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問皇帝:國庫里糧食太多了怎麼辦?皇帝回8個字,讓人敬重!

歷史的長河當中,封建王朝出現的皇帝多達幾百位,但其中被後人記住的並不多。知名的皇帝中,總結起來無非就是以下的幾大類,一種是文韜武略型,代表人物有漢武帝劉徹、唐太宗李世民等;一種是才情出眾類,比如寫下“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後主李煜,創“瘦金體”的宋徽宗;還有一種是獨樹一幟類,在別的地方比較擅長,唯獨不適合當皇帝,比如秦二世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韜武略這一類當中,有一個人經常被大家忽視,那就是隋文帝楊堅。在很多研究中國歷史的西方學者的心目中,隋文帝楊堅的成就其實相當之高,而他的人生,也堪稱開掛,甚至不遜色於唐太宗李世民。

大臣問皇帝:國庫裡糧食太多了怎麼辦?皇帝回8個字,讓人敬重!

不費一兵一卒篡位當皇帝,史無前例

不同於很多開國皇帝是開局一把刀,裝備全靠刷,相比之下楊堅的出身是非常不錯的,是典型的權二代,他的老爹是當時朝廷的大司馬、大將軍,所以他本人也出身豪華。但客觀來說,這個官二代的身份能讓他成為皇帝,距離還是相當遙遠的。

不過不急,命運的齒輪還在不停轉動,後來發生了什麼呢?

歷史真是讓人沒辦法評判,比楊堅小兩歲的皇帝居然英年早逝,而自己女兒嫁的皇子接著當了皇帝。作為皇帝的老丈人,這個時候的楊堅距離皇帝的距離還是非常遙遠,畢竟祖宗的律法擺在那裡。但是詭異的事情是,自己的女婿荒淫無度,竟然早早的掛了。這個時候,楊堅成為了當時最厲害的外戚簡輔政大臣。

離著當皇帝還有最後的一步之遙,上天給了這麼好的機會而楊堅也具備應有的才能,他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大臣問皇帝:國庫裡糧食太多了怎麼辦?皇帝回8個字,讓人敬重!

順勢而為,民族大融合,為隋唐盛世開個好局

楊堅開拓性的創立了三省六部制,為後世創立了一套沿襲了幾百年的效率較高的統治制度。雖然後世在楊堅創立的三省六部制上有多改變,但是這也是站在了楊堅的肩膀上進行改革的。楊堅在位期間,成功的統一了分裂了數百年的中國,被地盤比當時的隋朝還大的突厥敬稱為“聖人可汗”。相信單是這一點,楊堅就可以載於史冊,和很多明君相提並論。

除此之外,他還簡化了地方行政機構,變成了州縣兩級,官吏減少了,百姓負擔也就減輕了,行政效力也提了上來。有一位學者曾說,這項舉措,朝廷開支減少了三分之二。

大臣問皇帝:國庫裡糧食太多了怎麼辦?皇帝回8個字,讓人敬重!

富得流油,沒地方放錢了,咋辦呢?

因為隋文帝登基的時候,並沒有費一兵一卒,所以北周豐厚的產業,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隋文帝的豐厚家底,而這些豐厚的家底再加上楊堅的諸多政策,讓隋朝實力與日俱增。史料記載,即便是隋煬帝揮霍一番之後,隋朝屯的糧食仍然讓唐沿用了五十六年,隋朝當時的糧倉儲存可見一斑。

當時,負責財政的尚書曾向隋文帝楊堅請示:國庫裡的糧食和銀兩太多了,國庫已經放不下了,應該怎麼辦?按理說,一般的皇帝在聽完這句話之後,一定會比較自得,但楊堅聽完,首先想到的卻是收了這麼多糧食和銀兩,是不是苛捐雜稅太多了呢?對此,楊堅躊躇了一會,說道:“寧積於人,無藏府庫。”通俗一點講,就是“藏富於民”。一時間,很多大臣無不佩服皇帝的深謀遠慮,為百姓著想。

而後世來看,楊堅也堪稱一位對於中國來說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帝王。而這種藏富於民的想法,也不是一般的帝王能夠做到的,值得敬重!

大臣問皇帝:國庫裡糧食太多了怎麼辦?皇帝回8個字,讓人敬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