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价格低迷,农民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该何去何从?

天涯1032145481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在中国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同美国农民相比虽然都是以种植作为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然而两者却有着很多的区别。对于美国农民,他们将农民作为一个职业,固定的工作!然而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将农民作为职业,甚至将务农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前途,最为底端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对于我国农民来说收入低微薄的原因不是粮价低迷,而是对于务农的理念。如果将务农看做固定的职业,视为一份工作,那么所走的路子将会更宽。而今我国也在大力推行职业农民,也就是学习美国等国外的现今经验,将一些勇于尝试接受新事物,敢闯的人培养成为以务农作为职业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种地的收入也是越来越薄弱,因为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国外粮食的不断涌入只会加速我国粮价的下滑。在国内不断有人抱怨我国粮价太低,农民收入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殊不知,如果没有我国的粮价保护,一旦放开国门,我国的粮价将会更加便宜。

在农民收益不断下滑的时候,对于农民来说如果还守着过去的老看法,那么只会在时代的前进中淘汰掉。而今许多地区已经涌现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影子。何不跟着他们的脚步,找到农业发展的突破点呢?

对于农民来说或许知识薄弱,技能欠缺,然而对于种地来说却是他们的老本行,可谓是实践出真知,相信从事农业生产绝对不是问题。耕种一亩薄田,即便粮价再高,也不过几百块钱,然而如果你敢于耕种一百亩或者一千亩的土地的话,那么收益就取得了规模化效益,即便每亩的经济效益有一两百,那么这么多耕地所取得的规模化经济效益也远远超出了一亩耕地所取得的收益。

当然对于农民来说种地绝非唯一的收入来源,打工也是一个路子,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社保问题,农民进城务工还无法享受到全面的社会保险,而工作也相对而言欠缺稳定性,不过农民进城务工却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而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经进城,从农业户口身份转变为了城镇户口身份,而且我国目前随着土地流转的开启,农村土地将会加速的流转进一些职业农民手中,而农村过剩的劳动力,也只能向城镇转移。

所以,在当今这个年代,有技能可以进城依托自己的技能比如修理电瓶车、汽车、水泥工、木工等某得一线生计,然而如果没有这些技能那么愿意付出就取加入土地流转的阵营,经营规模耕地,取得农业规划化种植效益,而如果以上这些都不具备的话,那么恐怕唯有在时代的前进中被社会所淘汰。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粮食价格低迷,农民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该何去何从?

宝哥:宝哥家在东北种植水稻,我以前的问答里算过一笔帐,1.3元的保护价我们种水稻一亩剩个200-300块钱,也就是说种植100亩地水田,我们能剩个2W—3w的,而在农村一个有老有小的普通5口之家来说,勉强够生活,所以问题君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切实际,关系到我们农民的未来生活,也是给我们最大压力的问题。

2016年玉米掉价,宝哥这种植玉米的农民都赔钱,种的越多赔的越多,本地玉米种植户不少放弃种植了,卖了四轮车、大水桶、等种地设备出去务工了。由于那年水稻没有掉价,他们的土地大都转包给水田户了。

转眼到了2年过去了,放弃种植的这些农民,年青点的在大城市,做快递的,饭店的、保安的、这是发展好一点的,还有岁数大的跟工地的,各种南方工厂临时工,一般年轻的出去工作好找,岁数大的去哪里都不爱要。这些人中有的1年两口子赚10来w,有的还拿不回多少钱。

当初扭转玉米地种水稻的农民,没有想到水稻价格也要走玉米的老路,现在东北的新粮再有1个多月就要下来了,价格如果在保护价那样,我想过年又要有一批人出去闯世界了。

当然还有大部分人还会坚持种地,机器设备投资都在哪里的,适应不了城市生活的,岁数大的这些人会留下来继续坚持种地,有的是寄托于粮价以后回升,有的就是混生活,有的是对自己家的留恋不愿离开。


金田宝哥


这个也是所有农村人的难题,自古以来都是一样,农民一直都是没有固定的收入,所以农村人也是生活的比较困难的,可以看到国家现在扶贫也是重点在农村,因为中国的绝大部分的穷苦人家都是在农村的。农村人真的很不容易,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但是确实过着最穷的日子。

现在农村种粮食种地的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基本上年轻人都不在农村种地了,很多人都是出去打工了,在种地是真的不赚钱,如果种粮食的话,一亩地一年的收入几百块就不错了,很多都是亏本的,但是在农村其实没有算的,以前老人在家也没事,出去种子,农药,人工等等,一些人都是亏本的。

