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浙江不依靠上海能發展起來嗎?爲什麼?

千骨888


明顯不動腦子,上海以前很發達嗎?原來還是江蘇松江府的,建國後還從蘇州劃了十倍於原上海的地。

1842年籤《南京》,開放廣、廈、福、寧、上,之前就是一片灘塗。而江浙呢?

1853上海經濟超千年商都廣州,用時11年,同樣是深圳,國家扶持了那麼多,用了40年,1867年上海進口總額是廣州9倍,出口總額是廣州4倍,20世紀初遠遠甩開東京、香港,成為名副其實的遠東第一大都市,日本人稱為“魔都”,為什麼?動點腦子就知道,是誰帶誰?

當然不可否認,太平天國幫了上海很大忙,那幫子混蛋乾的都是啥事兒,江南一帶達官貴人,有錢的商賈全跑上海了,對上海貢獻不小。

上海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世界上也找不出三個,單說經濟腹地問題,上海後面有整個江浙甚至長江流域,而長江流域則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國內大宗貨物都得從上海走能遠銷國外,洋貨也得從上海走長江運往全國,或是走京杭大運河運往北方。廣州則欠缺些。當然,制度也很重要,洋人的地盤,搞資本主義,自然發展不錯。

不可否認,建國之後,發達的上海為新中國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每年上繳中央國稅數字驚人,支援全國各地技術工人達數百萬之巨,特別是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也有極其有力的帶動了江浙的發展。

總之一句話:江浙撐上海,上海帶江浙,都是江浙滬,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潮過廣陵半江愁


這個提問就是本末倒置,應該去補習歷史。

歷史上自經濟重心南移後,江浙地區都極為發達。其中最發達的是蘇州府,而且蘇州一直到清朝都還是中國的經濟中心,那時上海還被稱為“小蘇州”。所以,江浙的發達,靠的是“小蘇州”上海?蘇州府、杭州府、江寧府(南京)、常州府,哪個不弔打松江府(上海)?


很多人都說上海帶動了江浙,特別是長三角地區的發達。但是環上海的嘉定、奉賢、金山、松江,哪個不是被環蘇州的崑山、常熟吊打?燈下黑效應,很多人應該明白,如果不是上海,江浙特別是長三角將會更發達。

嘉興和湖州同樣靠近上海,為什麼經濟遠遠不如蘇州?這就是上海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上海是很發達,沒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普通地級市蘇州、無錫、常州,三市總人口小於上海,但總GDP超過上海5000億。蘇州和無錫分別是中國人均GDP的第二、三名,常州也是前十名,而上海根本沒有入圍前十。


普通地級市蘇錫常,以更低的地位、更弱的政策和更少的人口,卻創造了比上海多5000億的生產總值。所以,對比蘇州、無錫、常州,上海真有那麼強?直轄市上海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又是經濟中心又是金融中心,然而創造的生產總值卻低於普通地級市蘇錫常。

內河航運的衰落和海運時代的興起,是上海擺脫“小蘇州”,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最重要的原因,這是連教科書和習題上都有的歷史事實。蘇州歷史上曾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和東半球第一大工商業城市,現今上海只能做到一半,因為蘇州至今仍是中國第一大工業城市。


江蘇和浙江經濟的發達,得益於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並且此後相繼定都於浙江的杭州(南宋)和江蘇的南京(明代)。受益於此,長三角興起了一批發達富裕的工商業城市,這也是蘇南浙北成為各自省份經濟中心的原因(蘇南經濟強市: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浙北經濟強市:杭州、寧波、紹興)。

客觀地說,江浙與上海更多的是互補關係,並沒有誰離不開誰。江浙的富裕鞏固上海的繁榮,而上海的經濟圈建設,也帶動了江浙的一體化發展。至於提問的問題,明顯是本末倒置,因為明明江浙發達在先。


堅果旅行


首先這問題本身條件是基於目前江蘇發展整體水平要慢於上海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沒有上海,江蘇浙江會發展更難的結論?

