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生活中,我们总能在不经意之间感受到幸福的到来。就像,你一见钟情的偶遇伴侣、情人。

情人节,是情人间表达爱情的节日。爱情是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情感,有情人终成眷属,是天下人共同的祈愿。

但是,终成眷属的未必都能够终生相爱,一旦共同生活,发现对方并不适合自己,于是争吵不断,矛盾丛生,结果要么分手,各走各的路;要么妥协,维持一份并不满意的婚姻。即使性情相投,举案齐眉,也挡不住生活走向平淡,柴米油盐,渐渐消磨了激情,岁岁年年,渐渐苍老了容颜。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人性中偏偏还有这样一个缺陷,那就是喜新厌旧。汉代才女卓文君,家庭富有,姿色动人,精通音律,与穷文人司马相如一见倾心,为此深夜私奔。她为了生活,当垆卖酒,操持家务,贤淑能干。后来司马相如做了官,久居京城,看多了美女,竟然产生了弃妻之意。卓文君独守空房,苦不堪言。虽说后来皆大欢喜,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弃,但她那句广为流传的诗句,“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美好的希冀背后依然能感受到一把辛酸泪。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张爱玲果真是个聪慧的女子,早就深谙此理,她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再迷人的白玫瑰、红玫瑰,得到了终成为饭渣子、蚊子血,得不到的却是床前圣洁的明月光和心口鲜艳的朱砂痣。人大抵是这样,得到了便觉得不过如此;得不到的,喜欢隔着距离神秘地仰视。

千金小姐卓文君冒天下之大不韪,为爱私奔,却险些被弃;清绝孤傲的张爱玲,为爱可以低到尘埃里,却终究逃不脱胡兰成的移情别恋。难怪有人说,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着实有些道理。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许多人的心中都曾渴望得到一个完美的情人,以满足现实生活的一种寂寞或缺憾。如果这种得到只是因为容貌的吸引,权利的附属或财富的交易……那么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人,如同漂亮的假花,缺少一丝醉人的芬芳和情感的温度。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真正的情人有着情感的真诚,精神的契合,心灵的相拥,即使走进婚姻也依然有美丽而持久的爱恋。文坛伉俪钱钟书与杨绛,一生相伴,情意绵绵。他们时而漫步花前月下,时而畅游书山文海,既如情人般不失浪漫,又似朋友般志同道合。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欣赏。杨绛眼里的钱钟书学养丰厚,气质清雅;钱钟书则称赞杨绛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妻子和情人。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当然,在婚姻中始终保有情人的甜蜜,需要双方的修为。善于沟通交流,相互理解尊重,彼此依赖却又彼此独立,有各自的精神追求又有共同对生活的热爱……这样的生活,正如古人所言“结同心尽了今生,琴瑟和谐,鸾凤和鸣”,怎一个幸福了得!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倘若是在婚姻之外遇到了让你真正怦然心动的人,那么,不能走近,就请远离,有时候得到是另一种失去。我喜欢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一书中的一段话:“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是生命中温馨的港湾,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

这样的爱更让人感动,不曾得到,也不曾忘记,如一朵玫瑰静静地开在心里,不会因时间的流转而凋零。像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爱情,他爱上她的时候,她已婚,他只能望而却步,把这份爱藏在心里。为她,他终身未娶,伊人已逝,他仍念念不忘。真正灵魂相吸的情人绝不是逢场作戏,也并非要日夜厮守,而是远远地陪着你走过风雨,互不惊扰却一生深爱。

茫茫人海,遇到一个真正值得深爱的情人,该是前世今生多大的情缘。这样的情人,是开在生命里的玫瑰,得之,珍惜;未得,亦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