对于一些种植大户来说,一亩地赚几百块,上千块的还要找到好的项目,遇上好的年份,粮食价格大涨才有可能,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年赚几万,几十万的,但是都是承担风险的,而且都是拼死拼活的干出来的。粮食价格上涨就能多赚一点,价格下跌呢,就赚不到了还要搭上人工。

对于农村的一些种粮大户来说,最好是不要做的太单一了,比如种水稻的,如果你只是种水稻的话,一亩地赚到几百块就不错了,没有几百亩上千亩的怎么赚到钱,所以说如果你有这么大的种植面积,可以发展一些稻田养鱼,养虾等等,然后稻子收割之后,就发展稻田捕鱼,让城里的人自己来抓,然后顺便还可以给自己的大米做广告,绿色生态大米。也算是一种休闲娱乐农业。

如果是一些普通的农村人,家里只种了一亩三分地的话,这样的话如果是老人愿意干就继续中,对于一些中年人,年轻人的话,还是出去打工吧,不要在家种地了,真的不赚钱,在外面打工一年怎么说也有几万块的收入,在农村种地干几年也没有几万块。


张家界小伍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态度是,如果有可能,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几亩薄田上,农村的发展机会十分有限,要想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笔者觉得有两个突破点,

第一就是实现耕地的大规模集约化生产,以量取胜,提高种植收入。

第二就是彻底离开农民,去城里寻找更多机会,寻找更大的可能。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以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平均每亩仅几百块钱的收益不足以让广大农民朋友发家致富,除非是有机会流转到足够多量的土地,比如说上百亩或者更多,这样可以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种植收益,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令人尴尬的现实却是,目前在我国,除了东北以外,很少有地区可以做到这一点,毕竟我国现在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过三四亩地,指望它能够为农民带来和进程务工一样的收益,除非是种银得金,否则的话,笔者觉得还是外出务工收入比较好,而且更有前景。

因为不管是社会历史进程,还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摆脱农民身份会是一个大趋势,所以,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要为自己以及孩子的未来来考虑了。

我国农业的未来,如果不能打破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改变我国农业种植人数偏多,人均耕地减少,种植成本过高导致粮食价格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农民种植收益十分有限的尴尬境遇。


我也是农村出身,我甚至周边的情况,现在老家真正以种地为生的人家几乎没有了,要么老家做生意,要么外出务工。

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洪流中,任何人不能独善其身,有些农民铁定是要在这个过程中改变身份。

以后,农民会越来越少……


粮油市场报


在我很早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是关于农村为什么贫穷的问题,那个问题的答案中我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贫困脆弱性,这个概念对于贫困的界定并不仅仅限于当前的收入,而且还考虑到了未来的不确定性,说白了就是考虑到了农民对于未来风险的抵御能力,对风险的抵御能力越差,则说明贫困脆弱性越高,这样就更容易陷在贫困的泥潭中。

在这个问题中之所以先把贫困脆弱性的概念再次引申出来,就是因为导致贫困脆弱性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生产结构的单一性。像题目中所提到的这种情况,在粮食价格低迷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只依靠粮食这一个单一的生产方式来进行创收,更多得是应该去进入到别的产业之中,比如外出打工,或者是开始养殖业,形成种养结合的方式。这样一来,产业的多样化就可以部分减轻粮食价格低迷带给家庭的负面影响。

除了脆弱性的角度,即使是从单一的收入角度来讲,即使粮食价格乐观,种粮所获得收入也很难支撑起一个家庭的日常开支,只能实现规模经营或者是外出务工寻找其他收入渠道,这个也是我国目前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农民朋友也要转变思维,不要一直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思维中。


韩一军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食物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年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之所以粮食的价格低迷,原因就是我国进口的粮食总量也是世界第一,国外的粮食比国内的粮食要便宜许多,每吨粮食至少要高出1000元左右,不同的粮食价格高低是不同的。


农民工靠庄稼的收入来养家显然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年四季忙里忙外的,一年到头来一亩地能够挣1500块钱就已经是最多的了,我的家乡在河南,春天种小麦,夏天种玉米和花生,这是从小学种到了高中,后来将地组个人家种了,一亩地一年是1000块钱。