我想說有三點內容:

1.上海是由於江蘇才發展起來的,不應該是江蘇靠上海發展,兩者是互生關係,並不是首先上海是屬於一部分,或者說江蘇長子,你不能說富裕了就說家庭靠他才能維持,應該說有了他更富裕。

2.自古以來江浙都是比較繁華的地區,只是到了近代,特別是最近100年,上海才逐漸發展起來。之前很長一段時間上海也是屬於江蘇管理的。目前成立特區,直轄市,包括最近成立的自貿區都是有很大的優越政策支持,江蘇作為上海的腹地,首要任務是支持上海發展,而不是說上海有義務帶動江蘇。

3.最後我大江蘇人才濟濟,基礎雄厚,如果沒有上海,單靠江蘇也能發展起來。蘇州則是沿海地區,或許現在發展會更迅猛。上海是外因催化劑但並不是發展的源動力。江蘇發展的源動力是蘇南長三角區域。江蘇靠的是人才力量和鬥志。浙江靠的是勤奮和努力。




宿遷朝牌餅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並不能單純地說江蘇、浙江是依靠上海發展起來的,也不能說上海是依靠江蘇和浙江發展起來的。我個人認為三者之間應該是互利互惠、互相扶持、相輔相成的一種合作關係。包括現在上海部分企業以及生產基地都落戶到蘇、浙兩省,這也算是一種反哺。

言歸正傳,滬、蘇、浙兩省一市,是目前“長三角”城市群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為核心的區域。就目前而言,雖然長三角地區以江蘇和浙江兩省經濟總量最高,分別達到八萬、四萬餘億,但其最核心最發達的地區一直以來都上海。至於其中淵源還得從上個世紀說起。

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的上海是全國最重要的工業城市沒有之一,就連武漢、瀋陽這種老牌發達工業城市也不能與之相提並論。當時的上海基本上是負擔起全國的工業日常用品生產重擔。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後三十年裡,上海的自行車、牌照相機、縫紉機以及鋼筆甚至洗衣粉等日常用品暢銷全國,可以說在七十年代如雷貫耳的“老三件”全部出自上海。而當時江蘇、浙江甚至包括廣東、香港的工業全都比不上海。



至於到改革開放之後,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民營經濟開始異軍突起,各地開始新建工廠發展民營經濟。而在當時上海作為國內工業體系最發達也是最完善的城市,自然也給周邊幾座省市工業發展提供幫助和便利。只不過後來因為江蘇、廣東、浙江等省份經濟發展過於迅速,逐漸超越原來的老大哥上海。而在當時的上海因為自身計劃經濟體系過於龐大,民營經濟發展遲緩,城市各方面發展已遠不如從前。

直到後來上海為避免“老城新生”的尷尬局面,宣佈新規劃實施浦東經濟模式。而當時上海準備在浦東新建東方明珠電視塔,這才算是正式拉開上海經濟發展的序幕。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宣佈建設浦東新區之後,國內蘇商、浙江以及港資、臺資紛紛進軍上海,享受經濟改革開放的紅利。當然在這其中還有不少來自中西部四川、湖北、河南等地的淘金者。總言之上海的經濟發展,全國各地人民都曾立下汗馬功勞。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關於上海、江蘇、浙江三省發展,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江蘇、浙江的民營經濟發展,上海也提供過很大的幫助以及便利。至於上海的發展就更不用多說,江蘇、浙江對其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就目前而言上海不少企業和生產基地都搬遷到江蘇、浙江,這也不失為一種反哺手段。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第三機場很可能落戶江蘇蘇州,不意外應該是離上海最近的崑山,這將對於江蘇打破航空產業發展窘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武漢小斑馬的晚年生活


江蘇城市近上海才能發展,蘇錫常你懂的,溫州義烏壓根兒跟上海扯不到關係,江蘇離開上海不再是江蘇,浙江壓根兒不需要上海,江蘇利用上海招商引資,浙商溫商投資全球,上海人看浙江人是爺看江蘇人就是賣苦力的,浙江人地位比江蘇人高多了,不論在上海全國全球⋯蘇吹就是國人輕視江蘇的具體表現。


溫州漢子


江浙是上海的兩支翅膀,上海是一隻麻雀,還是一隻雄鷹,取決於江浙這兩隻翅膀的強弱。如果說上海只有頭,而缺少兩支強有有力的翅膀,那上海就是一支沒有翅膀的鳥,請問沒了翅膀的鳥還能飛嗎?

