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的推動者不是李世民,也不是長孫無忌,而是李淵

公元626年的六月,長安看是風平浪靜,實則風起雲湧。

李建成和李元吉走動頻繁,各自招羅了幾千死士,又私下集結軍隊。

李建成以相續手足情義為由邀請李世民赴宴,李世民回到秦王府後嘔吐不止,昏死過去。

房玄齡和杜如晦莫名失蹤,事後才知被秘密調離長安。

秦王府部分諸將被李建成收買,尉遲恭不從,以叛逆罪下獄,李世民作為同黨,難逃干係,李淵斥其留守秦王府。

玄武門之變的推動者不是李世民,也不是長孫無忌,而是李淵

李建成

梁師都大兵壓境,李元吉掛帥,向李淵討要李世民心腹大將隨同出征,架空秦王府,並與李建成合謀在其出征之日派死士斬殺李世民。

房玄齡和杜如晦假扮僑民,返還秦王府,設法救出尉遲恭,繼續為李世民出謀劃策。

諸將為了保護各自的利益,於六月三日晚紛紛出入秦王府。

尉遲恭大叫:“殿下,您下決定吧,不然要我們這些人做什麼去?”

李靖和徐世績也勸阻李世民先下手為強。

長孫無忌破口大罵:“你還在猶豫什麼,你再不決斷我們這些人就各奔東西,這是你自家兄弟的事情,又關我們何事?”

李世民還在猶豫不決,想請術士占卜一卦,這個時候,張公瑾從門外進來,搶過術士手中的龜殼,使勁往地上一摔:”占卜是用來佔疑問的,難道這件事還有疑問?這樣鐵板釘釘的事情幹嘛要占卜,如果佔到不吉利的卦怎麼辦,難道殿下就要任人宰割嗎?”

玄武門之變的推動者不是李世民,也不是長孫無忌,而是李淵

李世民

第二天,長孫無忌假詔聖旨宣太子齊王承德殿議征討梁師都之事,承德殿靠近玄武門,太子齊王從東宮北邊玄德門出去後騎馬行至玄武門,加上玄武門守將常何是自己人,於是在沒有防範之下進入玄武門,沒想到常何叛變將玄武門封鎖,尉遲恭下令放箭,太子李建成被亂箭射死,齊王李元吉落馬跑向承德殿大喊“父皇救命”,尉遲恭大喝一聲:“元吉休走!”遂張弓一箭射死了齊王。得知消息的太子心腹馮立孫達帥死士猛攻玄武門,於是尉遲恭將太子齊王首級掛至玄武門,馮立見大勢已去,泣不成聲,退兵投降。尉遲恭競走承德殿後院,李淵正和一群妃子在湖邊戲玩,見尉遲恭身披戰甲,血跡斑斑,斥問尉遲恭:“外面誰在叛亂,你為何來此?”尉遲恭說:“陛下,臣護駕來遲,建成元吉兵變,已被秦王誅殺。”李淵一聽,無話可說,跌落在地。

玄武門之變雖說誕生了一個開疆拓土的唐帝國,但也讓世人見證了英雄兒女都是皇權鬥爭中的犧牲品,是一樁親情殘殺換來的慘痛代價。然而,我認為導致這種結局的人正是李淵自己——李淵的心平氣和,李淵的處事不公,李淵的放縱和亂套。

玄武門之變的推動者不是李世民,也不是長孫無忌,而是李淵

玄武門

李淵是個寬和不爭世俗之人,對任何事都看得很開,在待兒方面更是任其自由發展,不問不顧,造成了建成的不安,世民的驕縱,元吉的狂傲。

秦王齊王見到太子,皆是騎馬佩劍,無帝制時代尊卑之分,君臣之禮。

李世民戰功赫赫,被李淵封為天策上將,他沒有意識到這個稱謂完全蓋過了太子的風頭,資治通鑑上記載了當時李淵說:“秦王的命令和太子的命令都重要,要是你們先接到誰的命令就辦誰的事。”

到後來,李淵發現三個兒子在互相較量,他仍然是那種寬大之心,放縱兒子自己競爭高下。

所以,李淵才是導致玄武門之變的導火索。也正應了那句三字經:子不教,父子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