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講道理!多用類比法說話技巧,輕鬆說服對方!

類比法說話技巧就是:我們要說明事物甲,有事物乙與事物甲類似,我們就用事物乙來說明事物甲。

事物甲和乙可以是一件事情、一個問題、一個道理、一種現象、一個具體的物品、一個抽象的概念。

用於類比的這兩種事物之間必須有相似點,也就是說具有可比性。

一般來說都是運用人們熟知的常見的乙來說明陌生的不常見的甲;

用具體的乙來說明抽象的甲;

用簡單的乙來說明覆雜的甲;

用淺顯易懂的乙來說明覆雜難懂的甲;

用好解釋的乙來說明不好解釋的甲;

用乙現象中的道理來解釋說明甲;

用好直接說的乙來說明不好直接說的甲;

用不用解釋對方就能夠明白其中道理的乙來說明即使講了道理對方也不容易明白的或者不願意接受的甲;

少講道理!多用類比法說話技巧,輕鬆說服對方!

靈心文化口才訓練營

例如,生物老師講解細胞的結構的時候就可以用雞蛋來類比:蛋殼就像細胞壁,蛋清就像細胞質,蛋黃就像細胞核。這是用人們熟知的雞蛋結構來說明陌生的細胞結構;


案例:有一位著名文學作家到大學演講,一位女生提出了一個問題說:“既然是文學作品,就要真實的反映社會生活,你的作品怎麼總唱讚歌,沒有悲歌呢?難道社會沒有陰暗的一面嗎”?這位作家說:“你喜歡照相嗎”?女生答道:“喜歡”作家反問道:“每個人臉上都有光滑漂亮的時候,也有長瘡疤不乾淨的時候,你為什麼不在臉上長瘡疤的時候去照相呢”?這時候大家都情不自禁的笑了,女生面色通紅的低下了頭。

本案例用簡單的乙來說明覆雜的甲:用簡單的照相來解釋說明為什麼自己的文學作品只寫陽光美好的一面;


案例: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名小官員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做什麼的人?’公差回答 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擅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座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樹,只是葉子相像罷了,他們的果實味道卻不同。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老百姓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到了楚國就偷東西,莫非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東西嗎?”

本案例用乙現象中的道理來解釋甲現象:用“橘生淮南則橘,橘生淮北則為枳”,是因為水土原因來解釋齊國人到楚國當小偷這件事。


案例:有個同學問我:“我付了費,加入了你們社交口才訓練營,我是不是就一定能夠成為社交高手?”

我回答說:“你這個問題就像一個學生對某高中校長說:我交了錢,進入了你們學校讀書,是不是就一定能考清華北大?”

本案例用不用解釋對方就能夠明白其中道理的乙來說明即使講了道理對方也不容易明白的或者不願意接受的甲;

少講道理!多用類比法說話技巧,輕鬆說服對方!

靈心文化口才訓練營

案例:一群青年學生圍住了愛因斯坦,要他用“最簡單的話”解釋清楚他的“相對論”。據說當時全世界也只有幾個科學家看得懂他關於“相對論”的著作。

愛因斯坦對這些青年說:“比方這麼說——你同一個美麗的姑娘坐在火爐邊,一個鐘頭過去了,你覺得好像只過了5分鐘!反過來,你一個人孤單地坐在火爐邊,只過了5分鐘,但你卻像坐了一個小時。——喏,這就是相對論!”

本案例用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說明覆雜難懂的相對論;


案例:曹操很喜愛曹植的才華, 因此想廢了曹丕轉立曹植為世子。 當曹操將這件事徵求賈詡的意見時,賈詡卻一聲不吭。曹操就很奇怪地問:“你為什麼不說話?”

賈詡說:“我正在想件事呢!曹操問:“你在想什麼事呢?”

賈詡答:“我正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禍的事。”

曹操聽後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賈詡的言外之意。

本案例用好直接說的乙來說明不好直接說的甲:袁紹、劉表廢長立幼的事是可以明說的,而曹操這事是不好明說的,賈詡的本意是不希望廢長立幼,但是這是曹操的家事,不好明說,萬一曹操不聽從他的意見立了曹植為世子,曹植以後接班掌權了知道這事後一定會找他麻煩的。

而且如果明說曹操聽了也可能不高興的。如果賈詡說:“此事萬萬不可,廢長立幼恐招災禍啊!主公不見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禍的事嗎?”曹操聽了這話可能就會想:他袁紹、劉表算什麼東西,你怎麼把我跟此二人相比呢,我要比也要跟秦皇漢武這類人物相比啊。於是心裡就會不高興。

於是賈詡就先一聲不吭,等曹操追問時才說自己正在想袁紹、劉表廢長立幼招致災禍的事,只是列舉了兩件事實,並不直接說明該不該廢長立幼,也沒有把曹操跟誰比,到底要不要廢長立幼由曹操自己決定。


少講道理!多用類比法說話技巧,輕鬆說服對方!

靈心文化口才訓練營

從上面幾個案例可以看出類比法說話技巧一般不需要直接說明自己的觀點、看法和道理。而是通過類似的事物讓對方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讓對方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比直接講道理效果要好很多,因為人們總是喜歡認可自己思考明白出來的道理,而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灌輸給他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