同理江浙如果沒有上海這支頭,一樣也難展翅高飛。戓許有人會說,在上海還是一遍荒野的時候,江浙千百年來已經是富饒之地了。沒錯上海的發展史還不到兩百年,也就是說人類進入了工業時代,隨著海洋經濟的掘起,才孕育出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就市,中國有著一萬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線,為什麼本世紀初只有上海能發展成為當時的亞洲金融中心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是江蘇,浙江兩個省的經濟實力強,底子厚,上海才佔了天時地利發展壯大的本錢。

同樣,上海的地位也回饋了江浙地區的大動脈,有了上海這隻龍頭,江浙地區才能更好地發展自身的經濟,更好地接軌,融入世界經濟的實力。

因此江浙滬地區,應該來說是命運的共同體,它們相互依存,相互扶持才是發展的硬道理。樓主所提的是偽命題,它們之間不存在誰依靠誰的邏輯。


火星的寵兒


江蘇特別是蘇南完全靠上海發展起來的,總部在上海,工廠在蘇南。而浙江不是,直接靠近上海的嘉興經濟並不怎麼樣,而且上海把浙江的很多企業總部給虹吸了過去。

總之,沒有上海,江蘇會很落後,浙江會更發達。


搞七捻三賤兒飯


這個標題就有嚴重問題,江浙的發展怎麼是靠上海發展起來的呢?上海作為華東地區的大都市,對周邊省份起的是引領作用,江蘇的發展主要靠自身接受這種引領和帶動。彼此雙方都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贏,把資源、人才、資金和科技有機融合、最大化發揮作用,取得效益。這方面江浙滬做的非常好,示範、引領和幅射讓周邊地區迅速崛起。上海並沒有直接給錢給糧給江浙,但示範引領帶動作用的確做的比任何其他大城市好,當然周邊的冮浙城市本身基礎就不差,加上各自的創新理念和發奮圖強的實幹使得整個長三角地區發展迅速,實力倍增。這些經驗是值得我們有些一值標榜自己是大城市,特大域的城市好好反思,有的自己做的很強,但不說引領周邊省份了,就是自家兄弟,自己省內周邊城市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大,引領示範和帶頭作用發揮的不好,更不要說支援了。


小橋流水64975447


上海開埠後,江浙兩地的人到上海謀生,都是叫‘’討生活‘’的,因為上海有外國人的租界,有廣東人的商行,有福建人的碼頭,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商賈政客和達官名流,上海是出自江南勝於江南的。上海和江蘇是一個家族,和浙江是親戚(姻親)。江是江,浙是浙,強捏在一起,並不協調。所謂的吳越,只是小半個江蘇和小半個浙江的混合體。沒有上海這個舞臺給予展示,只能是自娛自樂地民間說唱。 江浙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只有上海。上海人基本由江浙兩地的人組成的,所以,江浙指的是地區,江浙人說的是上海人。上海人已經不以吳越為代表,而以海派文化為自己的特色,就理所當然的可以理解了。


清風徐來xzk


江蘇浙江緊鄰上海不假,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自身也要發展,他有三頭六臂也帶動不了江蘇浙江兩省經濟發展。古話講:背靠大樹好乘涼。上海對江蘇浙江兩省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江浙兩省領導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借改革開放的政策,大力興辦龍頭企業發展鄉鎮企業,從而脫貧政富,經濟走在全國前列。如果自己沒有開拓進和努力,依靠別人就永遠落後貧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