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拼多多上市到中国汽车历史 谈谈山寨那些事儿

最近拼多多上市了,对就是那个“7块5的奶粉、200块的冰箱、300块的电视....”的拼多多。从不在上面砍价购物的我,一直觉得它就是一个售卖山寨产品、傍名牌的软件,但人家就是成功了,你不得不服。

从拼多多上市到中国汽车历史 谈谈山寨那些事儿

可能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多数不理解拼多多为什么这么火这么成功,就像他们同样不理解为什么小镇青年会花十几万块买“保时泰”,还漏出一副不以为耻的炫耀感。

今天疯姐就为大家扒一扒中国汽车的“山寨历史”。这其中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是不求上进,只为盈利的长期山寨行为,另外一种是纯粹功底不足,想要借鉴的车企。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山寨风

放眼我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市场,参差不齐。每个月新车上市不断,特别是一些自主品牌很会“搞噱头”,上市之时都会引发极为火爆的关注。但也正是这种关注,让一些投机取巧的自主车企找到了“捷径”。

记得在2014年广州车展上,一款名为陆风X7的国产车闪亮登场,疯姐第一眼就觉得这它喵的不是路虎吗?!而且名字也是一字之差,如果不看车标,还以为是揽胜极光呢!

陆风X7和路虎揽胜极光

陆风X7和路虎如此相似,但售价很亲民,仅售11万,吸引了不少眼球~不过你们知道吗,明明是陆风抄袭了路虎,还特没脸的去申请设计专利——2013年江铃公司为陆风X7提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并获得授权。而路虎极光的设计在2010年便公之于众了,陆风X7在2013年才申请外观专利,路虎极光在前,陆风X7在后,这是不争的事实,谁打脸了心里清楚。

从拼多多上市到中国汽车历史 谈谈山寨那些事儿

这种行为我都脸红,简直就是无赖好么,明明抄袭山寨了人家,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申请专利,这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呢?难道我们这样一个有着几年前的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要靠如此下作的手段来生存发展么?

汽车业内有句话:车企抄袭多奇葩,比起众泰都是渣!对于陆风的无耻,众泰做到了中国汽车污点之最,并且也收获了高额业绩。

2014年,众泰销售突破16.6万辆,增长23.8%;2015年,销量达到了22.2万辆,同比增幅高达36%。到了2016年,众泰的“克隆借鉴”之法已经到了巅峰,迎来了众泰SR9。

它与豪华品牌保时捷的Macan简直就是一比一复刻,而价格只有Macan的不到五分之一。

从拼多多上市到中国汽车历史 谈谈山寨那些事儿

疯姐观点:造车就像刚毕业的你,刚开始可以依赖父母,寻求他们的帮助,但是3年、5年之后,你还要赖着父母不肯独立吗?千万别以借鉴之名变成懒惰的借口,这样只会伤害“衣食父母”的心。

初期借鉴学习不可耻,但别一条道走到黑

不管是“借鉴”,“抄袭”,还是“模仿”,这并不丢人。中国汽车市场本身起步晚,谁都不是刚生下来就会造车,大家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比如汽车王国日本,也是从模仿开始造车的。

1947年的丰田SA借鉴了1939年的大众甲壳虫。不管是外形的流线,还是神韵,几乎是如出一辙,但是丰田并没有让这种偷巧的学习方式变成自己懒惰的借口,而是不断研发,进步。

从拼多多上市到中国汽车历史 谈谈山寨那些事儿

当年的本田Crossroad也几乎和第一代的路虎一模一样,但本田没有不断的抄袭模仿,逐渐加入自己的原创设计。

从拼多多上市到中国汽车历史 谈谈山寨那些事儿

丰田、本田作为当今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他们是通过学习而自我修正,不断进步,而不是一味的抄袭山寨,做汽车界的搬运工。再想想国内的一些车企呢?在初期的借鉴学习后发现了利润,忘记了初心,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从而开始在抄袭,在山寨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

疯姐观点:一直觉得抄袭是可耻的,一切以学习为借口的长期山寨行为,都是不思进取只顾盈利,应该被唾弃。

中国汽车的未来,不应该充斥着抄袭

回首中国汽车的发展史,模仿是第一步,从短期来看这可以赢得关注和盈利,但从长期来看,这样做存在很多风险和隐患,一旦形成习惯,就很难改掉,最后只有自寻死路。

所以我想对那些还在疯狂山寨汽车的品牌说,为了老祖宗的颜面,请争口气停下山寨的脚步。

并且,“优等生”们已经开始奋发图强了,还在抄袭的你们迟早被社会淘汰。比如吉利博越、wey等等为例,中国品牌也能设计出好看的车型。比亚迪唐、宋的例子,表明了比亚迪抄袭过后要自主创新的决心和行动。

疯姐总结:恳切希望中国汽车品牌能够强大自己,通过创新来创造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未来。如果一味投机取巧,就算山寨出了“兰博基尼、法拉利”,也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