后来母亲非想要再留一些,就又种了半亩地,为了以后就是自己种点东西自己吃,就这样一年还要不停的到地里浇地施肥。农民工大多没有什么文化,出来找工作大多都没人要。



就拿郑州爱讲,路上的保洁阿姨身价有的都值上千万,大多都是郑州本地的拆迁户,在家闲着无聊出来做保洁。


从小就劝母亲不要种地了,“可能是小时候太懒了”,我和姐姐都有自己的工作,也有自己的房子,也没有什么负担,父母一直都在工作,不过干的相对轻松很多。


农家人的365天


由于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即使粮食有保护价,农民的收入也很微薄。那么将来农民讲何去何从?我来帮助提几点建议:

(如果想要借鉴经验可以关注我)

1,现在大多数农民都去了城里打工,对于没有买楼需求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收入,而且付出了肯定会有收获,不像种地,靠天吃饭,年头好就收,年头不好就赔,在外打工虽然是离家远点,但是很省心。


2,但是有些人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去陌生的大城市,留在家里怎么办?国家现在的政策是搞合作社式经营,如果当地有有能力的人可以加入合作社,大家报团做事会容易很多。

3,有的人觉得当地的人没有可以搞合作社的,那么就可以自己尝试种植经济作物,这个要比粮食的收入高。但是,风险大,需要土地,气候,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考量。



4,如果经济作物也不能做,那么可以试一试自媒体,什么是自媒体?只要你有一个手机,有网就可以记录自己的乡村生活,做好了收入也很可观。


5,另外一个可以做的是民宿,让城里人,外国人,体验我们的农家生活,做好了就是旅游业,收入很可观,但是需要有人带,慢慢的就能做好了。

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我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从德国回到老家农村,试着去帮助家乡的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自己亲身实践的事情就是以上说的几种:带领农民搞合作社;帮助他们种植经济作物;开民宿让外国朋友来玩;也同时在做自媒体,记录我在农村的日子,记录我是怎么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

如果想要借鉴经验可以关注我,你不会失望的。


海归美女爱农村


这个问题,问的人哑口无言!

农民,作为我国一个特殊阶层,曾经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正是由于农民的劳动和付出,给了我国工业一个相对安稳的发展环境。

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曾为我国农业、甚至是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支持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各种弊端也在显现:农民一方面还是耕种着一户三五亩的耕地,另一方面却在社会的更迭中没有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首先,任何一个人都清楚,靠一家一户三五亩地就能养家糊口,甚至发家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在经济的发展中,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以及之前的文化普及率低等问题,加上法制建设上的一些问题,导致农民外出务工都是临时工的形式,劳务关系可以随时解除,工伤医疗保障更是缺乏,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都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构成了一道屏障。

其实,关于题主说的农民没有固定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导致农民没有固定工作的根本原因还是我们的劳务制度在保障农民权益方面存在巨大漏洞。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目前农民外出务工形式都比较单一,很多都是长期从事一项工作,之所以不稳定,不是因为打工的农民不想稳定,是没有企业愿意和这些农民签订稳定的劳务合同,而我国的劳务保障制度在这方面真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每日粮油


介绍一下笔者所在地区的情况,坐标,山西晋城。

在我们这里,种粮食早已不是农民的主要收入了,所以,粮食价格低迷,虽然影响农村家庭的收入,却基本不会影响生活,我们这里,人均也就是一亩多地,种粮食的收入在总收入里占比太小了。

我们这里的农民打工,主要渠道是煤矿,当地有晋煤集团,兰花集团,各县还有县营煤矿。待遇最好的是成为煤矿的合同工,工资福利都很不错,效益好的煤矿更牛,一个月工资有接近一万的,有6.7.8千的。年龄大一些,没有成为煤矿合同工的,可以到煤矿的外包队,工资不如合同工,大都以日计工资,每班大概130——200左右。当然煤矿的工作非常辛苦,上一个班从出门到回家基本都要12.3个小时,甚至有时需要14.5个小时才能回来。而且都是三班倒。煤矿成了农村人就业的主体,收入比较高,也比较稳定,是到县城购房的主力。

没有到煤矿工作的,大都选择服务业,为人们生活提供各种服务。围绕房子服务的最多,搞装修的,有土建,木工,粉刷墙壁的,安装水电暖的,安装销售厨房电器的等等,日工资一般都在150——250左右。包工头收入更高。还有为种地服务的,耕地,播种,收割,脱粒,收购等一大系列。为生活服务的卖蔬菜水果肉小吃,还有美容美发,客货运出租等等,收入不详。

现在的农民,种地不是主要收入,打工会遍布城乡的各个角落。农村人都有着超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生活,为了挣钱,他们不怕苦不怕累。

农村人,用他们的吃苦耐劳,来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变得更好,也在让城市的生活变得更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他们致敬。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