天咸陽市西10里的任家咀遇見他

秦國大將白起是戰神?還是殺神?今天咸陽市西10裡的任家咀遇見他

秦國大將白起是戰神?還是殺神?今天咸陽市西10裡的任家咀遇見他

秦國大將白起是戰神?還是殺神?今天咸陽市西10裡的任家咀遇見他

秦國大將白起是戰神?還是殺神?今天咸陽市西10裡的任家咀遇見他

當我在寫這篇文章時,面前的音箱中流淌出的是英國作曲家的《行星組曲》的有戰爭進行曲之稱的“火星”樂章。蕭殺的鏗鏘聲,如同大軍列隊前行。雄壯的銅號如同戰場上的衝鋒號。我的眼前浮現出白起帶領秦軍轉戰各地的畫面,白起將秦軍鮮有敗績,因此他也有"常勝將軍“之稱謂。

在慘淡的陽光中費勁的在一軍工廠的家屬院中找到他的墳塋,站立在他的墳頭,環顧四周高樓林立,再看看殘破的黃土堆時,很難和歷史上曾經叱吒天下的大將軍的威猛聯繫起來。歷史有時候充滿滑稽感,可能白起也沒有想到他的結局會是如此。

當年由於他不願意帶領軍隊再戰趙國邯鄲,加上出言不慎,多次讓秦昭王和應候範下不來臺。最終被長平之戰早與他結仇的權臣應侯範睢建言,無腦的秦昭王賜劍令其自裁。

根據《史記》,秦昭王對他的不聽君命非常惱火,加上他的判斷秦軍當時去戰趙國邯鄲必敗成為現實,秦昭王因此免去他的武安君封號,降他為普通士兵,並責令他不得留在咸陽,發配他去陰密(今天的甘肅靈臺縣西一帶,屬於平涼市代管縣)。

由於秦王催促很急,他帶隨從行李都沒有來得及收拾,就出發西行,在咸陽西門10裡的杜郵(今天的咸陽任家咀)等行李時,應侯範維對秦昭王說:

"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一代大將和他當年長平之戰的副將司馬靳就這樣一起自殺於當時的咸陽西10裡的杜郵今天的任家咀。雖然後來秦王為白起平反並禮遇其子孫,但正如司馬遷評價,白起在軍事上”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應侯。“用現代人的評論就是情商欠佳,太過剛直。

但是我發現歷史事實並沒有那麼簡單,北宋的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對應侯範睢評價是一個沒有啥真才實學的小人而已。我係統的看了看《史記》的相關章節,感覺白起是個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但發現和重用他的是昭王舅舅穰侯魏冉,應侯範到秦國後,靠其三寸不爛之舌首先奪走的是魏冉的相權,最終被範教唆秦昭王將魏冉趕到關外的其封地陶。而且,其死後封地被收回國有,子孫沒有繼承。司馬遷為此也無奈的說:

"穰侯,昭王之親舅也。而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嘗稱帝於天下,天下皆西鄉稽首者,穰侯之功也。及其貴極富溢,一夫開說,身折勢奪而以憂死,況於羈旅之臣乎!“

用現代話說就是,穰侯是昭王的親舅舅。而且秦國之所以能向東擴大疆域,削弱諸侯,最終能稱帝於天下,天下諸國向西俯首稱臣,這些都是穰侯的功勞。當他位高財富時,一介匹夫憑三寸不爛之舌就令他權無、勢消,最終憂鬱而死,更何況那些沒有任何背景的草根官員。如果再延伸一下,沒有穰侯也就沒有秦昭王能夠當上秦國的國王。昭王曾被質子於燕國,在秦國沒有任何人脈,是他的這位舅舅殺眾多王子把他扶上王位。不深說了,說的太多了會有跑題之嫌。

穰侯作為白起的發現和重用者,二人一同打過好多次仗。而且,是他向昭王保薦白起成為統帥秦軍的大將軍。白起作為穰侯的親信也應該是應侯範睢打倒的對象,但是由於白起軍事才幹超人,從無敗績, 他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剛好藉此機會一舉殺掉白起,免除自己的擔憂。

白起一生打過10多次戰役,共計殺了六國107萬多士兵。這是我根據”史記“的粗略統計,未必精準。

如果從現代人的觀念看,他也許是”殺神“,但如果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可能就是”戰神“了。對於白起的評價自古以來就褒貶不一,也只能如此。

他可能是秦國曆史唯一一個如此可憐的將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