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最窩囊謀士:輔佐關羽關羽逝,輔佐劉備劉備亡

三國謀士眾多。成功的謀士如耀眼的明星,其神機妙算、豐功偉績令人拍案叫絕;但也有很多失敗的謀士,這些謀土並非沒有才幹,只因其計謀不被主人採納,而明珠暗投,窩囊一生。

今天要說的這位謀士就是這樣,其眼光和謀略都很出眾,可是他輔佐關羽,關羽不聽,他輔佐劉備,劉備也不聽,結果關羽慘死,劉備慘敗,蜀國元氣大喪。

自己也死在了亂軍之中。此人姓馬名良,湖北襄陽人氏,因為眉毛中有白毛,又稱“白眉馬良”。

他是馬謖的哥哥,諸葛亮的同鄉,諸葛亮與他關係很好,也很看重他。

他是三國最窩囊謀士:輔佐關羽關羽逝,輔佐劉備劉備亡

在新版的《三國演義》中,公元219年,關羽北伐襄陽,水淹于禁七軍,威震華夏。

大勝之下,關羽自信心膨脹,要親自攻打樊城。

此時,一旁的馬良提出暫停,先穩固後方的建議。理由有二:

其一,繼續往前打就是樊城。

樊城守將曹仁能征善戰,難以攻下;加上曹仁在曹操集團中地位舉足輕重,曹操一定會增兵救曹仁。

如此,戰爭必成膠著狀態。這對於勞師遠襲的關羽軍隊來說,是很不利的。

其二,繼續往前打,有後顧之憂。

因為關羽已遠離荊州,而孫權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這很危險,假若孫權此時出兵攻打荊州,荊州恐怕就保不住了。這樣就失去了退路。

他是三國最窩囊謀士:輔佐關羽關羽逝,輔佐劉備劉備亡

可是關羽根本不聽,他說,樊城攻不下,是因為我沒有親自去,我一去,士氣大振,自然攻下;而孫權膽小,我就是借他一個膽,他也不敢來惹我。

結果是,曹操果然派徐晃等人來增援曹仁,樊城的戰爭膠著了;而孫權也沒有膽小,派大將呂蒙偷襲了荊州。關羽回師也無力迴天,最終敗走麥城被殺。

他是三國最窩囊謀士:輔佐關羽關羽逝,輔佐劉備劉備亡

關羽死後,馬良跟隨劉備。公元222年,劉備率70萬大軍為關羽報仇,命任馬良掌理文書。

馬良勸劉備以大局為重,不要因為關羽一人之死,徹底破壞了孫劉聯盟。

劉備不聽,所有人勸他都不聽。

馬良只好隨行。聽說劉備興兵報仇,孫權拜陸遜為帥,應對劉備,劉備認為陸遜年輕,很瞧不起。馬良勸劉備,陸遜雖然年輕,而用長得跟書生一樣,但是足智多謀,需要小心提防。劉備笑了笑,又不聽。

劉備兵勢如破竹,日益驕傲,可是陸遜只用一個戰法:那就是堅守不戰,等待劉備犯錯。

馬良向劉備指出,陸遜的最大本事就是等待,你一犯錯,他就全面掩殺,不給你還手機會,所以不能驕兵冒進了,劉備仍不聽。

正好是夏天高溫時節,劉備為了避暑,讓士兵們在山上樹林中結寨安營。

這可犯了兵家大忌,因為樹林中結寨最怕火攻。

馬良提醒劉備,劉備還是不聽。其實他是不想撤兵。

他是三國最窩囊謀士:輔佐關羽關羽逝,輔佐劉備劉備亡

馬良沒辦法,他把蜀軍結寨連營的情形畫成圖本,命人拿去請救諸葛亮。諸葛亮看後大驚,要求立即退出山林,可是兩地相距太遠了,當諸葛亮的建議到達劉備處,劉備已經上當慘敗,被火燒連營七百里。

劉備經此一役,心力交瘁,在回師途中,死於白帝城;而馬良,在撤退中被東吳部將步騭阻擊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