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三國之賈詡的夢想(民間故事)

要說三國演義時期那些出神入化的謀士,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麼幾個;但是,之後有無數的人會忿忿不平告訴我們總有那麼一些人超越實踐的存在。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賈詡就是這種存在。為什麼呢?作為一個始終“跳槽”卻活得比那些“贏得生前身後名”的謀士好多了,在他的生活中想必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賈詡就會因為自己的“絕活”而一步登天。

試想一下,諸葛亮和賈詡的比較會是什麼樣的諷刺?一個是早年就和主公創業,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巔峰;一個是早年瞎了眼沒選好主公,一步一步都是寄人籬下。看起來就是一個工作很穩定而且經驗豐富的高管,還有一個就是跳槽經驗豐富而且工作並不上進的中層。想必結果很明顯,是,我是承認你很有才,但是你總不能光靠這個上位吧?放眼望去,手下幾百號人都等著飛黃騰達,你排在哪?賈詡。

如果大家熟悉策略類遊戲的秘籍的話,一定會知道官爵的評價標準:你打了幾仗?贏了幾仗?殺了多少將領?殺了多少小兵?打過幾個城池?佔了多大的地盤?要是你說你是文官,那也行,本來這活就是動動腦子,也不用上去血拼;但是你總得告訴我上述事情有多少你參加過。而且我告訴你,你不要以為你曾經幹過特別大的事,然後跳槽了總以為可以吃老本?呵呵,想多了,功績清零懂麼。這就好比你寫個文本寫一半,忘了存儲;又或者這邊寫的詩歌,拿到散文那邊去發表。完全行不通!這麼簡單的事情,賈詡當然懂了。

等等,你是不是以為重新開始好好賣力的工作就可以了?不一定,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不是騙人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你一個跳槽的坐著中高層的位置,拿著本部人馬好幾年都惦記而又得不到的工資;開心嗎,不行啊。先不說謀士的工作是出謀劃策吧,光是本職工作就很多了,比如有運糧草的,抓治安的,搞教育的,鑽科技的,等等。你以為光看電視裡一句話的事,說打仗就打仗?那還不是把那些看起來很瑣碎的小事給和諧了,大老闆手下那麼多工作都得一抓一個準,要不然出事了還沒等你進言獻策就把你擼了!

所以,賈詡很糾結啊;表面上我很厲害,事實上我一天到晚還要走工作的過場,要和現在的同事搞好政治關係,還要避免捲入上級的階級鬥爭。你說一個新來的,啥成績還沒有誰拉你入夥?

好不容易等到打仗,主公要開大會了,你不要指望直接跪下就說話啊?什麼“指點江山,激昂文字”你都來;等你上堂了,發現發言也要有位階的,你該幹啥幹啥,等不到你發言這事就完了?要是主公心情好或者還開明,就會問“誰還有不同意見嗎?”主公,你這不是坑人嗎?你自己都說了,誰出來就是“找不同”,這不還沒說話就把人得罪完了。

所以,總有那麼些人會深更半夜找到老闆,放那個時代還是行的通的,現代是完全行不通的。為什麼呢?過去都是自己為自己創業,現在哪個老闆不都是打工的?他們雖說起著決策的作用,可是你下班了還找他玩?單純的說,你煩他也煩。

好吧,賈詡終於見到了主公,或者真的是主公“閒得慌”來主動找你;他就問你了:“賈詡,你說說看接下來買哪一隻?”賈詡想了一會兒,說:“不能等了,要趁另外兩位莊家搶荊州股時,馬上出手買下江東這隻大股,因為,荊州那隻股是新股很不穩定;要是主公你再等下去的話,他們回頭無論是誰贏了,你還是一無所有!”

說的多好,你說有沒有道理,有啊;可是,主公想的是我股份佔了全國一半,著急要小小的江東嗎?再說了,說好不買了,這是大家商議的結果,你賈詡當時又不當面反對,現在和我打小報告;就算你說的對,可是你要知道這不是單純的軍事決策,更是政治決策啊!你知道麼,賈詡?

當然,主公不會當面撕他。估計他這麼回答:“你說的不錯,可是我不能因為你一個人就否決了大家的決策;而且,這不是生死存亡的時刻,我不用因為你說的不確定利益就冒險。所以,日後再議吧。”

好吧,賈詡想想也是,人微言輕;況且我也沒那個勇氣力排眾議去和他們當面撕,算了吧,主公給個臺階就下了吧。於是,這事就不了了之。後來有無數的史學迷在想如果當年北魏在蜀吳爭鬥時南下,是不是早幾十年就收盤了?回答是肯定的:不一定。

上述也許會對賈詡造成負面影響,但是日後事實證明,賈詡的作用是巨大的。單單就說他對曹操生死存亡的時刻提出的寶貴意見,這一點在曹操心中是深刻的;同時,曹操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人恐怕只有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才會殊死一搏,這也就是居安思危的寫照。另外,曹操把賈詡放在身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想必賈詡本人也知道;自從上次深夜訪談之後,賈詡明白自己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像其他人一樣兢兢業業地賣命,而是為了讓其他人繼續更好的賣命;這就是作為一個“空降”的價值。

要說人與人之間信任幾何?還是靠時間累積的,這也就是諸葛亮的成功秘籍;相反,賈詡也許前半生是懂的,後來發現自己已經不用這樣了。很多人期望自己能夠一夜成名,或者一步登天;這來源於我們對生活的追求,所以有無數的作家和影視劇為之奮鬥,但是有一天你會發現那不過是你在空想他們的美好生活;正是因為你缺少了很多東西,而他們又擁有那些你所需要的,你才會嚮往他們的生活。

事實還是那樣,你們將會一樣的處境,一樣努力,一樣糾結;因為,他們也在嚮往一些自己沒有的東西,這不僅僅是物質的追求。俗話說,一個人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境遇,他就有什麼樣的得失,有了什麼樣得失之後就有什麼樣的追求!

賈詡也許會說:“機遇是改變我們現實的途徑,但卻不消滅我們追求的想法;我們一直都在循環,卻不知你永遠是別人的夢想?”不是所有的等待值得去把握,也許你還沒準備好?又或者說,你準備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